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帥帳之中,李大亮狼吞虎嚥地啃著一大塊豬蹄膀,一邊不停地往嘴裡灌著酒,被俘一天多來,水米未進,他也是餓壞了,李密微笑著坐在上首主位,柴孝和與王伯當分列左右,按劍而立,不管怎麼說,現在李密在這裡單獨面對一個隋將,即使他手無寸鐵,若是起了殺心,也是會給李密帶來巨大危險的。

李密笑眯眯地看著李大亮,說道:“久聞龐玉手下有一員能征善戰的年輕將軍,想不到今天得緣一見,在我李密看來,這戰能得到李將軍,可比消滅了關中五千兵馬,都要來得高興啊。”

李大亮吃完了骨頭上最後的一塊肉,舔了舔自己手上的肉脂,把骨頭往桌上一丟,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雖然損失五千,但貴軍折損一萬以上,進攻東都的勢頭也被扼制,如果我是魏公,這會兒是笑不出來的。”

王伯當的臉上閃過一絲怒色,冷冷地說道:“敗軍之將,也敢言勇,你可別忘了,你現在不過是一個階下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密擺了擺手,止住了王伯當的話:“李將軍不過是時運不濟,運氣不好,在抄我軍後路的時候迷了路,中了埋伏罷了,這沒什麼階下囚的說法,若不是他的這千餘騎兵直插我軍側後,打亂了我的部署,我軍也不會打敗此戰,三郎,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啊。我李密自己當年也不是階下囚嗎?”

李大亮一動不動地看著李密,拱手道:“魏公的氣度,果然不凡,大亮佩服,不過大亮和魏公終歸是兩路人,大亮的妻子兒女盡在關中,若是降了魏公,只會遭到毒手,魏公是明事理之人,當不至於為難大亮,不然大亮只能求一死,以保全家人了。”

李密哈哈一笑,說道:“我早就說過,今天我並不勉強李將軍,一席暢談之後,將軍去留自便,只不過我李密自從起兵以來,所遇的多是江湖豪傑,鮮有你這樣的世家子弟,所以,這個機會難得,我想跟你這個優秀的後輩世家子,聊聊現在天下的情況。”

李大亮點了點頭,說道:“魏公,恕我直言,你現在的處境並不算好,東都現在已經各路援軍齊至,除了我們關中部隊外,象江淮王世充,川中王隆,河北王辯,河內獨孤武都,河南韋霽,包括山南張鎮周等,都是大隋各地的精兵良將,你們瓦崗雖然兵力眾多,但戰鬥力與大隋的正規軍還是不好比,硬拼的話,機會不大。”

李密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不過恐怕你還不知道吧,山南的張鎮周來不了啦,就在幾天前,羅川縣令蕭銑在荊州起兵,旬日之內,已經席捲荊湘兩州,張鎮周親自前去圍剿,卻給打得大敗,退守襄陽,所以你們東都的兵馬,要少一路了。”

李大亮的臉色微微一變,嘆道:“國家多難,各地的狼子野心之徒並起,真是不幸啊。不過蕭銑不進疥癬之患,早晚會給消滅,東都有王世充這樣的名將,一定會把全部的兵力,用來對付你們瓦崗軍的。”

李密勾了勾嘴角,說道:“李將軍你說錯了一點,各地並起的,並不是狼子野心之徒,包括我李密在內,若是在先皇的開皇年間,又有誰願意這樣冒著殺頭滅族的危險,起來造反呢?就算我奪取了回洛倉,換了百姓能安居樂業的時候,我開啟倉城,又會有什麼人來領米投奔呢?造成這一番情況的,不是什麼狼子野心之徒,而是那個在江都醉生夢死的獨夫民賊!”

李大亮咬了咬牙,說道:“今上雖有過失,但還不至於是獨夫民賊,魏公,你以前就跟著楊玄感起事造反,當時天下可沒人響應你啊,難道那時候,我家聖上就失了人心了?”

李密冷笑道:“上次我大哥起事,振臂一呼,一個月不到,就從者如市,中原一地,就有十餘萬人歸附,這還不能說明人心所向嗎?你是關隴世家子弟,有官爵在身,不用承擔沉重的賦稅和徭役,但你可知普通百姓現在過得是什麼日子?”

