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進了神池堡的守備府,分賓主坐下,獻了茶。

三姐夫田大付道:“來福,你在太平莊附近遇見的那些馬賊,不一定就是馬賊,很有可能是太平莊劉家的打手家奴,你知道那太平莊內都是些什麼人嗎?”

黃來福道:“是些什麼人?”

三姐夫田大付道:“那太平莊的人,是在睿皇帝時(明英宗)就搬到那一帶居住的寧武客,在太平莊一帶有著百年的勢力,他們現今的族長姓劉,叫劉可第的,是現在山西鎮總兵劉大人的遠親。這劉可第心狠手辣,養有二百多個家奴,都是手上有著人命的兇徒之輩。一到農閒,他們就糾集青壯,成百數千的進山盜礦採煤。太平莊一帶,現在少說也有煤眼上百。他們盜採的煤,就透過寧武關運往代州,忻州一帶販賣,每年不知道獲利多少。”

三姐夫田大付看了黃來福一眼,道:“現在五寨堡大興城牆,燒磚時需要的石煤較多,現在他們採來的大部分煤,也運往了五寨堡方向。”

“這劉可第,內有總兵大人撐腰,外又有岢嵐山和管涔山的馬賊呼應,那岢嵐山最大的一股馬賊,有五百多人,在寧化,靜樂,嵐縣,岢嵐州一帶打家劫舍,來去如風,據你姐夫的估計,那賊頭就是劉可第的族弟,現在他們的勢力,連你姐夫都不敢惹啊。”

“你現在被朝廷命為三堡治理使,我估計,他們也是聽到了這個風聲,怕你奪他們的產業,所以專門趕來給你個下馬威的,來福,你要小心啊,這些地頭蛇可不好惹。”

“要不,我們這樣吧,你姐夫派家丁查探過了,我們這神池堡確實多的是煤,境內不但是太平莊,就是溫嶺一帶,也是有著非常多的煤,而且當地勢力弱小,就算我們下手,也不會有什麼後果。從溫嶺再往北,也多的是鐵礦,我們就專門經營那一帶吧,不要和劉家衝突,來福你看如何?”

三姐夫田大付喜歡錢,但性情又很是膽小,如果這劉家只是當地一個地頭蛇也就算了,他這個神池堡守備倒不會怕什麼,但這劉家又牽扯到了總兵大人,就由不得他瞻前顧後了。

黃來福聽了大笑,道:“姐夫你過慮了,那劉家算什麼東西?就算他有總兵撐腰又如何?姐夫難道忘了我五寨堡內那馬公公是什麼來頭?放心吧,有他後面那位支援,不論是什麼人,我們都不必擔心。這劉家識趣也就罷了,可以給他一些甜頭吃。不識趣,就連他也一起滅了,要知道,糾集兇徒非法盜礦,那可是大罪。”

三姐夫田大付臉上神情不定,最後他猶豫不決地道:“來福你讓姐夫好好想想。”

黃來福道:“不急,姐夫慢慢想吧,反正現在這種天氣,一時也開不了礦,等明年開春後再說吧。”

眼下己是十一月底,到了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神池最冷將達到零下幾十度,比五寨堡冷多了。黃來福不認為這種天氣,自己還能在神池堡招到人開礦做工,對於神池堡的治理,怕是最早也要等到明年四、五月份的事了。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三姐夫田大付又領黃來福又見自家的長輩們,又讓自家的兩個小妾來見黃來福。這麼長時間中,田大付都沒有說到三姐黃璧柔的事,讓黃來福心中湧起一股怒意,最後強壓下去。心想,不說也好,反正三姐黃璧柔現在住在五寨堡也挺好的,不必再回到神池堡來了。眼下不是後世,如果是在後世,黃來福早就勸三姐和三姐夫離婚了。

※※※

此後幾天內,三姐夫田大付就領著黃來福到神池堡各地檢視礦點,商議明年神池堡治理的事。幾天後,黃來福一行人又到了八角堡。

八角堡離神池堡有六十裡,為據險扼塞之地。明弘治中築,有城樓八座,故名。在八角堡守備,大姐夫徐學世的陪同下,黃來福檢視了八角堡各地,比起神池堡,八角堡附近沒什麼礦產,但倒多有平地。

附近還有一條河流,叫縣川河的,開出兩條支流。兩支河中間約有二十萬畝平土,想必地下水豐富,灌溉也方便。不過此時這些土地多是乾裂荒廢,只有幾個小村莊在河邊,稀稀拉拉的一些人煙。

黃來福將來打算在這裡開闢幾個大農場,種植一些莜麥等麥類作物,再種植一些豆類、胡麻(芝麻)、花生、油菜等經濟作物。還有,這一帶中,石灰石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大,晶位高,又容易開採,黃來福將來會在這裡建幾個大的水泥、石灰、磚瓦等加工工廠。

比起三姐夫田大付,大姐夫徐學世就讓黃來福喜歡多了,而且大姐夫徐學世對黃來福大姐黃紫柔的關心也是看得出的,黃來福才到八角堡,大姐夫徐學世就關切地問大姐現在在五寨堡過得怎麼樣,他只道自己無隙分身,不然就到五寨堡去看看老婆孩子,看看岳父岳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八角堡住了幾天後,黃來福才告別大姐夫,回到了五寨堡。

※※※

公元1590年12月15日。五寨堡外某地!

