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知道哪一天,其中一些微小的粒子發生了變化,與四周的粒子不再一樣,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當這樣的粒子越來越多的時候,變化就越來越複雜,產生變化的粒子也出現差異化。

不知道過了多少年,這些差異化的粒子越來越多,差異也越來越奇怪,區別也越來越大,並且接近的粒子在慢慢凝聚在一起。

由無數類似粒子凝聚在一起便誕生原界中不同的物質,而有一些更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意識。

這些具有意識的是太初世界最早的生靈,他們自稱為神和聖靈。

然而這些最初的生靈卻爭鬥起來,他們是太初世界各種法則的本源所凝生,卻想將整個世界都變成只具有自己這種唯一的法則。

結果引來持續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大混亂,最終導致了太初世界的大破滅。

太初世界崩潰後分裂為無數的世界,那些強大到難以想像的太初生靈在這場浩劫中一一死去。

分裂後的無數世界上就是現在的諸天萬界,有些世界上仍然殘存著太初世界遺留下來的本源,比如整個世界都是火焰的焰界天,還有一些太初世界上破滅所造成的特殊地方,比如隨時可能發生空間法則衝突的雷殛界天,現在主界九天之上的雷光有大半是雷殛界天與主界交織時漏進來引起的,還有空間法則衝突嚴重到毀滅了一切,大毀滅後又重生的界天,被稱為黑天界。

太初世界上崩潰,其最核心的部份就是現在的主界,主界也混亂了不知道多少年,後來終於各種法則穩定下來,於是地水風火出現。

於是在主界中出現了一塊龐大的大陸,又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在那塊巨大的陸地最中央忽然升起了一道光,接著那道光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照耀四方。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孔璋被那股神念帶動像路人一樣觀看著這一切,但是當看到這一幕時,卻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新一代的生靈在這這道光照耀後誕生,他們天生具有極大的神通,能移山倒海。

然後不知道過了多久,主界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巨大的裂縫,一個漆黑的空間與主界連通了,從那裡面來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生靈。

孔璋默默的看著這一切,如果沒弄錯,他現在看到的就是黑天界入侵與巫族大戰。

黑天界的生靈與巫族展開了大戰,天空、大地,甚至那塊巨陸之外的海洋上都在戰鬥,黑天界中降落下帶著破滅力量的黑色火焰,連巫族都禁受不起這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新生的法則,法則的唯一意義就是毀滅。

最終是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巫族最強大的十二位祖巫封閉了黑天界與主界的通道,並且與黑天界降臨的強大生靈同歸於盡。

但是後果是嚴重的,巫族大量的死亡,並且那帶有破滅力量的黑色火焰似乎具有詭異的力量,被其沾上的生靈都會被轉化為黑色火焰,所以巫族基本上滅絕了。

黑色的火焰仍然在繼續燃燒,即使是巫族與黑天界生靈的大戰導致大陸分裂,但那上面的火焰仍然存在。

大陸分裂為了四個大的部份,上面有不少黑色的火焰在燃燒,這些黑色的火焰吞噬著所有的生靈,凡是有生靈的地方就會受到黑色火焰的攻擊。

於是又升起了第二道光,這道光來自於空中,分散為億萬流束散落,每一道光都會與黑色的火焰同滅。

孔璋沉默著,也疑惑著,他隱約猜到帶著自己看到這一切的龐大神念是墨聖殘存的神識。

但是現在看到的這一切未必就是真實的一切。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在修煉過太清玄門有無形劍訣後,他知道過去不可改變,不可動搖,但是可以回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墨聖現在給他看的,極可能就是他探索遠古遺蹟,或是得到太古時代的資訊加上自己的猜想而補溯的歷史,這一段歷史應該是處於第二次光耀之前。

但這中間到底哪些是真正的事實,哪些只是墨聖的猜測,孔璋也不知道,他現在只能“看”到光與黑色的火焰在不斷的同滅。

墨聖到底想給自己的傳承者看什麼呢?

就在孔璋疑惑不解之時,墨聖的神念突然帶著孔璋的神念向一團黑色的火焰撞去。

孔璋一驚,儘管他知道這只是在墨聖遺留的這奇怪異空間中的時光回溯,但是還是被嚇了一跳。

那團漆黑妖異的黑火在不斷的變大,孔璋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不是帶著他撞向黑火。

孔璋一怔後忽然有了一點明悟,他靜靜的跟著這股神念“看”著這一切。

他忽然明白了墨聖想讓他看的是什麼,就是端。

如果墨聖學說中提到的端真是世界最本源的微粒,那麼這黑火必然也是由端組成的。

孔璋興奮起來,自從從墨聖的書中看到了關於端的說法,他就一直想真的看到端,但是即使是現在神念已經到了地魂的境界,他仍然沒辦法感應到端。

而現在卻是在墨聖遺留的永珍宮內有了這機緣,而且說不定就只有這一次機會,因為墨聖實際上已經隕落,只是遺留了一股龐大的殘識在這永珍宮這獨特的環境中。

黑火仍然在不斷的變大,最後孔璋“看”到的是一個個的狀如黑色雲子般的顆粒。

難道黑火就是由這些組成的?

