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王皇後也進了冷宮

長孫無忌的臉色刷地就變了,心想:“這個婦人,連說謊都說不好。(頂點小說手打小說)你既然承認了是來向楊春花道歉的,那為什麼不趁機彌補關係?而且素節過世,這事你該當如何解釋?說是回去照顧太子的,可太子身邊有宮人照顧,就算哭鬧,也不急在一時地去哄,可楊春花這裡卻是沒有宮人伺候,難不成你把一個小小的嬰兒,就獨自留在了帳中?難道你不知道他是皇帝的親生兒子?這與理不合,說不通啊”

王皇後中途離開,不肯照顧李素節,的確是與理不合,正因為如此,現在就完全說不通了皇宮中的所有皇子,從理論上來講都是皇后的兒子,也就是她才是所有皇子,律法規定的母親,原則上來講比親生母親,和皇子們的關係,還要親密。當然,這在實際上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極少有皇后比親生母親,對皇子更好的。

但是,律法就是這麼規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就算不是皇后親生的皇子,也不是養在皇后的宮中,可如果一旦以後繼承皇位,成為下一代皇帝,那麼這個皇帝必須要立皇后為皇太后,地位要高於親生母親。

既然如此,那麼皇后照顧好所有的皇子,這不是很應該的麼,怎麼可以分出遠近親疏呢?就算實際上做不到,表面總得裝裝樣子吧?把小孩子一個人扔下不管,這成什麼話?太不象話了

長孫無忌又問道:“既然你是來向她道歉的……嘿,真是難以相信,你為什麼要向一個品階這麼低的嬪妃道歉,權且就當你是來向她道歉的吧那麼,趁著楊春花不在,你替她照顧一下素節,不是正好算是道歉嗎,可以讓你們兩個人的關係,從此再無隔閡。你為什麼不替她照顧?我當時就在御帳之中,從時間上看,根本就沒有多久,不過是進來,說了幾句話,又出去罷了,這才多長一丁點兒的時間”

王皇後大急,她也上來火氣了,怎麼就解釋不通呢她急道:“我不是說了嘛,我是回去照顧太子的,難道太子不比素節重要嗎?”

她說這話的時候,如果從皇帝的角度來聽,倒是有些道理,太子是諸皇子之首,沒有哪個皇子比太子更重要了,這話倒也不算錯;可是,如果從父親的角度來聽,這話可就有問題了,都是兒子,哪有親疏之別?就因為硬把皇子分出不同來,李家皇族死了多少人了,現在還敢提這個,是在告訴李治,他不是一個好父親嗎?

對於現在的李治來講,身為父親的身份,要遠遠超過皇帝的身份,他首先是一個父親,然後才是皇帝,而且剛剛死了兒子,然後又聽別人說這個剛剛死掉的這個兒子不重要,做為父親,簡直就是傷心之上,再加傷心,直如雪上加霜一般

李治再也忍耐不住,再也顧不得外面的大臣和使者了,他嗷地一聲大叫,就從地毯上蹦了起來,刷地從腰間抽出寶劍,叫道:“你這個賤人,你這個惡毒之婦,怎麼可以如此說我的兒子,你是在挑撥離間,教忠兒不愛惜自己的兄弟嘛”

長孫無忌也是臉色鐵青,王皇後這個做養母的要是如此教導太子李忠,那可是要壞大事的,李忠成年後,要是殺起兄弟來,不得嘁哩喀喳啊什麼重要的不重要的,都是兄弟,都是手足,哪有不重要一說

當然,長孫無忌收拾起李家親王來,從來不手軟,可他做是他做,別人要是這麼說,這麼做,他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長孫無忌怒喝道:“住口,你的父母是怎麼教你的,難道你就是這麼對待皇子的嗎”

李治雖然抽了寶劍,可卻沒有真的刺向王皇後,他只是有這個想法而已,可不代表他真能下得去手

帳裡除了長孫無忌外,就是一眾趴在地上不敢動的太醫,還有一個一直在哭的武媚娘了,而長孫無忌沒有及時勸阻,那麼只剩下了武媚娘

武媚娘反應奇速,她一手抱著李素節,一手緊緊地抓住了李治的褲子,叫道:“皇上不要,皇上不要如此啊,皇后娘娘沒有錯,不要殺她,不要殺她啊”

她這話說得相當地有技巧,聽起來是為王皇後開脫,其實是往死裡整她說的不是:就算皇后有過錯,皇上也不能殺她啊

要是她這麼說,就會讓人感覺,是啊,皇后就算有錯,但也錯不至死啊可她偏偏說的是皇后沒有罪,但是皇后一定是有罪的,但這個罪,怕是不見得不用死吧

但不管是帳中,還是帳外,誰也沒聽出來。就算是事後想起來,這話有問題,但也是事後的事,在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誰也沒有聽出來

