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很重要,這是諸葛亮晚上回來之後,對馬謖透露的資訊。要說這周瑜派頭也真是夠大的,這人下午才剛到家,晚上就已經是好幾撥人先後去拜訪。看來聰明人不止一個,大家都知道,如果能把周瑜拉攏到自己這邊來,那麼再去說服孫權就幾乎可以說是打了包票了。

於是乎第二天孫權召集眾人議事,由於周瑜的緣故,基本上柴桑城中所有的能夠上檯面的人物,全部都到場了。不過不等周瑜到場,他的好友魯肅卻已經是陷身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張昭等主降派將他圍在核心口誅筆伐,剩下孫權坐在主位也是一臉的無奈。

張昭他們圍攻魯肅自然是理由充分,誰讓他和廣大群眾唱反調,不肯順應潮流投降呢?孫權他們不敢去說,馬謖和諸葛亮又整天窩在館驛裡深居簡出,因此也只好拿魯肅過來開刀了。而後者顯然沒有舌戰群儒的功力和魄力,以寡敵眾已經是難以招架,眼看就要被人給圍攻地倒地不起了。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身後傳來門衛的聲音:“大都督到!”等眾人轉過身過去看時,卻見一人大步流星般走來。此人身穿銀甲,背披白袍,腰間懸掛著一柄漆色寶劍,一身儒雅之氣之中,卻又透露出了幾分英武。資質風流,儀容秀麗這八個字尚不足以形容其俊美。整個人氣度翩翩,端的是一副神仙之姿。

似乎感受到了廳內這有些詭異的氣氛,周瑜進門之後也是一愣,這才半開玩笑地開口道:“難得今日諸公盡皆相聚一堂,是不是有什麼大喜事啊?”

這個時候就輪到魯肅說話了,忙不迭地分開眾人,魯肅也是連忙上前,拱了拱手之後才開口道:“公瑾啊,這個時候哪還有什麼喜事啊,眾人相聚一起,也只是為了商議個對策而已。”

“子敬且寬心,此間之事我已然盡數知曉!”周瑜匆匆打了個招呼,不等魯肅回話,便忙著去拜見孫權。那邊廂孫權看到周瑜來了,早已是喜出望外,連忙三步並兩步親自走下臺階,一把拉著周瑜的手道:“公瑾啊,你來了就好啊。如今曹軍壓境,孤當真是度日如年,寢食難安,就等你來拿個主意吧啊!”

孫權說的倒也是實話,現在的他被群臣逼著投降,壓力實在太大,已經是快要扛不住了。周瑜自然知道事情緊急,當下客套了一句:“承蒙主公信任,瑜不勝感激!”話鋒一轉卻又問道:“未知諸公之意,準備如何應對呢?”

“這個嘛,子布等人認為曹軍勢大,實難抵擋,因此認為只有投降才是保全之策;此外,子敬等人則是認為當與之一戰!”孫權想了想之後答道。事實上除了魯肅,也就只有諸葛亮和馬謖這兩位客人,還在勸說自己抗爭了。

周瑜點了點頭,最後問道:“既然如此,未知主公如今意下如何?”說完目光爍爍,直看著孫權,看他能夠說出什麼樣的話來。

“江東這片基業乃是孫氏三代歷盡千辛萬苦,方才創立的,孤怎可將之輕易讓給他人?只是如今適逢生死存亡之關頭,孤也不願一意孤行,因此這才找公瑾前來商議!眼下諸公是戰是和一言難斷,還望公瑾為我解惑!”孫權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堆,看似有理,實際上都是廢話,最後還是把皮球踢回給了周瑜。

周瑜聽孫權慢慢道來,臉上一直保持著那特有的淡定從容的微笑,絲毫沒有流露出半點激動和擔憂的樣子。等孫權說完了,這才不緊不慢地道:“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地方千里,麾下豪傑無數,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如今曹操自己送上前來送死,我們正好成全他,又怎麼能向這種人投降呢?”

周瑜一番話說來,並不見得有多麼的慷慨激昂,但是語氣之中自有一股令人折服的氣勢。孫權聽了之後固然心中大定,張昭等人也不敢與之辯論。

稍微定了定神,孫權又想起了一個問題,連忙問道:“公瑾所言甚善,但是曹操起傾國之兵而來,其勢甚大,又得了荊州。我江東雖然富庶,但終究只是割據東南一隅之地,如何能與之相抗衡呢?”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了,事實上要是雙方實力對等,孫權早就下定決心和曹操決一死戰了,就連張昭等人,也不會被嚇破膽子,這麼急吼吼地要勸孫權投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了孫權的話,周瑜微微一笑,這才自信十足地開口道:“曹操雖勢大,但此番遠征,數犯兵家大忌,安能不敗?眼下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為其後患,而曹操久於南徵,此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衡,此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人無食糧,馬無藁草,此三忌也;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此四忌也。曹操兵犯此數忌,兵馬雖多,但必敗無疑。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屯夏口,必為將軍破之!”

周瑜這番話,直說的孫權熱血沸騰。要說孫權雖然是身為人主多年,頗有城府,但是終究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現在聽了周瑜的話,再想想這幾天被人催逼著投降,頓時感覺這一口憋了半天的窩囊氣,也是不得不出了,當下長身而立豪言道:“曹操老賊素懷異心,欲廢漢自立久矣,囊日所懼者無非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而已。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當誓不兩立!今卿言當伐,甚合孤意。此乃天授公瑾與我也”眼看張昭等人還想說什麼,孫權索性是拔出腰間的佩劍,一劍斬下桌案的一角,厲聲道:“自今日起,我江東上下,有誰再敢言投降者,猶如此案!”

這句話一出口,就算有誰不同意,但也只能放在心裡,不敢再去主動觸孫權的黴頭了,一時間大廳卻是靜下來了。當然了,雖然下定決心要抗爭,但具體怎麼部署,排兵佈陣,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當下孫權下令暫且散了議事,自己還要回去斟酌一下。張昭等主降派只當是大禍臨頭在即,因此散會之後,一個個都是沒有了在這裡繼續談下去的興致,搖頭嘆氣狼狽而出。而周瑜和魯肅為了商議軍情,自然也不會在這裡繼續糾纏下去。偌大的議事廳原本熙熙攘攘很是熱鬧,但是沒過多久就走得一乾二淨,連一個人都不帶剩下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