李大亮嘆了口氣:“陛下確實是心急了點,三徵高句麗,弄得民怨沸騰,但若不是你們這些人趁勢而起,天下的情況又何至於糜爛於此?魏公,你家世受大隋國恩,世代都是柱國家族,本應該是報效國家,忠於朝廷的,為何要勾結賊人,甘心墮落呢?聽我一句勸吧,若是這時候你肯回頭,向聖上請罪,那一定會得到赦免的機會的。”

李密哈哈一笑:“赦免?我需要楊廣的赦免嗎?對於一個連親生父親,親生兄弟都要弒殺的無恥小人,我會相信他嗎?”

李大亮的雙眼圓睜:“魏公,你反就反了,何必這樣損害聖上的名節?他殺房陵王是不假,可是先皇又怎麼會給他弒了呢?”

李密冷笑道:“你可知道我大哥楊玄感為何起兵?就是因為伯父楚國公楊素,當年參與了楊廣弒父奪位之事,事後被楊廣逼死,我大哥跟楊廣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才會起兵報仇,你當他真的為了那個九五之位?”

李大亮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李密繼續說道:“這個獨夫民賊弒父殺兄,逼淫庶母,知道必不被容於關隴世家,所以才會急著遷都洛陽,加上他以科舉取官,靠著州改郡的辦法撤換了大批世家子弟官員,重用江南文人,一下子得罪了關隴世家和山東士族。”

“為了平息這些世家的憤怒,他才要對外開戰,以外戰的軍功來轉移國內內部的矛盾,只不過他越是這樣做,這****越是讓天下的百姓無法生存,若不是他的手段苛暴,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我們各路義軍,又怎麼會有這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兵源呢?”

李大亮半晌,才緩緩地開口道:“大亮第一次聽到這些事情,實在是不敢相信,不過大亮也不能信魏公的一面之詞,你說的這些,我以後會想辦法考證的。魏公,你想從大亮這裡問什麼,儘管開口吧。”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勸降李大亮

李密看著李大亮的雙眼,黑黑的臉上,雙目炯炯:“其實,我也不需要問什麼了,從李將軍剛才的應對,我就已經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關中的世家子弟之心,恐怕並不在我李密身上,在你們的眼裡,我只不過是一個背叛朝廷的亂臣賊子,是這樣的吧。”

李大亮點了點頭:“不錯,魏公剛才說的那些秘辛,大亮都是第一次聽到,更不用說別人了,我們關隴世家一向與朝廷榮辱相關,今上有再多不是,起碼創造了許多打仗的機會,給了我們許多升遷的空間,而且隋室代周,已有三十多年,名份穩固。”

“要說農民軍很多是活不下去,揭竿而起,還可以理解,但是魏公,還有楚國公這樣的世家貴胄,卻在陛下遠征高句麗,即將得手的時候舉兵反叛,這是讓各世家子弟,都為之不齒的事情。至少,我李大亮就是這樣想的,如果不是魏公和楚國公上次的謀反,天下何至於此?我們恐怕早就攻滅敵國,坐享榮華富貴了。就算你們是要報仇,但我們關隴世家子弟,跟聖上可沒什麼仇吧。”

李密微微一笑:“沒有仇嗎?這個獨夫民賊為了自己的一已之私,殺害功臣,陷害忠良,疏遠你們所有的關隴子弟,重用那些沒有根基的江南文人,難道你們這麼多子侄,兄弟被他害死在異國的戰場上,屍體不得收拾,這些就不是仇了?”

李大亮咬了咬牙:“我們關隴子弟,一向是富貴險中求,功名沙場取,為國征戰,有所殺傷,那是無法避免的,魏公你的父祖,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

李密冷冷地說道:“我的祖先當柱國的時候,天下可沒有大隋吧,那時候還是西魏,然後是北周,最後才是大隋,當年大隋的先皇得到天下,是靠從自己年幼的孫子手裡奪權,本就不是天經地義的事,並不光彩,為什麼我們要為這樣一個朝廷,付出一切呢?”