天寒地凍,刻骨的寒風呼嘯著,外面的路上,己是難得有人活動。

不過此時,路上卻是走著一隻沉默的軍隊,他們旗幟鮮明,全身甲冑,口中呼著濃濃的白氣,一個接一個,整齊地行進著。眾人都很疲倦,但人人卻都在堅持著,因為他們的守備大人,在這種嚴酷的天氣中,也和他們一起進行著這場艱苦的行軍。

前面是一道山口,黃來福道了一聲:“止步。”

立時旁邊的幾個巡視旗將黃來福的命令傳了下去,他們傳到了各個百戶,然後百戶又傳總旗,總旗又傳小旗,小旗傳普通軍士們。

立時大家都沉默地站住了。

一聲銅鑼響,大家依著自家小旗,百戶的。都坐到了地上休息,手握兵器,默默地坐著,沒人敢說話。因為黃來福有嚴令,行軍途中,切記不要喧譁,否則輕則軍棍,重則斬首。

接著黃來福又是一聲令下,只聽他身邊掌號的軍士們一聲金邊響,立時四個家丁們從佇列中策馬而出,到前面去檢視情況。

不久,家丁們回來了,一切正常。

黃來福點了點頭,一聲孛羅響,眾軍士們都是站起來,執器械站立,只聽一片甲葉的聲響。接著再吹哱囉,立時各人上車上馬,行軍鼓響起,眾人便開始又默默地向前行進。

這樣的行軍,在五寨堡軍隊中己經進行了數次,這是黃來福對五寨堡軍隊行軍與駐營遇敵時的作戰訓練方法。而在寒冷的冬季中野營行軍,也是磨練眾軍士們意志的表現。

每次都是軍士們一身披掛,車步騎一起來。老實說,在寒冷的晉北野外進行行軍磨練,這種苦累可想而知,不過由於每次行軍時黃來福都是親自參加,因此軍士們沒一點怨言。

而對於這只在寒冷的冬天還在操練野營的軍隊們,五寨堡上下,都是深深的佩服與自豪。就是馬久英公公與錦衣衛千戶楊大為見了,都是非常驚訝。

這樣的操練,就是在山西鎮鎮城的標兵們,也是做不到。

不久,行軍到一個曠野處,眼見時近中午,黃來福便吩咐造飯,同時塘馬出處,探看敵情,護衛軍隊安全。黃來福一聲命令,只聽喇叭一聲響,火兵便開始做飯,雖然行軍很艱苦,但黃來福對軍士們在外面的衣著保暖,伙食吃喝,還是非常上心的。

大家內裡身著幾層厚實的棉衣,外面再披上鐵甲,頭上還套著一層羊毛軟帽,軟帽外再套上八瓣帽兒盔,外面裸露的地方,還抺上厚實的油脂。如果這樣還凍傷了,還有軍中的醫士們。

至於吃飯時,這不,現在就是熱氣騰騰的大塊肉,一個個的熱雞蛋,還有白飯麵條,蔥花蛋湯等,充分補充了軍士們需要的熱量。

吃過飽飯後,依這次的行軍目的,是在飯後假定遇到了賊人的攻擊。

只見前方塘報急搖小黃旗,是有賊人來到了,約有二千人,是正面攻擊的樣子。

黃來福一聲令下,點鼓響起來,接著是吹擺喇叭,立時三輛戰車推到前面,餘者擺鴛鴦陣,軍士們坐在地上,分左右中軍,又將拒馬放在各百戶隊前面。

賊兵到了一百步時,哱囉一聲響,大家都站了起來,接著天鵝聲喇叭一聲響,第一層鳥銃齊鳴,立時一片煙幕,喇叭響一聲,鳥銃便放一遍。賊兵到了六十步時,迎頭又是一片箭雨。到了五十步時,幾輛戰車的佛狼機就是一陣好打。到了三十步時,虎蹲炮發威。

如果這時賊兵還沒崩潰,就是鴛鴦陣上前了,藤牌在前為第一層,狼筅為第二層,長槍為第三層,長刀在最後,短兵相接,血戰到底。

這時賊兵崩潰了,於是步兵坐定休息,四十個有馬的家丁們追擊。

演習大勝!

……

在黃來福忙於練兵治理五寨堡時,大明朝也還是依著自己的歷史在有條不紊地行進著。

公元1590年12月16日。

兵部尚書石星奏:“近來邊防廢馳,閱視宜嚴。”

於是萬曆帝便令廷臣九人分閱九邊邊防,並嚴核邊臣失職,參劾重處。時奉命前往九邊的閱視官分別為:右通政穆來輔閱視薊鎮兼保定,昌平。大理寺右少卿王世揚巡視延綏。光祿寺少卿曾乾亨閱視大同。尚寶司丞周弘禴往寧夏。兵科都給事中張棟閱視固原。吏科左給事中候先春往遼東。宣府為工科右給事中踵羽正。甘肅為工科給事中李汝華。山西為兵科給事張貞觀。

公元1590年12月22日,大學士申時行奉命進呈《累朝訓錄》,共一千九百二十八卷。神宗諭申時行等人說:祖宗訓錄乃今朝之史鑑,豈可不得而知。令抄寫裝訂成冊,以便朝夕覽觀,知我祖宗治國家之法,修身勤政之要。將《累朝訓錄》置於御前,以備詳覽。

公元1590年12月24日,河道總督潘季馴完成其治河著作《河防一覽》。全書計十四卷,二十九萬字。內容有治河背景及朝廷的治河方針。黃、淮、運三河以及相鄰水道的工程規劃、河防險要處所。潘季馴本人的治河理論。河防的關鍵地點。治河的工作章程。他本人的治河奏收。有關黃河河源、黃河決口的歷史資料。古今之治河奏疏等。

12月底,遼東土蠻之族卜言臺周,黃臺吉等攻擾遼,沈,又深入遼寧海州境內,李成梁詐報戰勝。青海部長米落赤攻擾洮州,河州。河套卜失兔攻甘肅永昌,欲往青海,為明兵所阻。播州宣慰司楊應龍叛亂事起。

很快,新的一年又要到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