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來訊息的是在冥土之中征戰的先鋒將李明,他是最早為魏無道所轉化的趙家軍的一員,所行所思也頗有大將風範,故此魏無道才會將其重任交與他。

[末將率鬼兵鬼將遊歷冥土,尋找古戰場與荒亂福地,與冥土與陽世一縫隙之中尋得以方圓一裡大小的靈境,界碑之上書“南田”二字]

南田福地?魏無道從腦海之中回憶著關於南田福地的相關記載。

南田福地是明朝修士劉伯溫,於現世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陰土,藉助山河龍脈開闢的一處小型靈境。

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裡,號南田福地”《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說:“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在哪裡達到陰神修為的修士可以藉助靈境轉化的靈力專修鬼仙,以躲過靈魂崩解,轉生輪迴之苦。

只是自從劉伯溫妄圖利用九州龍脈來突破純陽之境失敗之後,他所建立靈境也就因此為真龍厭惡,雖然冥土浩瀚難以尋找靈境的藏身之處,但陰陽兩界的關係本就難以言語。

陽世之中可以干涉道陰間,陰間冥土的鬼魂也能藉助特殊的道法轉回陽世,福地雖然尋找不到,但陽間的劉伯溫卻是走得了菩薩走不了廟。

在他沾染龍氣至深的那一瞬間,便有明朝供奉藉助獨有的龍煞法術將其元神靈光矇蔽,又借其被真龍下放之際將其於祖地謀害。

一代人傑就此嗚呼命喪黃泉,待到起一縷仙魂直欲遁往福地之際,有供奉想藉助著福地顯現靈光之際取得靈境座標,以此攻伐冥土靈境將其從根源殲滅。

但劉伯溫在緊要關頭之際切斷了與山河龍脈的聯絡,碩大的靈境就此崩解只餘數里的核心之地飄然離去,元氣大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回想著自冥土華國歷史編撰處之間得來的秘聞,魏無道來了幾許興致繼續往下看去。

傳說之中劉伯溫學究天人,最擅長神機妙算之道,以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若是他還尚存,以魏無道手中馬符咒與羊符咒兩大神力滋養,說不得可以獲得一位左膀右臂。

[屬下以神合之箭穿起靈境壁壘,率鬼兵鬼將攻伐了數日,終得見全貌,其中小河蜿蜒,貫穿福地中央,河畔有樹,樹蔭隱隱有靈光現,樹下有屋,屋兩面環山之景,山上鬱鬱蒼蒼]

[只是屋內空無一靈,只有十數本典籍隱藏木屋之中,《百戰奇略》、《天機卷》、《妙門萬化尋靈真經》等數本奇門異術之外,就只有一部上書《妙門萬化尋靈真經註解劉伯溫》字樣的厚重典籍顯示了靈境之主。]

看到這裡,魏無道嘆了口氣,雖然冥土之大,有龍氣庇佑者,功德深厚者,修為通天者可死後靈魂不滅,長視久生,但終究還是有更多的魂靈支持不住便就此消散,只餘下真靈轉世,或許僅僅只是那一兩塊大的靈質罷了。

劉伯溫,誠意文成伯,終究還是消散了啊。

魏無道停駐了片刻之後,又繼續往下看去。

[屬下略觀《百戰奇略》、《天機卷》、《妙門萬化尋靈真經》覺其屬上乘道典,特將其摘錄而下充實藏經閣,又將正本傳輸供君上觀瞻,還請君上一觀。]

看著那自通訊筆記之中傳輸而來的兩個靈力光球,魏無道眉頭一挑,伸手將其捏住,如同握住了實物,方才將其放在了眉心祖竅之所。

其一,為《妙門萬化尋靈真經》。

那光團觸及眉心祖竅便化作一道流光,順著一縷無名牽引來到了魏無道的魂海之中。

他彷彿看見了一個身穿羽衣,頭戴木冠的道人,在那末法時代掙扎求索。

“觀山地之靈,無有可為道源者。山河景秀之中,仍有靈氣飄忽不定,又漸漸為兇水惡峭所吞”

“靈氣消失,煞氣日漸濃郁,元神不得出竅,赤嬰受汙,法術更是難施。”

“諸般劫難瀕現世間,靈山福地大派是如此,小派散修亦如此,此為千萬年來,天地間修行人最大之劫難也。然,我輩修行本就應感應天地,順應天地變化。李某不才,苦修一百二十餘載,上不能承師門之道統,下不能續師門之傳承。……”

“觀天地百餘年,將死之時,不願心中所思所想葬於黃土,……”

“靈氣充溢時,納天地靈氣修行。而靈氣稀薄,煞氣濃郁時,便應納天地煞氣修行。然而煞的修行必定讓影響心性,李某覺得,吸納煞氣煉化為靈力時,應當先‘尋靈’。……”

回味著那《妙門萬化尋靈真決》的所思所想,以及那珍之又珍的尋靈竅門。

魏無道吐出了心頭的一股喜意。

這法門來得正好,這個世界的超凡力量源頭即將在他的眼前展示著他的所有。

如果他所想所得沒有錯誤的話,這或許便是他那法術大全的術法以及哈利波特的魔咒無法在這個世界施展的原因。

他閉目凝思,無數關於氣,關於靈氣,煞氣的修行法門從心海之中浮現。

它們或以龍鳳紋章,或以蝌蚪文,或以甲骨文,或以秦文為註解,在魏無道的魂海上編織著道與理

這是來自八仙八魔所記憶的修行之源,其中以聖主與呂洞賓的居多。

他們是求道者中的佼佼者,甚至於那記憶之中隱藏的大密令得魏無道都只能將之封存,不敢輕易的拿出。

但是現在與萬化尋靈真決互相闡述著彼此的理念以及對於天地本源的追尋。

猶如大鐘敲響,仙音寥寥之下,魏無道赫然發現,那數位大能竟然在自己的魂海之中凝聚了虛影。

他們彼此對視一眼,不理會自己如今的狀態,本能尋求道果之下就此在魏無道的魂海之中開始了講道之旅。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清濁之間天地分,天地成以八相現。

“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兩儀即陰陽,可在不同時候引申為天地、晝夜、男女等等。

四象,即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在不同時候,可分別對應四方、四季、四象。

青龍居東,春之氣,少陽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氣,太陽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氣,少陰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氣,太陰主之。

四季養生也分別對應為:生、長、收、藏。八卦,即乾、坤、巽、兌、艮、震、離、坎。

那無形散發開來的道韻卻又引天地震動被閃耀著的次元降臨光輝所吸納。

隱隱約約,又符文閃爍,似乎更加圓滿了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