李大亮嘆了口氣:“天下畢竟是有正統,有正溯的,魏公要是覺得你有資格取代大隋天子,那別人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此一來,天下的戰事永無休止,最後苦的,就是天下的百姓了。”

李密哈哈一笑:“說得好,為了天下的百姓,我李密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違,甘背不忠不義之名,推翻暴君。李將軍,今天我坐擁數十萬雄兵,又有天下糧倉,每天來投奔我的人,日以千計,我的兵員補充速度,要遠遠高於隋室的,這樣打不下去不用半年,我就可以一統中原,攻克東都,天下又有何人是我的對手呢?”

李大亮冷笑道:“在下看來,魏公的形勢沒這麼樂觀,每天有人來投奔你,不過是因為之前你連戰連勝,尤其是佔了這回洛倉城,可以開倉放糧,吸引饑民來投,但是現在東都援軍已到,數日之內,就會進擊魏公,你若是戰敗,那這回洛倉城必不可守,若是沒了糧草,你還如何吸引其他人馬呢?要知道,人心多變,勝時來投,敗時觀望,對上號稱天下無敵的王將軍,你真有自信獲勝嗎?”

李密咬了咬牙,沉聲道:“我和王世充是同門師兄弟,他的弱點和優點,性格與能力我都一清二楚,他並沒有你李將軍這麼忠誠,打起仗來盤算的事情很多,而且王世充出身不好,雖然被加了總大將一職,但各地的援軍將領,未必會聽他的話,這些都是我可以利用的戰機。”

李大亮笑著搖了搖頭:“再怎麼說,王將軍率領的都是官軍精銳,而你魏公所率的,是那些半道來投的各路賊寇,難道翟讓,郝孝德這些人,能比王將軍的部下們更忠誠,更聽話嗎?”

李密冷冷地說道:“這些就不勞李將軍費心了,我自有馭下之道。李將軍,你的家人妻兒在關中,我並不勉強你現在就加入我們,現在我放你回關中,你好好與妻兒團聚吧,不要再與我們為敵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軍隊進了關中,我希望你能來投奔我們。”

李大亮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你們要進關中?不打東都了?”

李密微微一笑:“我只是說,如果,沒有說一定。一切皆有可能,當年我大哥也有入關中的意思,只可惜功虧一簣,我是不會犯他的錯誤的。李將軍,楊廣的****其實你也清楚,為這樣一個在江都享樂,卻讓你們這些軍人拼死拼活的暴君效力,並不是光彩的事情。”

“從北魏到大隋,關隴世家都換了多少個朝代了?為什麼一定要忠於隋楊呢?現在天下已經是這種形勢,想必你也知道隋楊的江山遲早不保,就算你們勉強保住了他的皇位,他也沒有足夠的賞賜來給你們,到時候,就會是關隴世家的第二次起兵了。”

“與其到時候被迫站邊,不如現在就觀望不動,這不比你拿著全家的性命與家族的未來,為一個獨夫民賊盡愚忠要強上萬倍嗎?”

李大亮嘆了口氣:“其實現在的關中,也並不是很穩定,各地的盜賊蜂起,許多世家子弟們也都被捲入,據我所知,就有孫華,何潘仁,丘師利等大大小小的十餘股勢力了,大者數萬人,小者也有數千,聚嘯山林,連永豐倉都受到威脅,關中現在群龍無首,大家都希望能有救世主的出現。”

“如果魏公你真的是天命所歸之人,平定中原後派兵入關中,自然不用擔心關中父老視您為王師。你的話,大亮牢記,回去以後,我會解甲歸田,安守家園的,也希望魏公能在這個亂世中,行仁義,除暴虐,成就一番事業。”

李密微微一笑:“託李將軍吉言了。張頭領,替我好好招待李將軍,晚上送他兩匹好馬,再給他一筆盤纏,讓他回鄉。”

張弼點了點頭,對李大亮說道:“李老弟,魏公可是為了你好啊,你若是回洛陽,只怕按軍法當斬,還是回關中的好,現在天下大亂,關中至少不象中原這麼亂,你要好好珍惜啊。”(未 完待續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