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場溜達回來,胖子琢磨了一道,決定還是不要把情透漏出去,畢竟才剛剛開始展,用一根少一根啊,那玩意可不像鹿茸和麝香。

在葉海波的要求下,早飯就是小米粥配大餅子,當然,還少不了鹹鴨蛋和鹹鵝蛋,葉海波主要就是奔這個下茬子。

“胖哥,這鴨蛋好像沒有去年的好啊。”葉海波嘴還真刁,一下就覺出問題所在。

胖子嘿嘿兩聲:“那當然,這是還沒散放之前下的,要不,我們也捨不得吃啊,就這樣的鴨蛋,家家戶戶都沒少分。”

葉海波這才明白過來,摳出一個大鴨蛋黃,咬了一口,然後把剩下的一大半放到奇奇碗裡:“原來如此,胖哥你想得真夠周到,我算是沒有後顧之憂了。”

兩個人的關係雖然親,但是,生意上卻是另外一碼事,要是產品的質量沒有保障,那就等於砸牌子一樣。

“我看這鹹鴨蛋很不錯啊。”林老摳出一塊鴨蛋清,瑩白勁道,放到嘴裡,絲毫沒有腥氣,應該也算上品。

“這個還是要差一些的,只要一比就知道了。”胖子又到外屋拿出一個鹹鴨蛋,其實還是去年醃的,一直儲存在木盒裡面。

把鴨蛋的大頭在桌上磕一下,然後把上面一塊扒開,遞給林老。林老一看,還真是不一樣,這個蛋清更加緻密,就像用膠皮做成的,彈性十足,還隱隱有些透明。挑開蛋清,裡面的蛋黃就跟油汪汪的小太陽似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林老贊了一句,這個鴨蛋就捨不得撒手了。葉海波有些不滿:“胖哥,有好的怎麼不拿出來呢。”

“好地早都給你啦。不過都是生地。”胖子嘿嘿兩聲。這倆月正是產蛋旺季。鵝廠那邊已經運回來好幾趟鴨蛋和鵝蛋。都分期分批給葉海波運過去。

“對了。說起這事我才想起來。今年地雞蛋好像沒有啊?”葉海波又問道。

這時候奇奇已經吃完飯。撂下筷子來到當院。倆手捧著一個毛呼呼地小毛團。在窗戶玻璃那朝著葉海波比劃。

“這倆月都忙著抱小雞。再有二十多天之後。就可以正常供應。今年我們這邊鬧雞瘟。小雞仔奇缺。

正說著呢。就見風風火火進來一人。正是大腳嫂:“胖子。好幾家都吵吵沒有小米子了。咱們地雞仔是不是也該賣了?”

胖子掰著手指頭一算。小雞仔出殼也有三五天。基本抗震乎了。於是就說:“這事你當廠長地說了就算。不過價錢也別太高。萬一再當成投機倒把。你也得進看守所。”

“呵呵,我早都聯絡好了。前幾天我跑了咱們公社十多個大隊,數量都統計出來了,這一波孵出的小雞還不夠用呢。只要去告訴一聲,人家就來運小雞仔;再說了,都是咱們自個家的東西,也不是低價買高價賣,咋能算投機倒把。”大腳嫂這個副廠長可不是白給的,早就把銷路聯絡好了。

就連葉海波也不由刮目相看:這事辦得利索啊。

“那我馬上就撒出人馬通知去了,把你腳踏車用用,騎車子還能過去。”大腳嫂喜滋滋地往外走,胖子還是有點不放心:“到底多少錢一隻啊?別叫人家所咱們靠山屯的人黑心。”

“五毛一隻,現在就算是一塊錢,也買不到雞雛,放心吧,這個價是老革命定下地。”大腳嫂說完,就一陣風般飄走。

一般來說,雞雛的價格大約是雞蛋地一倍,所以,五毛一隻,絕對不能算便宜。不過,在今年這種特殊情況下,那就一點不貴,畢竟老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嘛。

“要是我賣,最少也要八角錢一隻。”葉海波笑呵呵地說。

“數你黑心,這個畢竟是一錘子買賣,也不了大財,留下壞名聲不值得。”胖子也想把雞雛多賣點錢,不過從長遠考慮,這樣投機取巧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妙。

“我看胖哥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啊。”葉海波由衷地讚歎一聲。

胖子抓抓後腦勺:“兄弟,你還不如直接說俺傻呢。”

吃過飯,老藥子就陪著林老上山,正好跟著採野菜的大部隊,先在跟前溜達溜達,等忙過野菜廠這段之後,再組織人馬進山。

胖子一看也不用陪同,就扛著叉子去雞場,繼續建設地龍池。出了門一瞧,二十多野小子排成長長一溜,正搬磚呢。

一上午工夫,胖子又建了一個地龍池,只是蚯蚓的數量遠沒昨天多,只有四五千條。

翻開昨天地池子瞧瞧,蚯蚓都挺歡實,使勁往土裡鑽,很快就沒影。胖子心裡挺樂呵,心說話:“都給你們弄到一起,有吃有喝,抓緊時間繁殖,還等著你們壯大隊伍呢。”

二肥子也現問題:“胖子叔,這蚯蚓好像有點少啊?”

