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加梅聞言不由得愕然,但他沒有覺得侯大盛是在誑他。其實,仔細想想侯大盛說的並不是假話、空話。這反而是一句大實話。好兵、精銳,沒有捷徑可以走。無非就是砸錢,拼命的砸錢。

訓練,消耗的器材、消耗的飲食、消耗的彈藥……等等這些,都是一筆筆的錢。你還得有專業的教官、有職業的軍人,他們來告訴你如何作戰、如何廝殺、如何在戰場上保全自己殺掉敵人。

燒錢,你還得流汗。往死裡練、瘋了似的去練。炮灰可以不去練,但你想成為精銳想要在戰場上活下來。那麼唯一的方式就是多練。瘋狂的讓自己熟悉各種武器,熟悉如何作戰。

最後,必須要做的就是見血。實戰的價值,就是讓你可以面無表情毫無心緒波動的把一個鮮活的生命親手掐滅。你的戰友也會受傷,也會死。也許你們是過命的兄弟,但他也許就被一顆流彈直接打爆了頭顱死在了你的面前。

他的腦漿會噴濺在你的身上,你會看到他那雙渴望活下去的雙眼漸漸的失去神采。你會看到他的血不斷的從他身上噴出來,濺在你的身上那張臉上漸漸的失去血色而變得蒼白。這個時候,你不是要像個娘們兒似的尖叫起來丟下槍逃命。

也不是跟個二愣子電影男主角似的抱著槍傻不楞登的就衝出去,以為自己有主角光環不會被人亂槍打成滿地的碎肉。你要做的是趴下,讓自己躲過對方的子彈。活下來,然後再還擊。活下來,你才有機會做其他事情。比如宰掉那個殺你的兄弟傢伙。

死了,你就是一堆碎肉。跟你那個被打碎的頭顱的兄弟一樣,然後一起在陰曹地府裡面結伴同行。有人也許會為你們掉幾滴眼淚,但很快的你們會被人忘卻。除去你們的家人,不會有太多人會經常想起你們。

所以,要見血。真正的在廝殺場上走上幾個來回。親手打爆幾個頭顱,看著自己的朋友、兄弟被人打死。然後你活下來了,你知道了自己如何更好的活下來。知道怎麼幹掉那些跟你對戰的雜碎,你就差不多算是精銳了。

活著走下來三四場戰鬥,就算是練出來了。

“他們練的很辛苦,好在叢林裡面不缺野物。我們還有槍。”侯大盛淡淡的對著卡加梅道:“第一次對游擊隊的戰鬥,是我們做的。但後來對於一些覬覦我們礦場部落的作戰,是他們完成的。”

侯大盛的話,讓卡加梅先是愕然隨後便是渾身的冰冷。礦場發展起來了,自然是多了覬覦的眼睛。尤其是在盧安達的部隊,多數都被抽調去邊境和前線的時候。一些人就起了不該起的心思。

在這片風暴中,卡加梅沒有去問侯大盛礦場是怎麼應對的。因為這點已經可以從護礦隊的身上看出來了。盧安達多年的戰亂,讓很多槍支流散在民間。這也是非洲多數國家的常態,想要槍在這裡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8美元,你就能夠擁有一把ak。當然,這把槍也許已經換過超過一百個主人了。甚至它的年紀比你都大。但只要你敢開,那麼你就可以用。雖然這種槍會隨時炸膛,但這有什麼關係呢?!

這裡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抱著一堆槍,自以為是草頭王的部落們打起了礦場的主意。然後,他們部落的武力消失了。礦場裡的護礦隊們,很多也不是良民出身。在這片戰亂的土地上,良民早就死光了。

活下來的就沒有多少個良善之輩。對於殺掉那些敢於讓自己的好生活擱淺的人,他們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人殺多了,就順手了。付出了大量的訓練,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又見過血的他們,自然比之盧安達的其他部隊看起來要精銳很多。

卡加梅琢磨著侯大盛的話,最終只能是長嘆一口氣默然無語。盧安達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做這件事情。能夠維持基本的訓練,這幾乎已經是極限了。儘管有著多年的戰鬥經驗,但他們卻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圖西族武裝都已經攻到了首都外圍了,卻被法國不過一百餘傘兵直接驅散。現代化的戰爭,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疇。儘管他們經歷了多次的實戰,但系統的訓練和總結他們是沒有的。

