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丹陽精兵?”

馬謖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是大感意外。所謂的丹陽兵,指的就是籍貫為揚州丹陽郡一帶的士兵。漢武帝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更秦鄣郡為丹陽郡,郡以境內丹陽縣而名。漢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三國初郡治移至今南京市。漢轄境包括現在的江蘇南京市,常州市,無錫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黃山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有漢一代,丹陽兵可以說是天下精兵之最。李陵北征匈奴時,他的五千死士就是來自丹陽的精兵,在李陵進襲匈奴時,以五千人抗擊匈奴八萬精騎,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最後只剩四百人撤回關內,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死。以匈奴驍騎之勇,五千丹陽兵竟然能令單于喪膽,幾乎要撤退,最後從叛徒口中探知李陵無援才敢進攻,丹陽兵善戰可見一斑。

而東吳後期,也就是諸葛恪掌權時期,之所以敢於肆無忌憚,很大的原因就是諸葛恪身為丹陽太守,手握一支丹陽精兵。孫吳時期,名將諸如黃蓋、韓當等都曾擔任過丹陽太守。陶謙曾以數千丹陽兵,引得劉備離開田楷前來投靠。但後來也就是這數千人馬,趁著劉備遠征,開啟城門使得劉備敗於呂布之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馬謖之所以提出要重建丹陽精兵,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希望這一支驍勇善戰的大漢雄師,就此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歷史上丹陽精兵最後一次出現,就是在東吳末年。當時晉軍順江而下來攻,吳國的丹陽太守岑瑩對晉作戰裡面,僅僅率領500餘丹陽兵,頭綁青巾,只執刀盾。數次向晉軍的陣地衝鋒,突破晉軍的堅牢防守,丹陽兵之勇令人聞風喪膽。而在此之後,丹陽兵再無耳聞。馬謖前世的時候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感覺造成這個結果的因素,不外乎有三。

第一就是丹陽兵出自吳地,乃是東吳精銳,西晉在立國之後,為了維護地方的穩定,自然不會容許這樣一支敵國的精銳存在。因此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丹陽兵的消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就是由於丹陽經濟政治條件的變化,據史書記載,一開始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尤其是在三國期間,丹陽郡境內還盤踞著相當的山越人,這些好勇鬥狠的山越蠻子,簡直就是天賜的兵源。也正因為如此,丹陽兵才得以在戰場上大放光彩。到了東吳後期,一來江南被南下的避難的士民不斷地開發,窮山惡水逐漸變成了魚米之鄉;二來山越人也被幾乎盡數剿滅,或是漢化,因此自然無法再有這麼優厚的兵源了。

第三就是東吳的將領世襲制度,也對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的影響。東吳的大族掌握著東吳大部分的人口和經濟命脈,東吳的軍隊,實際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組成。而在東吳中,擁有私兵的將領多達上百之多,重要的如程普、陳武等人,都擁有多達數千的私兵。最關鍵的是,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繼的,孫權基本上不能夠獨自去調動他們,只有透過私兵所屬的將領,才能進行調動。

而孫權想要讓這些擁兵的將領們動用自傢俬兵為自己效力,靠的就是跟他們利害一致,比如用抗曹、抗蜀等口號使他們與自己同仇敵愾。而東吳的每一次軍事擴張,所得到的疆土的與人口,也基本由那些參與作戰的將領所瓜分,比如赤壁之戰後,周瑜攻取了長沙北部漢昌郡,此郡便成為了周瑜的食邑,而魯肅接管了周瑜的軍隊之後,漢昌郡便又轉為魯肅的食邑,這種情況在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之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這樣一來問題也就來了,大家的軍隊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打仗的時候號令不一,操練的時候訓練更是不一,這戰鬥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別說丹陽兵了,就是天兵天將,都被你給折騰成豆腐渣了。

出於這三個問題,丹陽兵在東吳之後,就再不聞名於世了。有鑑於此,馬謖這才提出要重建丹陽精兵,為的就是保全這一支精銳之師。

關羽早年在徐州的時候,當然是見識過陶謙麾下的丹陽兵的威力的,對此自然是深表贊同。不過他聞言之後,稍一沉吟卻是開口道:“只是丹陽初平,民心未復,若強行徵召百姓入軍,恐於安定地方不利!”

關羽也不是笨蛋,知道軍事的建設需要穩固的政治後盾。這一點馬謖也想過了,當下開口道:“這一點我也想過了,因此我打算募兵而非徵兵,希望可以透過一些妥善的政策,讓百姓自動加入我軍!”

