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串翡翠珠子,得值多少錢啊?端木寶蓮想了想,上次她看到一家珠寶公司展出的一枚戒指,介紹說是玻璃種豔綠,長度有十二三毫米,寬度只有七八毫米,高是五毫米,這麼一點點的戒指,居然開價一百二十萬。

她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主要是當時有個非常非常漂亮的女人,試過那個戒指,但是,人家還說,那翡翠戒指是他們珠寶公司的鎮店之寶,不賣的。

那個女人真心漂亮,她的手指也白嫩修長,帶著那個翡翠戒指很好看,這是當初端木寶蓮的感覺,所以讓她印象深刻。

三十六顆珠子耶,顆粒飽滿渾圓,從中間切開的話,可以做七十二個大戒指,她這個翡翠的材質,似乎要比那次在珠寶公司看到的還要好一些。

上次那個服務員說什麼的?同樣的中水,色高一分,價高十倍?如此說來,這麼一顆珠子,賣的話,至少也要價值二三百萬?三十六顆珠子,豈不是要價值上千萬?

端木寶蓮一邊想著,一邊把那串珠子拿起來,大概是上了年代了,清末民初的東西,到現在也有上百年時間了,穿著珠子的絲線都開始腐朽,不怎麼牢靠。

端木寶蓮取來一個錦盒,把它們小心的放在裡面,她準備明天去買點牢靠點的穿玉的繩子,從新穿一下子,這樣的東西,還是不要拿出去委託別人的好。

看著那被她折騰的不成模樣的軸杆,端木寶蓮想著,過幾天,把這畫送去,找人從新裱糊一下子,她記得,古玩街的頂頭就有一個人家做裱糊生意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端木寶蓮突然發現,卷軸裡面,似乎還有什麼東西,只不過在另外一頭,她的鑷子夠不著,她把軸杆倒過來,死勁的扣了扣,還是沒有能夠把裡面的東西扣出來。

沒法子,反正也已經破壞了,端木寶蓮取過電鋸,把另外一頭也鋸開了,然後她發現,那竟然是一團已經發黃的紙,上面還寫著字。

端木寶蓮小心的展開,只見上面寫著——

“光緒二十六年,列強勢大,欺我大清,太后攜皇上倉皇而退,與寧壽宮留下翡翠念珠一串,奴拾之,怕遺,藏於畫軸之中。”

端木寶蓮愣愣然的看著那串念珠,只感覺腦袋轟隆隆的作響,慈禧太后的翡翠念珠……這竟然是慈禧太后的翡翠念珠?

難怪這顏色水種,如此的出類拔萃,就算在手電筒和放大鏡之下,也找不到一絲一毫的瑕疵。

她想起有關翡翠的種種傳說,在古代,華夏的玉文化,指的絕對不是翡翠,而是和田玉,或者碧玉。

翡翠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為在清末,慈禧喜歡,因此她的喜歡,導致了翡翠的盛行,也許,起於清末,卻是盛行與現代吧。

但是,不管如何,當年的那個老女人,手握重權,傾舉國之力,窮奢極欲,她把玩的翡翠念珠,自然是這世上最好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