就在這時,忽然有一種乳白色的明亮生出。

無數像是白色雲子般的顆粒震盪而來,那些黑火的微粒也震盪起來,兩邊奇異的震盪就像兩股巨浪般衝擊在一起。

“怎麼會這樣!”

孔璋在自己識海中大叫,因為他看到白色雲子般的微粒與黑火的微粒再度分裂了。

墨聖不是說端已經是最微小的存在了嗎?但他現在引導自己看到的一切又在推翻他所說的。

幸好此時墨聖殘留的神念中傳來資訊,孔璋這才明白怎麼回事。

墨聖窮半生之力悟得‘‘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之理,並且在能操縱到他說的‘端’這個程度時,他就擁有了‘造物’的神通。

這個造物就與孔璋學過的制器、煉丹不一樣了,孔璋學過的制器煉丹都是以相應的材質用來製作,或是利用一些條件使材質發生變化,而墨聖的造物是從端的微粒級別直接生成所要的東西。

如果說天人境已經在開始接觸大道,明悟法則,掌握一些法則的粗淺層面,比如空間法則,那麼聖階就是掌握的更高層次的法則,直指本源。

而問題就出在這裡,墨聖窮盡物理,單從造物上,諸聖之中恐怕都沒有人能超得過他,所以制器上禽滑離得其真傳,能大破公輸老祖。

而其他聖階在達到‘端’這種微粒級別時,並不執著於外物,只是用於修煉和塑造自己。

真人境凝金丹,天人境轉道胎,聖階卻是更進一步,將自己的肉身在虛實之間轉化,成為更高層次的存在。

如果說空間法則是漁網,是篩子,那麼世間萬物,就像是過不了網眼和篩孔一樣,所以必須受到空間法則的限制。

但是聖階就達到了能對‘端’這種級別進行操縱,便自然而然可以無視一般的空間法則了。

原界分裂後,主界和與其他異界之所以會交織、碰撞,甚至出現黑天界入侵。

就是因為不同空間法則下,界天中的元氣能量密度、形態、質性不一樣,於是就像水會從高流到低一般。

在剛才孔璋看到的,‘端’的奇怪異震動會產生大量的元氣和能量,這種奇異震動的頻率就是形成空間法則的基礎。

聖階能實現在虛實間轉化,實際就是能將自己的身體分解為小至接近‘端’,甚至到達‘端’的程度再重新組合起來。

墨聖幾乎在‘端’這個層次上達到了極致,故認為‘‘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

然而與他同參大道的一位道友卻認為墨聖錯了,如果止於此,將止步於大道之前。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大道,墨聖是認為,大道上便應該窮盡在“端”這個層次上的各種法則。

而墨聖的這位朋友卻提出“端”並非大道的最細微層次,“端”還可以繼續分裂下去,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這一對朋友在這一點上互不相讓,而墨聖之友雖然也位列諸聖之一,但是修為上並不如墨聖,根本無法證明“端”還可以再細分下去。

所以墨聖怎麼可能同意自己是錯的,而相信友人的大道。

然而在墨聖悟道一千三百年後的輪迴大劫來臨時,墨聖卻忽然又有明悟,推翻了自己所說的‘‘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

端的確可以再分裂下去,端之下還有更細微的粒子,那代表更高層次的法則。

但是對於大道的理解,他與友人之爭仍是沒有分出勝負。

因為即使“端”能再分裂下去,但是真的可以“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嗎?

這便產生一個大道上的問題,一粒砂可以無限細分下去,無有窮盡嗎?

墨聖始終認為大道上存在“‘‘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只不過聖階所掌握的端非彼端,如果要以示區別,聖階所掌握的端可以稱為“原子”,而真正“日取其半,至分無可分”的“端”則在大道的終點上。

那麼到底是“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還是“日取其半,直至分無可分”呢?

神念中傳來最後這個疑問時,孔璋只覺得識海中一脹一縮。

先前感應到的奇異空間硬生生的擠進他的識海中來,他的識海中頓時多了一些東西。

那是墨聖最後遺留給他的。

那才是永珍宮中真正最有價值的東西,比起一個聖階修士成聖前後的體悟來,房間中那些法器和法器胚胎不過是些死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