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9、汝南之亂

半個時辰後。

劉辯洗去一路風塵,衣著錦衣華服來到未央宮。

此時,百官已然等候多時。

劉辯自封攝政王,仍舊看得清自己的身份。

此刻,與上次一樣,他仍舊坐在皇帝龍椅旁邊的椅子上。

劉辯目之所及,看向殿上的文武百官。

“袁紹一族盡被伏誅,冀州南部尚需一位州牧,都說說,誰比較合適?”劉辯居高臨下,沉聲道。

頃刻間,殿上開始議論紛紛。

居於百官之首的太尉楊彪,本能的看向對面的岳飛。

岳飛暫時沒有具體職位,只是負責長安周邊的軍事防務。

另外,由於劉辯離去前將軍務交給岳飛、李績,可以說他們只聽命於劉辯。

所以,對於他們二人出現在朝堂,自然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剛好,即使楊彪內心感激劉辯對他的再次啟用,可還是想知道岳飛、李績的意思。

然而,岳飛、李績只是眼觀鼻、鼻觀心,靜聽主公之言。

當然,雖然楊彪、淳于嘉之輩心向劉辯,但還算不上自己人。

關於冀州烽煙,身為太尉的楊彪知道的很詳細,卻沒有岳飛、李績知道的更加詳細。

對於劉辯提議“冀州牧”一事,實際早已有了人選,只是在朝堂上走個形式。

這時,站在楊彪身後的司徒淳于嘉,面向劉辯拱手道:“大王,袁紹一黨被伏誅,原冀州各郡國太守、國相,多半死傷在袁紹之手,要說合適人選,老臣心中倒是有一人。”

劉辯兩個月前誅殺袁紹,代天下昭告天下,同時任命一幹有功之將。

關於任用各級官員,長安的官吏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即使劉辯重啟月旦評,可各州郡選上來的賢才,多半留在長安、襄陽,由基層開始做起。

放在以前,無論是月旦評,還是舉孝廉,在用錢買官面前,只是走一個形式。

可如今不同,劉辯坐上攝政王的位子,嚴厲杜絕這一現象。

因此,如今“司空”一職仍舊空缺,更別說選用良才派往冀州了。

倒不是沒有絕對的良才,只是面對攝政王的新律令,多數沒有本事的人,不敢露出馬腳。

劉辯聞言,目光落在淳于嘉的身上,“哦?有合適的就快說。”

淳于嘉作了一揖,再次說道:“此人是潁川名士,半年前就在河內郡出任都尉。”

“司徒說的可是荀彧?”劉辯疑惑道。

“正是潁川荀彧,如今身居鄴城太守之職。”淳于嘉朗身道。

“荀彧此人,才思敏捷,有王佐之才,對於這冀州牧之職……你們覺得如何?”劉辯問向其餘官員。

“潁川荀氏,譽滿天下,更是戰國荀子之後,楊彪贊同。”楊彪不傻,豈會不知荀彧和劉辯的關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何況,當初劉辯為了迷惑李傕,言稱殺了楊修,實際楊修得到劉辯的重用。

除此之外,楊彪官復原職,更加要感謝當朝攝政王。

除了人情,楊彪看得出來,劉辯很是看中楊修的才能。

隨即,朝堂上多數官員紛紛附和,表示贊同荀彧出任冀州牧。

按照選用州牧的條件,多數啟用漢室宗親,可荀彧是劉辯的人,與劉辯親自掌管沒什麼區別。

不多時,劉辯起身向龍椅拱手作揖,“陛下不在朝堂,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劉辯斗膽擅做主張,還請陛下恕罪。”

“著。”劉辯起身,面向朝堂百官,沉聲道:“鄴城太守荀彧,自即日起,出任冀州牧。”

劉辯話音落下,站在堂下左側的守宮令,急忙書寫攝政王詔令。

“大王英明,乃陛下之福,江山之幸!”頃刻間,滿朝百官紛紛下跪,向劉辯拱手作揖,叩首致意。

一盞茶後。

劉辯再次提出,先前準備在襄陽建立附屬國的事。

同時,推舉襄陽魏徵、益州蕭何入主三公。

入主三公是大事,不能像選舉州牧一樣。

關於這個問題,早在劉辯奔赴冀州時,百官已然商議。

原本,司空是張喜,可張喜已經被劉辯斬殺,導致一直空缺。

這張喜,是董卓麾下大將張濟的弟弟,為了給兄長報仇,不惜發動宮變,結果死在劉辯之手。

“啟稟大王,張喜死後,司空一職空缺許久,在大王離開長安期間,一直由李績代職。”淳于嘉話音落下,下意識的看向李績。

司空一職,主抓水利、營建,相當於工部尚書。

隨著楊彪自弘農回長安,淳于嘉與之商議決定,這才讓李績代職。

然而,眼下既然提起蕭何、魏徵,自然也要把李績提出來。

劉辯聞言,目光落向李績,“李績的才能,本王是知道的,可提議三公一事,只有兩個候選人。”

既然李績已然兼職,劉辯不好寒心,再次說道:“兩個候選人選其一,卻不在京,而是繼續留在所屬地,開府,由李績出任長史,代理司空職務。”

三公有權開府,這倒不驚訝。

可吃驚的是,司空不入京,留在所屬地任職,這、於理不合啊!

可是,身為攝政王的劉辯話已開口,委實不好收回,何況如今劉辯執掌朝政,沒有哪個朝臣敢頂撞。

於是,楊彪、淳于嘉等朝臣紛紛附和,表示贊同。

旋即,劉辯再次說道:“既然襄陽建立附屬國,魏徵就繼續留在襄陽,益州蕭何出任司空,位列三公,開府。”

劉辯話音落下,不由得想起“辦事不利”的蕭何。

劉璋、張衛之輩為害漢中,戚繼光、熊闊海、祖大壽等人,竟然還沒有將其拿下!

派去檢視訊息的士卒,也沒有傳回半點兒訊息,當真可氣又令人著急。

一個時辰後,悉數處理完朝政,百官相繼退出未央宮。

一盞茶後,未央宮偏殿。

劉辯一臉冷峻,坐在雕刻五爪金龍的椅子上。

岳飛、李績、楊彪、淳于嘉四人,分列兩側,低頭不語。

就在剛剛,斥候傳來訊息,曹操大軍攻佔潁川,曹純率領虎豹騎直取汝南,切斷韓世忠三部後路,斷了糧草補給。

縱使虎豹騎稱雄天下,可劉辯根本不擔心,反倒相信韓世忠三部的能力。

然而,真正令劉辯感到憤怒的,卻是另一件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