一個小時,餘超只用了一個小時時間,一尊高八十公分,長一米五的土狗石雕便完工了。

如果不看眼睛的話,整條石狗栩栩如生,身上的毛髮,以及尖牙舌頭等都被雕刻出來,老遠望去還真以為有條黑狗在那裡站立著呢。

“咦,餘兄弟,這狗的眼睛怎麼沒有雕刻出來呢?”韓胖子看了半天才想起這個問題。

餘超微微喘了口氣,笑道:“畫龍點睛的故事聽說過吧?我準備把所有的石雕都這麼搞,最後一天才刻畫出它們的雙眼,讓整個石雕煥然一新,賦予其最佳的觀賞效果。”

老譚聞言松了口氣,生怕餘超後悔似的指著一個工人說道:“你們趕緊把這些碎石粉末什麼的打掃乾淨,另外去找個結實點的木箱子把石雕給蓋起來,千萬小心別碰壞了。”

韓胖子聞言也說道:“要不,咱們找人在石雕外面圍上一圈鐵欄杆吧,將來允許遊客拍照什麼的,但不允許他們過於靠近,要不然發生什麼爬上去之類的事,那就不好看了。”

老譚激動地說道:“對對,瞧這甩動的尾巴,一不小心就會被壓斷,這可是最精美的工藝品,必須得保護好了。”

餘超笑笑不說話,接過蔡友亮遞過來的茶杯喝了口茶水,抽根煙後,繼續前往下一處石胚之處。

當初設計的這三百六十五個石雕,全都是動物,有些是常見的家畜,有些則是像什麼獅子老虎豹子之類的野生動物,甚至還有些是遠古已經消失的動物,諸如恐龍什麼的。

石雕有大有小,小的可能就是只老鼠,正被一隻貓咪抓住,即將涼涼的模型。

大的石雕可能是恐龍,又或者大象,反正各有各的形態。

餘超準備將這些設計出來的石雕全部雕刻完成後,有時間的話,再到一些個山壁啊,巨石之類的地方,繼續創作,反正石雕公園嘛,石雕越多越好。

一天,兩天,三天,...,一週過去了,再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整天守著,看餘超怎麼雕刻。

真要那麼幹了,滾蛋吧!

讓你來是幹活的,不是讓你來當監工的!

白拿錢,不幹活,要是有這樣的工作,請務必通知我!

餘超只需要將石雕雕刻完成百分之九十九,然後剩下的事自然有人做收尾工作。

那些個蓋住石雕的木箱子的製作速度,甚至趕不上餘超的雕刻速度,來不及的情況下,只能先拿篷布給搭上,避免風摧雨淋,早早地就老舊剝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餘超專心致志之餘,忘了吃飯那都是常事,隨便吃顆辟穀丹就完事。

也不知道是誰將餘超雕刻的情形給拍攝下來,上傳到網上。

最近甚至都有人在網上打聽餘超是誰,那些石雕又在什麼地方,倒是給即將開業的石雕度假園預熱了一番,讓韓胖子他們很是高興。

三百六十五只石雕,別看數量多,但在餘超日以繼夜的不懈努力之下,提前就給雕刻完成。

他見時間還有多的,又跑到九龍湖那裡親自觀察,琢磨著如何雕刻出來。

九龍湖的石雕由於是方大爺一手包辦,也沒弄什麼三維模型,這對於老一輩的雕刻師傅來說,那是打臉呢!

舊時,哪一個雕刻師傅有什麼三維模型了,不都是在腦海中將需要雕刻的東西勾勒出來,一邊雕刻一邊回憶,完全沒有問題。

除非是大型的定製石刻,那才需要圖紙之類的玩意,小型的哪用那麼麻煩啊。

可惜方大爺去了,留下一堆半成品,餘超也不希望在這裡用上三維模型,這是出於對方大爺的尊重。

餘超看了下石龍的大致形狀,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動手雕刻,反而讓人找來架子,他要在九龍湖另一面山壁上進行雕刻。

如果說原本方大爺的想法只是在下面雕刻出九條龍,放上水後,微波盪漾,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湖水下九條龍若隱若現,勾人心魄的話,那山壁那面就顯得有些空曠和浪費了。

餘超從網上尋找到一大堆有關龍的傳聞,從中挑選些稍微有意思的出來,比如說葉公好龍的故事。

將這個故事以壁畫的形式刻畫在山壁上,鏤空雕刻,看著也挺不錯的嘛。

至於說離得太遠看不見怎麼辦?

餘超表示到時候湖邊設立一個小商店什麼的,賣望遠鏡啊,這不又是一筆收入嘛。

甚至要是有遊客嫌麻煩,完全可以在湖裡弄條船,載著遊客靠近山壁,細細欣賞嘛。

餘超準備從上至下,絕不放過一點多餘的空間,將那片兩百多米長,十多米高的山壁給刻畫的滿滿當當。

他甚至還在一處突出的石塊上,雕刻出屋簷和風鈴,借用風的力量,使其發出悅耳的聲音,搞得好些個工人沒事就跑過來看稀奇。

又是一年春節到來,餘超在父母的催促下,只得趕緊回家,其餘的工人大多已經提前回去了,除了度假酒店之外,大部分地方的建設也搞得差不多了,自然不用那麼著急。

有人說,開發一座佔地面積一千多畝地的風景區,怎麼可能這麼快?

餘超表示,有錢就成,有錢就有人,就有辦法。

華夏速度,瞭解一下!

五千萬的資金已經全部投出去了,銀行裡的存款只有百多萬,要不是老譚那邊還在高價採購鮮之味膏,餘超怕不是該擔心怎麼弄錢了。

一想起過年,餘超就憂心親戚朋友的打趣,他準備直接開車帶著父母到處玩,順便採購點東西回來。

前文說過,那什麼機械龍沒法搞了,只能餘超自己動手用提煉術加工出來。

龍的形狀和名稱有很多種,但在華夏人心目中的形象大多都認為蟠龍才是真龍。

而什麼是蟠龍呢?

蟠龍是華夏民間傳說中蟄伏在地,而未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

在古代傳統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梁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

至於具體的描述嘛,歷史上文人們寫過很多,餘超進行了摘簡,大致是這樣的:

“角似鹿、頭似牛,眼似兔,嘴似驢,耳似牛,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聲似牛,須似鯉。”

這麼一總結的話,完全可以用牛頭,甚至連著喉嚨這塊兒來代替龍頭,只不過需要將龍眼換成兔子眼,嘴巴用驢的嘴巴。

聲音像牛吼嘛,嗓門和肺部都用牛的部位。

要找鹿角,這個雖然有點麻煩,但也不是找不到。

腹部甚至說驅趕得要用蟒蛇才行,找不到大的蟒蛇,大不了多弄幾條好了。

鱗片那就不用說了,海邊到處都是大魚,又花不了多少錢,連通鯉魚須都省了,一同搞定。

爪似鷹,鷹爪,這個嘛,大不了用雞爪代替,多找些雞爪提煉就是了。

掌似虎,老虎可是保護動物,嗯,抽空去國外,比如南邊那邊打只老虎好了。

嗯嗯,應該差不多了吧!

外出遊玩一週多,回來之後,大部分東西都準備到位,就差老虎的腳掌,蟒蛇軀幹以及鹿角了。

要不,趁現在有空,去南邊逛逛?

餘超雖然懶,但有事要做的時候,也不拉稀擺帶,說幹就幹。

直接前往邊境地區,打算在裡面晃盪幾天,要是能夠將所有物資都找齊那就最好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