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都對此吟詩作賦。

從詩仙李白的“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到納蘭容若的那句世人皆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再到近代太祖筆下的“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無不證明,愛情,才是是貫穿人類歷史的永恆主題,永不凋落。

可什麼樣的感情最值得銘記和尊重?

是山盟海誓的諾言?是花前月下的浪漫?還是柴米油鹽的恆久?

沒有人給我們答案,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可若是讓正在奮筆疾書的納蘭軒轅來選的話,他會有另一個答案:無所畏懼的追隨。

是的,從聽到厲勝男對納蘭靜若說:我是來找他的,我想和他在一起。

納蘭軒轅的心就懂了,他為何會像其他那幾個發情的小公雞記者一樣,對厲勝男趨之若鶩。那不僅僅是她容貌明媚照人,而是,她身上有一種能讓男人沉醉的特質。

鬼面蚊,聲名不顯,可卻是這個季節最令人恐懼的殺手。它們所過之處,沒有任何生物能抵擋其鋒芒。幾百名能抵擋流感抵擋瘧疾的當地村民卻都人事不知的躺在床上就是它們瘋狂的傑作。

它們仿若威力強大的流彈,在特效藥沒有研究出來的今天,無論誰和它們接觸,等待的便是死神的邀請。

這是戰場!鬼面蚊和人類的戰場!

可是,正如每一部好萊塢電影橋段一般,即便是最冷酷的戰爭,也缺少不了美女柔情。

厲勝男,一個嬌豔可愛的女孩子。她也進入了這片讓人聞之喪膽的禁地。她不是醫療組的成員,也不是記者,她的目的,是為了守護和追隨自己的愛情。

而她的愛人,卻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和高明醫術守護著這片同胞居住的區域----

如果能有這樣一個女子,明知前面也許就是萬丈深淵,但還無所畏懼的選擇和他一起,納蘭軒轅敢發誓,他必定將他的一生都放在她的掌心。

可惜,這樣的明媚女子卻是別人的。

來不及為自己遺憾,納蘭軒轅一氣呵成,將自己剛才的感悟洋洋灑灑兩千字,發送到了頂頭上司的郵箱。

京城宣傳部的會議中心裡,幾乎不用怎麼甄選,納蘭軒轅的這篇極具吸引人眼球又恰到好處的將當前的疫情狀況一一展現的稿件秒殺了其餘幾名記者不鹹不淡的作品。

共和國發行量最多影響力最大的《華夏日報》的頭版頭條,一改往日頗為嚴肅的國際國內局勢分析,突然刊登了一篇極為煽情的“心靈雞湯”,文章的名字叫做《險地危情》,記者以自己在疫區的所見所聞所寫的一篇稿件。

文中先詳細的介紹了西南邊境地區的一個小山村裡突然發現的可以致人於死命並可以傳染的疫情,上千名村民的性命危在旦夕。共和國的醫療救援隊和當地的政府軍方已經介入,將當地的交通予以封鎖,確保疫情不會擴散,基本不會傳播到其他地方。

這當然是共和國的意志,既向公眾宣告了疫情以及處理手段,又可以給那邊幾乎快嚇尿的鄰居一個可以接受的解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險地的事兒已經介紹的很清楚,的確也很吸引人眼球,共和國的民眾向來不缺乏足夠的圍觀者。而文章的中間卻是筆鋒一轉,徹底將圍觀者的眼球從已經初步得到遏制的疫情上轉移到一幅動人心魄的愛情畫卷上。

面對愛情,沒有多少人能夠抵擋。

否則瓊瑤阿姨也不會以重複的愛情吶喊法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少男少女們。

文章的筆者以極為煽情的筆法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或者說,是一個年輕女孩兒為了追求自己愛慕的男人,獨身入險地的驚險故事。

而且,在文章的旁邊,還刊登了一對青年男女並肩站在一起的朦朧照片。

看不清臉,只看得清側臉的輪廓,暈黃的月光下,一對璧人並肩面對,死亡仰或是新生。

深邃夢幻的意境讓人無限的遐想。

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紙質報紙其實已經沒落。但對於“華夏日報”來說,卻並無此憂慮。龐大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沒有那個辦公室不見它高貴冷傲的身影。

高達幾千萬甚至上億吃財政飯的人群基數,華夏日報也許是他們上班無聊時唯一可以配合清茶打發時間的讀品。

玩電腦?別搞笑了,現在只要紀委拿個小優盤一般的解碼器往電腦上一插,電腦上近三個月的瀏覽記錄將顯露無疑。無數個上班用淘寶、玩遊戲的公務員用處分已經證明了國家機器的高科技。

睡大覺?那更是只能呵呵了。單位正愁人太多,發工資困難呢?

可共和國最權威的喉舌---“華夏日報”當然不在此列。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便引起了轟動。

共和國在經歷幾次大地震和令世人震驚的SAS病毒之後,再無能讓所有人共同關注的大事件,突然蹦出這樣一則從未顯露人前的訊息,當然是博足了眼球。尤其是還有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隨後,所有的網絡媒體,都在得到稽核部門的同意後,全部進行了轉載。並且全是首頁大標題,共和國上演救災大片《險地危情》。

不得不說網絡媒體的噱頭主義的厲害,如果說“華夏日報”是在人群中放了顆巡航導彈,那網絡媒體這樣一弄,簡直就是丟了顆原子彈,還是五千萬當量級的。

沒用到半個小時,不知道這則訊息的,可能就剩下神農架還沒配上手機的野人了。

在華夏使用者最多的企鵝網站這篇文章的評論區下面留下了大量的網友留言:

“專家們還有心情在疫區談情說愛,證明疫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恐怖嘛。”

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情在哪兒打情罵俏。這些救援組的專家真是應該拖出去槍斃----寫這篇稿子的記者也應該槍斃。”

“自古二樓出傻叉。這真是顛撲不破的道理。你沒看到嗎?人家帥哥專家年紀輕輕就是醫療隊的隊長。而且,是他找到了可能對付疫情的特效藥,最遲今天就會出結果,上千人的命都是人家救的----自古美女愛英雄,這有什麼不對?”

“就是。勞逸結合嘛。醫生就不是人了?在那兒說風涼話的都是***二代,鑑定完畢。”

“真是腦袋燒壞了,要跑到哪種地方去談戀愛?白禍害了一個漂亮大姑娘,可憐俺還是單身狗啊!”

“樓上這思維永遠只配做只狗,還是永遠自擼的那種。”

“大家理性的想一想。如果是你被派去那種危險的地方去執行任務,你的女朋友願意跟過去嗎?想明白這個問題後再來評論好嗎?”

-------

僅僅是一上午的時間,稿子的評論就達到了伺服器管理員都不得不人工清除的地步,實在是超出了原先他們設定評論條數的上限。而且,還僅僅是在企鵝一個網站。其它的各大媒體網站和論壇也都有《險地危情》的轉載。

這則新聞完全是以炸鍋式的態勢襲擊了華夏高達8億的網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