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6、冀州初定,任命諸將

當即,甄儼與逄紀先後道明——

袁紹能在短時間內“復仇”,正是因為公孫瓚的緣故!

殊不知,袁紹揮軍南下,試圖入京勤王。

剛好,公孫瓚趁其“後院”空虛,率軍捲土重來。

公孫瓚不可謂勢如破竹,很快便奪下冀州北部諸郡國。

然而,隨著袁紹戰敗劉辯之手,公孫瓚反倒不再奪取。

原因很明顯,劉辯鐵血手腕,數十萬大軍氣吞山河,不是哪個諸侯能惹得起的!

於是,公孫瓚唯恐被劉辯注意到,這才無奈停止奪取。

再有,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若不是王伯當射-出羽箭搭救,他公孫瓚已然命喪呂布方天畫戟之下!

因此,公孫瓚也算還劉辯一個人情。

然而,恰恰是人情,即使劉辯找他討說法,公孫瓚反倒會說“前後夾擊”,剛好斷了袁紹的後路。

公孫瓚之所以強大,則因為擊殺劉虞,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這一年,正是初平四年。

到了興平二年,劉虞的從事漁陽鮮于輔、齊周、騎督尉鮮于銀等率幽州兵馬想為劉虞報仇。

因燕國閻柔素有恩義,他們便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

閻柔招集鮮卑、烏丸等兵馬,共得漢兵、胡兵數萬人,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河之北,大敗公孫瓚軍,斬殺鄒丹。

烏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鮮卑騎兵七千餘騎,隨鮮于輔迎接劉虞之子劉和與袁紹部將曲義,合兵共十萬攻打公孫瓚。

然,兩部大敗公孫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盡數敗於曲義的先登營。

於是,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各殺公孫瓚所置長官,與鮮于輔、劉和將士聯合。

遂,公孫瓚屢戰屢敗,於是逃回易京(河北雄縣)堅守,開置屯田。

兩軍相持一年有餘,曲義糧盡退兵,公孫瓚乘勢出擊,擊敗曲義,盡得其車重。

正說曲義返回袁紹身邊,剛好協同淳於瓊攻打虎牢關,結果十餘萬大軍盡數敗在張良之手!

幾在同時,得下冀州、戰敗公孫瓚的袁紹心理膨-脹,展開入京勤王。

剛好,公孫瓚趁虛而入,捲土重來。

不消一刻鍾。

劉辯在甄儼與逄紀的話中瞭解到,袁紹之所以勢如破竹——

正是沒有安身立命之地,才會藉助賈詡、袁方的計謀,奪取鉅鹿、趙國、清河等郡國,徑直打到魏郡。

至於袁紹為何沒有繼續奪取地盤,則是為了引荀彧前去,試圖殺之。

歷史上,荀彧善於管理後方。

可是,如今的荀彧跟隨劉辯已久,關於排兵佈陣,多少會在劉辯那裡學到一些。

袁紹深知劉辯的厲害,於是才會忌憚荀彧,謹防佈下陷阱,唯有防患於未然。

自作聰明的袁紹萬萬沒想到,不僅沒有等到荀彧,反倒等來了劉辯,促使全軍覆沒,更是丟了性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本,劉辯以為公孫瓚得到什麼厲害人物的相助,畢竟袁紹手裡除了有張郃、龍樹,還有鬼護法相助,竟打的袁紹措手不及,促使迫不及待的奪取冀州南部。

如今聽到甄儼、逄紀的解釋,劉辯這才恍然大悟。

然而,至於袁紹為什麼沒找公孫瓚報仇,倒也不難猜,畢竟沒有劉辯阻攔,就不會有公孫瓚反殺。

所以,先找劉辯報仇,順便做給公孫瓚看,識趣的最好主動退出冀州。

當然,這些僅僅只是猜想,畢竟實情只有死去的袁紹知道。

不多時,劉辯開始佈下數道軍令——

“其一,著駐守在洛陽的秦瓊,率領玄甲軍進駐官渡。

其二,冀州南部初定,大漢煌煌天威,可赦免一切散兵罪責。

其三,瘟疫正由鉅鹿向河內郡蔓延,除了華佗師徒沿路診治,著逄紀命人在兩天內手抄一萬份藥方,送往各地,不得有誤。

其四,命張燕、王伯當率領兩路人馬,入幷州,尋找陛下蹤跡。”劉辯沉聲說道。

劉辯是以攝政王的身份連下四道軍令,這些內容勢必會傳到各個郡國,同時也會被其他州郡的諸侯們得知。

劉辯命張燕、王伯當尋找劉協的下落,自然是做給天下人看。

然而,另一層潛在之意,只有真正的自己人才懂,更不需明說。

隨後,劉辯繼續說道:“除了四道軍令,接下來是對諸將的任命——

著,徐庶為冀州治中兼鉅鹿太守,田豐為冀州別駕,甄堯為冀州簿曹,魯智深為冀州兵曹兼清河太守。

著,蘇護為河內郡太守,鄧七公為河內都尉,荀彧為鄴城太守,逄紀輔助荀彧為郡丞。

著,斛律光為冀州都督兼趙國有相(又稱國相),甄儼為鉅鹿都尉,陸文龍為清河都尉駐守館陶。

著,裴元慶為魏郡都尉駐守內黃,土行孫為鄴城都尉駐守黎陽,令著張憲為朝歌太守兼都尉。”

東漢末年沒有“都督”這個稱呼。

劉辯之所以命斛律光為都督,自然是因為五星統帥的緣故,卻又不同於冀州牧。

另外,若讓魯智深輔佐斛律光,難免心裡不服,才讓他身居冀州兵曹的職位。

這樣一來,半個冀州的軍事,幾乎分別由斛律光、魯智深共同掌管。

再有,魯智深本屬益州,劉辯之所以將他留下,有三個原因——

其一,北地公孫瓚威震邊疆,烏丸、鮮卑、胡人極為可能被收編,壯大勢力。

其二,劉璋佔據漢中,魯智深的老婆還在敵軍手中,可免於衝動。

其三,斛律光守趙國,甄儼守鉅鹿,魯智深守清河,足以抵擋聯合蠻族(假設)的公孫瓚。

隨著劉辯一番軍令、任命落在,眾人紛紛屈膝跪地,拱手作揖,山呼:“末將謝主公封賞!”

以上封賞,除了甄洛的哥哥甄堯佔點兒便宜,其他幾乎很公平。

逄紀雖輔佐荀彧,可對於他而言,沒被劉辯斬殺已屬萬幸!

由於諸部剛剛交戰結束,劉辯命諸部修整三日,除了逄紀抄寫藥方,其餘諸將兩日後執行州內軍令。

……

午時過後。

劉辯欲返回長安,不料,遇到一件麻煩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