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養虎為患

六月仲夏。

汗流浹背,蟬鳴蛙噪。

這天午後申時,劉辯與羅成坐在長滿蘆葦的江水邊垂釣,典韋與燕雲十八騎站在兩丈外。

羅成將糧草送至萁關、晉陽,順便將那邊的情況悉數帶回。

在岳飛的任命下,張燕守白馬關、魏延守上郡、陸文龍守西河郡。

然而,駐守在萁關的“鐵槍”王彥章卻與河內大族司馬家發生一些關係。

提到司馬家,劉辯率先想到司馬懿。

是的,河內溫縣正是司馬防的家。

司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目前出任京兆尹,他的兒子司馬朗,因劉辯重開月旦評,被舉孝廉。

話說,此時的司馬懿正值十六歲少年,與同郡的周生等人結怨而險被謀害,因緣巧合被巡視萁關附近的王彥章撞見,是以道出身份,並以攝政王的威名將周生等人嚇走,這才救下司馬懿。

以王彥章的本領固然可以將周生等人殺了,可他深知主公的賢名,故而沒有與之動手。

豈料,少年司馬懿聰明博學,只見眼前氣宇非凡的武將是當朝攝政王的麾下,當即屈膝下跪,連連叩首作揖,聲稱空有滿腔抱負無處施展,感嘆連連。

王彥章見這少年談吐不凡,便追問其家事,得知竟是京兆尹司馬防的公子,故而將他留在身邊,出任輔助主簿的職位。

主簿是指掌管文書的佐官,輔助主簿則相當於秘書。

王彥章雖是萁關守將,可由於是新上任的緣故,不敢妄自定奪職位,故而剛好請示羅成,羅成不知其將來的成就,故而命王彥章自己看著辦。

結果,此訊息傳入劉辯的耳中,並沒有埋怨羅成與王彥章。

起初,劉辯很是反感司馬懿,甚至想命王彥章將他殺了,可仔細一想,司馬懿並非是壞人——

歷史上的司馬懿侍奉曹魏三代主公,更有人說他隱忍數十年,活活熬死曹操、曹丕、曹叡,直至曹芳。

曹操臨終前,命曹丕提防、壓制司馬懿,結果曹丕並沒有那麼做,反將託孤重任交給他,可見信任度極高。

曹叡時期,大司馬曹真去世,司馬懿兩度抵禦諸葛亮北伐有功,又平定過遼東,地位更上一層樓。

曹叡臨終前,司馬懿再次接受了託孤的重任。

之後雖有曹爽專權,司馬懿隱忍十年,但是發動高平陵之變後,他雖依舊為臣,卻成為了曹魏權力最高的人,連天子想要請教他問題,都要親自出宮,登門拜訪。

此時此刻,司馬懿仍舊沒有“取曹代之”的想法,反倒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

至於西晉王朝的奠基與建立,則與司馬懿脫離不開關係,尤其是曹叡死後,曹魏軍權幾乎掌握在司馬懿的兒子們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司馬懿生育9個兒子,個個能文能武,更能在司馬懿死後把他的一切發揮的淋漓盡致。

司馬懿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會留下千古罵名,更不知道自己會被追封為宣帝。

這些都歸攻於他平日孜孜不倦地教導他的兒子們,並告訴他們要有遠見、要有大志、要隨機應變。

因此,促使以司馬昭、司馬師為主專攬曹魏國政,直至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

再有,司馬懿為人小心謹慎,並且注重名節、注重以德服人,這些性格都決定他不可能造反。

曹丕死後,朝政大權都落到他的手裡,這跟他以德服眾是分不開的。

反過來說,如果曹丕聽從曹操的建議,提防、壓制司馬懿,曹魏自然不會走到被取代的地步。

……

言歸正轉——

就在劉辯與羅成耐心垂釣之際,一襲天藍色勁裝的張玉蘭,手中端著自別切好的西瓜,來到兩人身邊。

就在這時,劉辯看著河水中突然泛起漣漪,是以瞳孔不自覺的微張,“有了,有了有了……”

剎那間,劉辯急忙收線,瞬間一條尺長大魚被帶出-水面,掙扎著魚身,可就在距離劉辯不過半丈之際,反倒掉落水中,濺起大-片水花,轉瞬消失不見。

“哎……可惜了一條大魚,還想著今晚做紅燒鯉魚,讓你們幾個嚐嚐本王的手藝呢!”劉辯嘆息之餘,接過張玉蘭遞上來的西瓜,大口啃食。

“多謝主公了。”羅成拱手作揖,話音為轉道:“去年連下暴雪,導致今年河水豐、魚蝦肥。主公若當真喜歡,我讓蔡將軍命人去抓,他那肯定會捕魚高手。”

“嗯……”劉辯嘴裡喊著西瓜,搖了搖頭,待西瓜嚥下,說道:“無需麻煩他們,本王就是一時技癢,想做條紅燒鯉魚。”

對於早已趕赴襄陽的廚子庖丁,劉辯本想隱瞞身份,卻沒想到最終就被猜到,是以劉辯只好無奈承認。

但是,劉辯與庖丁的關係雖未公開,但庖丁卻願意留在他身邊,為他做一輩子的美味兒,然而他礙於身體肥胖,路上多有不便,也就沒有跟來。

“西瓜好甜,你們也吃,再叫上典韋和那些兄弟們,這天氣太熱。”

劉辯嚴肅起來,就是君主,可若在生活中,尤其是與親近的將士們、襄陽百姓面前,一點君主姿態都沒有,反倒是無比親近的人。

殊不知,劉辯之所以賢名,是有原因的;之所以成為雄才偉略的霸主,也是有原因的。

然而,就在劉辯話音落下的瞬間,二里之外忽然襲來一道清脆的馬蹄聲。

很快,典韋與燕雲十八騎出於警覺,紛紛投去目光。

不多時,馬上一襲玄色勁裝,黑紗掩面之人來到近前,翻身下馬,來到劉辯身邊,“主公。”

旋即,那人自懷中取出5號電池大小的物件,雙手呈給劉辯。

當即,劉辯接過那物件並追問道:“何處來的?”

“回主公,會稽。”

“會稽?”劉辯伴著疑惑,將物件內的密信取出,展開檢視。

不多時,劉辯看罷,便將密信撕成渣渣,扔入流動的江水中。

“好一個孫策,果然是養虎為患!”劉辯嘴上喃喃,轉眼吩咐道:“本王知道了,儘可能的保護那人的安危。”

“諾。”尖刀成員應聲,隨即轉身上馬原路返回。

旋即,劉辯忽然想起那人,一個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去拜訪的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