基本也就這麼多了,等那天上南窪子看看,那邊呢。”胖子本來想動野小子們去抓蚯蚓,後來一想還是算了,小家夥們還太小,拿著叉子,挖一會就幹不動了。

“這倆池子就當育種池,等以後慢慢再往出分,下午就不用你們了。”胖子知道,蚯蚓養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啥事都要有個展過程,著急也不行。

一起回到村裡,已經是下午一點多,胖子就現村裡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大都挑著個擔子,估計是來買雞雛地。

挑擔子的都是壯小夥,但是身邊大多跟著個中年婦女。買小雞這事,老孃們最在行。而且能派來的,一般都是村裡能張羅事的,用老百姓的話來說:都是外場人,基本上都是村裡的婦女主任啥地。

二柱子媳婦正在給他們分派:這個人去誰家,那個買多少只。大腳嫂揹著個兜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老革命則拿著個小本本,在旁邊負責記賬。

胖子一問,多數都是一個村派幾個人,拿著錢買雞雛,然後挑回去再分。因為修路的關係,所以大都跋涉二三十裡,也很辛苦,當然也有一部分騎腳踏車地,扁擔橫在託貨架上面,一面綁著一個大土籃子。

站在那看了一陣,胖子心裡忽然一動,把大腳嫂拉到一邊:“嫂子,一會叫各家都預備點飯,有啥吃啥,人家大老遠跑來的,咱們不能不厚道

大腳嫂一看胖子一臉壞笑,就忍不住問道:“你又憋啥壞主意呢,麻溜說,我那還忙著呢。”

“這可是好事啊,你說來了這麼多人,哪個村地都有,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夥回去一宣傳,咱們靠山屯地名聲就老響了。”

“那又不當錢花,我那還忙著收錢呢。”大腳嫂急著要走,被胖子一把拉住:“你咋還不明白呢,咱們屯那麼多小夥子打光棍,因為啥呀?”

大腳嫂轉轉眼珠,然後猛地一拍大腿:“胖兄弟啊,還是你花花腸子多,這麼多人回去一宣傳,都說咱們靠山屯日子好過,那大姑娘還不得排著隊往咱們這奔啊!”

“嘻嘻嘻,就是這個理,一會就叫李隊長用廣播通知,我先幫你收錢,你先去各家各戶安排安排。”胖子也來勁了。

大腳嫂一聽,把錢兜子往胖子懷裡一塞,然後一陣風般的沒影了。

胖子先和李隊長商量一下,不大一會,大喇叭裡就開始通知:“外來的鄉親們都辛苦了,大夥都注意下,買誰家的雞蛋,就在那吃口飯,喝口水,回去還要趕路呢。到了我們屯,沒啥好吃的,不過也不能餓著肚子回去不是?”

一連說了三遍,可是不認不識地,人家來買雞雛的怎麼好意思進屋吃飯呢。幸好留守在家地這些老人們都是熱情好客,拉拉扯扯往屋裡拽。

人家一看多是老人,又不能跟著撕巴,索性就進屋吃上一口,回去的時候也有力氣。

都是農民,湊到一起難免要嘮嘮莊稼院這點事,說說各家的情況,這就難免要在各自心裡對比一下。

要說是前兩年,靠山屯的人跟其他大隊都沒法比。所以,村裡的姑娘大多往外嫁,而小夥想要說個外村地媳婦,那可老費勁了。像李鎖子他們,都二十好幾了,還都打著光桿。

當然,最大齡的青年還要算胖子,不過人家也算是名花有主了。

話說農村地娃子結婚都早,一般過了十八歲就開始定親,一年半載之後就結婚。靠山屯最小的記錄是由車老板子創下的:三十八歲就當爺爺,你說厲害不厲害。

但是自從去年冬天開始,靠山屯的鄉親們就覺得腰桿硬實了:野菜廠,雞場鵝廠都是來錢道。所以在和外鄉人交流的時候,底氣也足,聽得其他大隊的客人都一愣一愣地。

約莫著都吃完飯,胖子又溜達到公社,用大喇叭廣播:“鄉親們都注意下,頭一茬雞雛都賣完了,明天每家再到雞場領二百個種蛋,接著抱一茬。等下一茬賣小雞仔的錢,咱們就不用往上交了,自個家留著當零花錢。”

大夥一聽都愣了,不管是靠山屯地還是外來的客人,心裡都開始算這筆帳:那就是七八十塊錢啊,一年地零花錢都綽綽有餘。

等到胖子晃盪出生產隊,被李隊長一把揪住:“真的假地啊?”

胖子看看四周沒有外人,這才小聲說:“當然是假的,這錢還留著建酒廠呢,我就是這麼一說,人家回去好給咱們做宣傳啊,不然整一屯子光棍咋辦啊。”

李隊長也使勁點頭:“嗯哪,宣傳工作最重要——要不我再播個通知,現在就把這次賣雞雛的錢分下去?”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