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達凱小心地將白瓷燈接了過去,仔細的觀察著這盞白瓷燈,看了一會,最終搖了搖頭,這盞白瓷燈給他一種古怪的感覺,卻說不上來。

這盞白瓷燈口徑約6釐米,足徑約3.5釐米,高約4釐米。燈盞中有一小圓柱,圓柱的頂高略高於燈口,圓柱為中空,圓柱的底部又一小孔,估計就是為插燈芯所留。燈盞內,可明顯看到盛燈油的痕跡。翻轉燈盞,底部漏胎,胎面上有明顯的旋紋。

瓷器上面只有一個“良”字銘文,不知道是分的品級還是作者的字號。

但是直覺卻告訴他這盞白瓷燈絕對不簡單,要不然方勇也不會在那堆廢品裡挑出這麼幾件。

看著像是古時候景德鎮燒製的瓷器,但又像是現代的瓷器,有人故意做舊的。而且摸著白瓷燈的身上時,感覺有些發澀,但卻還感覺有些油膩,估計是燈油流出時造成的。

何達凱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最終搖了搖頭說道:“只感覺有些奇怪,但是卻看不出什麼來!”

方勇接過這盞白瓷燈,雖然方勇已經知道這是件老東西,但是方勇還是說道:“我也是這種感覺,到晚上拍張照片讓師父給瞧瞧。”

何達凱聽後說道:“那好吧,等康老看過你別忘了將結果告訴我,我對這盞燈也很好奇呢!”

方勇答應著,順手將何達凱放在擋風玻璃下方的抽紙拿了一張,仔細的擦拭著白瓷燈上面的灰塵和油漬。

能得到這盞白瓷燈,方勇心裡非常的高興,這比那冊《膳飲房術》要有價值的多。沒想到跑這一趟,讓他給撿了個便宜。

剛才在劉四通家裡的時候,方勇就用意念對這盞白瓷燈進行了探測。根據寶物自身的歷史影片播放,方勇知道了這是件六百多年前的白瓷燈。

想想在我國六百多年前,這不就是元朝嘛!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只存在90多年,由於當時蒙古族落後的生產方式,給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帶來了逆轉,但是手工業卻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方勇仔細地擦拭著,上面沾染的灰塵早已經被擦去,可是上面附著的燈油卻用紙怎麼也擦不去。

這種燈油也不知道是用什麼做的,由於時間太長,最後風乾成一層硬油覆蓋在白瓷燈的表面上,讓人摸起來就有種發澀的感覺。估計就是這層油膩的感覺讓人覺得是件贗品而無人問津,不過正因如此才能便宜了方勇。

既然是元代的寶貝,雖然造型不是太新穎,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紋飾,但是能夠儲存如此完整,怎麼說也有一定的價值。回去查查資料,問下師父,看看這盞白瓷燈到底是什麼東西。

不一會,車子又開到了文化市場。方勇將買來的這幾件寶貝放到車上,用些不起眼的東西將其蓋住,然後就跟著何達凱又在文化市場上逛了起來。

你別說,文化市場裡面確實有些寶貝,只不過這些寶貝的價值都被這些商家們看了出來,標的價格也很符合這個時代的行情。

何達凱倒是出手買了兩件古玩,一件是清代的山水畫,還有一件是明代的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葵口折沿大盤。這也讓何達凱花費了幾萬大洋。

看到方勇看他,何達凱將買來的藏品向方勇說道:“這兩件藏品經過宣傳,應該能拍出個好價錢,最起碼也能掙個拍費。”

方勇也笑著說道:“何大哥,你這是無時無刻不想著掙錢啊!”

何達凱哈哈大笑著說:“沒辦法啊!身後還養著一大批的員工啊。”

跟著何達凱回到他的拍賣行,將那件白瓷燈拿出來,讓他公司的攝影師將白瓷燈照了個全面。

讓方勇沒想到的是,這個攝影師竟然用的是數碼相機。看著這個大塊頭,竟然也有著三百萬畫素。想著前世,動不動就一千多萬畫素的卡片機,方勇就感到有些無語。

有了數碼照片,方勇很快就傳到師父康老那裡。過了一會,康老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康老想考下方勇,於是一上來就問道:“小勇,你先說說這是件古玩?”

方勇早就對這件古玩看了個通透,於是便說道:“師父,我想,這應該是元代的白釉瓷器,就是不知道它上面的‘良’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在電話那頭笑著說道:“不錯,從你照片上我看到了瓷胎上我認為就是元代的卵白釉。小勇你又撿漏了!呵呵……”

方勇說道:“我也是運氣好,感覺這盞白瓷燈有些古怪,留了個心眼,將它買了下來。”

康老這時也轉移了話題,向方勇說道:“你說的這個‘良’字銘文,指的是樞府瓷器的銘文,一般有樞府、福祿、福壽、和福、壽、良等單個吉祥字樣銘。”

康老接著說道:“樞府瓷,是指元代景德鎮在青白瓷生產的基礎上,生產了一種卵白釉的新品種,由於這種卵白釉中發現有“樞府”字樣,因此人們稱為樞府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樞府瓷為白胎,胎體厚重,瓷釉呈乳濁失透狀,色白微青,近似鵝蛋殼色澤。

樞府瓷器型以盤、碗執壺和高足杯為多見,極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樞府器,其碗為小底足,足徑均為口徑的三分之一。折腰器也是突出的造型。

樞府瓷盤、碗、杯的底足均為露胎、足壁厚、削足規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顯旋紋。

樞府瓷分為精粗兩大類:精細的製品大多有印花裝飾,但印花多數顯的渾圓不太清晰;較粗的製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的盤、碗、燈盞、高足杯等,一般均素而無紋,胎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

而你這盞白瓷燈,就是屬於比較粗的製品,但也算是件不錯的元代樞府瓷器。”

方勇聽罷,感覺又學到了一些知識,看來這收藏鑑定方面的知識太多了。怪不得專家們只鑽研一樣,要是將藏品知識全部記牢並應用,那真的是厲害極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