“哦,幼常有何良策呢?”關羽聞言饒有興致地問道。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以利驅之!”馬謖胸有成竹地道,“我準備在丹陽頒佈法令,凡是每戶有青壯兩人者,若是出一人入伍,則可免賦稅三年;凡是每戶有青壯三人者,若能出一人入伍,則免賦稅一年,出兩人入伍,免賦稅三年,以此類推。但每戶必得留至少一名青壯在家,若家中只有一青壯,則不得入伍,以免絕嗣。至於豪族大戶則是另有他法,凡是出青壯家兵250人參軍者,賦稅三年之內減半,並可擇其族中有為者一人,在軍中任軍司馬,或是在縣中任縣尉或者縣丞;凡出青壯家兵500人參軍者,賦稅五年減半,並可擇其族中有為者一人,任軍都尉,或者是郡中椽吏。如此既可招募兵源,又不擾亂百姓!”

這個辦法可以說是頗為新穎,關羽聽了之後也是眼前一亮,不過一旁的董允卻是提到了一個弊端:“軍師此舉固然頗為巧妙,但是這樣一來,丹陽將來幾年之內的稅賦,必然要大減了!”雖然馬謖已經轉任軍師將軍,但是董允等人一直不把他當武將看,還是習慣性地稱呼他為軍師。這在劉備集團內部,幾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定了。倒是外人碰到馬謖,往往稱呼一聲馬將軍。

關羽聽了這話之後,也是點了點頭,但是隨即開口道:“若無兵員拱衛新得的土地,又談何賦稅?當務之急,是要在江東立穩腳跟。至於錢糧賦稅,這些年荊襄積攢甚多,自可支撐一時。幼常,我即刻與你募兵令,你去招兵即刻。若需要錢糧,荊州這裡可以給你調撥一些!”

“多謝二將軍!”馬謖遜謝道。雖然名義上一郡太守就能招募人馬,但是募兵這種事情由於事關重大,一般都需要大頭子拍板才能進行的。歷史上只有在漢中之戰時,南中諸郡突然爆發叛亂,當時的犍為太守李嚴當機立斷,因此不等請示劉備,就立即招募兵馬平叛。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嚴才獲得了劉備的賞識,後來和諸葛亮一起被任命為輔政大臣。

扯遠了,但是現在有了關羽的支援,馬謖終於可以拋開顧慮,大舉放開手腳幹起來了。數日後關羽率領大部分人馬撤回荊州,留下趙雲率軍10000駐守壽春前線,其中包括他麾下的龍騎軍;陸遜則是率軍5000駐守廬江,並就近在巢湖之中打造水師;馬謖則是率軍10000駐守丹陽,並且名義上節督江東諸郡的一切軍政要務。

這樣一來,加上在豫章的一些軍馬,劉備在整個江東駐紮的軍馬,差不多達到了將近三萬人。相比之下,孫權在奪取餘杭之後,佔據了大半個吳郡,實力稍稍得到一些恢復,但是總兵力也就三四萬左右。而且對孫權而言,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要命的是在奪取吳郡之後,劉備就有意無意地斷了對他的糧草支援。

沒有了劉備糧草的支援,孫權自然就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大肆擴軍了。事實上之前在地廣人稀的會稽,要不是有劉備的支援,孫權連兩萬人馬都拿不出來。不過現在看孫權已經緩過勁來,加上自己的勢力滲入江東,劉備也就順理成章地斷了支援,免得養虎為患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孫權的實力現在已經是不值一提了。另一方面,張遼雖然屯兵曲阿,但是經歷了餘杭之敗後,他現在的兵力只剩下數千人,實力更是不值一提。換句話說,江東這塊地面上,現在是劉備一家獨大之勢,馬謖等人自可以優哉遊哉地恢復元氣,等把這佔據的新得之地轉化為自己的戰力,就可以集結各州的力量一起揮軍北上,和曹操痛痛快快地一決勝負了。

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就在馬謖和趙雲他們優哉遊哉地在這裡打理江東這片基業的時候,在他們的北方,在徐州的小沛,有些人就不是那麼開心了。在逃出生天之後,許褚自是返回許昌述職,而另一方面,曹彰卻並沒有和許褚一起立即就回許昌,而是在小沛去向他的大哥曹丕倒苦水。

而在這期間,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曹丕一邊對曹彰好言安撫,一邊則是有意無意之間誤導曹彰,讓曹彰認為在他被困壽春期間,曹植對他的生死是徹底地置之不理,甚至有意要借關羽之手將他給除去。在這種思想形成之後,又開始透過各種手段,間接地加深他這一想法。

曹彰雖然不是蠢笨不可救藥之人,但是論到人心詐變這方面的本事,比起曹丕和司馬懿二人,差了簡直不止是一點半點,加上臧霸的幫腔,沒多久就被他們給忽悠地一頭的包,對自己這個大哥感激不盡的同時,對那個“無情無義”的曹植,更加是恨的咬牙切齒。

這一天曹彰接到老爹的命令,要他回許昌彙報這次戰鬥的經過。自己老爹發話了,曹彰自然不敢怠慢,即日就準備啟程返回許昌。曹丕也知道這是正事不能耽擱,因此頭一天晚上,就在自己的縣衙之中給他設宴踐行。只有他們兄弟二人對飲,卻無其他的閒雜人等在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