憑藉著悍勇作戰,他們擊敗了胡圖族武裝。但卻在與法軍的戰鬥中,敗下陣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卡加梅也知道問題所在,然而他卻沒有辦法改變。或者說,盧安達軍政所有人都知道問題的所在。但卻對此無可奈何。精銳的軍隊,是需要大量的資源、資金的餵養的。這種情況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更為顯著。

就說最簡單的火炮,炮兵就是很多國家渴望而不可得的技術性兵種之一。不要認為炮兵簡單了,射擊諸元的計算、炮兵的指揮。這都是巨大的學問。現代還會輔助有炮兵雷達,根據敵方炮火以最快的方式計算出對方火炮陣地所處位置發動反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炮兵要要肩負炮火掩護、摧毀敵方陣地火力點、定點拔除暗堡、碉堡、壓制對方炮兵反擊……等等任務。火炮的種類、口徑還各有不同,其應對的戰場情況也有著各自的區別。

榴彈炮、迫擊炮、加農炮,加農炮和榴彈炮因為其彈道、射程等原因多數用於遠端火力支援。而迫擊炮因為其彈道彎曲、炮擊距離較近,多數用於山地戰、城市巷戰和對戰壕清掃。

隨著時代的發展,甚至還出現了加榴炮、迫榴炮,甚至平射迫擊炮。而其彈藥,也從簡單的開花彈延伸到了殺傷、爆破、兼顧殺傷爆破的專有彈藥,還有穿甲、破甲和碎甲……等專門針對於裝甲的炮彈。

此外,子母彈、照明彈、發煙彈、白磷彈、化學彈……等等,不一而足。發展逐漸精細化,分工細化。這讓小國對此望而卻步。尤其是非洲國家,你幾乎看不到太多技術性兵種的存在。

而包括裝甲部隊、航空部隊、艦隊……等等這些技術性更為複雜、分工更為細緻的部隊,就更別指望了。

說到底,這一個是需要有大量資金和資源的支撐。還需要有足夠高素質的人才的加入,這些部隊才能夠成軍。比之資源和資金更為難得的,是大量有著一定素質的技術兵種。操作火炮,現代你得會計算機、需要知道怎麼計算諸元。

這些都是需要你至少會基礎數學的。但,這些基礎教育在盧安達幾乎是不存在的。你讓他們怎麼去成立這些兵種?!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完全沒有辦法。

在這些之外,現代戰爭已經不僅是人的戰爭。更多的時候你需要打的是後勤,也就是子彈、給養、運輸。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顆星球上能夠用生產線生產火炮,甚至用小手工作坊去生產槍支的國家和地區並不少。

但能夠生產槍支火炮最為重要的需求——他們的彈藥的國家,卻沒有多少個。基本上來說,只要具備了近現代化工業能力的國家,做到自產槍支、火炮並不困難。但這顆星球上,能夠做到生產子彈的國家卻連三十個都不到。

而能夠在生產子彈的同時,還能生產炮彈的國家就更少了。僅僅只有十三個。

不要小看一顆子彈、一顆炮彈,這是對一個國家工業能力、冶煉工藝的一種考核。即使是某些看起來似乎是“大國”的國家,他們也無法真正的完成子彈和炮彈的生產。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印度。

印度不是沒有嘗試過自產子彈、炮彈,試圖擺脫連子彈和炮彈都需要進口的窘境。然而,他們的嘗試失敗了。他們自產的子彈炸膛率之高,以至於讓他們本國的士兵都拒絕使用。無奈之下,印度最終依然只能採取進口彈藥的方式維持訓練。

在普通的子彈與炮彈之外,能夠生產專業狙擊手彈藥、特種彈藥的國家就更少了。簡直就少的可憐。能夠做到生產專業性、針對性槍彈、炮彈的國家,這顆星球上只有不到十個。

五個常任理事國,德國、日本、捷克和以色列。也許可以加上加拿大?!但他採用的是美國的技術,嚴格的來說也不能算是自產。

在槍彈、炮彈之外,還能擁有穩定火箭發射技術的國家就更是少的可憐。即使是算擁有獨立火箭發射技術的國家,也不過是十個。而在發射之餘,還能夠擁有獨立研發技術的,不過是四家:華、美、俄,和歐洲太空總局。

巨大的實力差距,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填平和說的清楚的。這種巨大的技術鴻溝,將小國和大國生生的區別開了。這種巨大的技術鴻溝和差距,簡直遠的讓人感覺到絕望。

卡加梅很清楚盧安達的情況,盧安達的政軍兩界也非常的清楚。所以,即便他們知道這些鴻溝的存在卻也只能徒呼奈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