長孫無忌怒道:“住口,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兒她怎麼沒有罪,她當然是有罪的”

他老謀深算,可他偏偏就比武媚娘差了那一丁點兒,而這一丁點兒,就足夠要人的命了。他說王皇後有罪,而對有罪的人,肯定是要先關押的,不可能讓有罪的人再滿世界亂跑吧?而對於皇后或是嬪妃來講,只要一關押,等著她們的就沒好結果,十個裡有八個是會被折磨死,而第九個不會被放出來,一直關到死,最後剩下的那個是例外

例外永遠都有,但必須得看,這個例外會不會是眼前的這個王皇後了

李治被武媚娘抓住,手裡的寶劍也就沒有刺下去。聽了長孫無忌的話,他喝道:“不錯,她是有罪的來人啊,把她押下去,直接送回長安,關到凝雪閣裡去,等候發落”

他直接就把王皇後打入冷宮了,這就等於是在審問之前,就定了王皇後的罪

帳外的禁軍聽到皇帝下令,立即擁進帳來,可卻沒敢動手,他們沒敢去拉扯王皇後,畢竟這個女人是皇后,她的身體只有皇帝才能碰的。萬一以後,王皇後成了那個例外,再被放出來,追查起今天的事。比如:那天是誰抓的我,把我胳臂都弄疼了?這誰受得了

長孫無忌揮手道:“叫宮中的執事來,叫史愛國來”

這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史愛國當然就在外面等著,他由李義府扶著,在關注著帳內事情的發展。李義府把剛才的事情,運作自己的“智慧”,編造出了一個“合理”說法,說整個事件統統都是王皇後不對,猶如他親眼所見似的

但史愛國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自從他知道自己失勢已成必然,自己再不可能在宮中任大總管時開始,他就再也不在乎宮裡發生什麼事了。現在看了王皇後和楊春花大打出手,他不但沒有想著進去“勸解”,幫忙出主意啥的,相反幸災樂禍,滿心巴望著能再死幾個,那樣才解他的心頭之恨呢

聽長孫無忌叫嚷,他立刻咳嗽一聲,大聲道:“皇上,老奴在……哎呀,這腰啊老奴來了”他被李義府扶著,裝出一副虛弱的樣子,進了帳中。

李治把寶劍往地上一扔,喝道:“把她拉出去,押回長安,關進冷宮”

史愛國啊了一聲,做出為難的表情,可表情是為難的,但嘴裡答應的卻是半點不含糊,他道:“是,老奴遵旨”

他低下頭,道:“皇后娘娘,您就隨老奴出去吧”伸手作勢去扶王皇後,可他心裡卻想:“你再反抗一下啊,只要再反抗一下,我就能對你下手了,你要是不反抗,我也不好意思收拾你啊”

王皇後還真沒辜負他的期望,她衝李治叫道:“皇上,臣妾無罪,為什麼要被關進冷宮”她一指外面,又道:“皇上,現在大臣和使者們都在,求您給臣妾留些體面”

她是真的急了,能不能把事情說清楚……現在看起來是說不清楚了,可要是把她直接打入冷宮,那地方進去是容易,出來可就難了。遠的不說,只說近的,那蕭淑妃剛進了凝雪閣才多久,直接就死在裡面了,連個辯解的時間都沒有。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李治喝道:“體面?你連我的兒子都害了,還要我給你體面?那你生的兒子呢,你要是有兒子,那我就給你留些體面”

王皇後無子,罪在七出之內,對於皇家來講,更是要命的事情。如果皇后有嫡子,那皇子之間的爭鬥就會少很多,就算有爭鬥也在可控制的程度之內,比如李治和李恪。

這可是王皇後的傷疤,她最怕聽的就是這個,可皇帝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當眾說了出來,她又在激動之時,再也忍耐不住。她叫道:“皇上都不來臣妾的宮中,就算臣妾想要為皇上生育子女,也不可得”

夫妻打架,有些話是萬萬不能讓外人聽見的。王皇後一喊這個,連長孫無忌差點都趴到地上,這種私房話,怎麼在這種場合喊出來了

李治差點被氣暈,又想拿寶劍去捅王皇後

史愛國心中大喜,可他臉上卻滿是惶恐,他叫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為了從皇帝的“劍下”救出皇后,他再顧不得什麼不好意思了,直接就扯起王皇後,硬是把她拖了出去

小太子李忠見狀,哇哇大哭起來,就要跟著王皇後出去。武媚娘道:“太子殿下,那,那他怎麼辦啊,皇后娘娘一走,他也就沒人照顧了,還是不要拉皇后娘娘走吧”

李治一想也對,他道:“那就由你來照顧太子吧”可這話一說完,又覺得有點不妥,武武媚娘剛剛“喪子”,再讓她照顧李忠,她傷心之下,可能沒有過多的精力,反而照顧不好李忠。

長孫無忌也想到了這點,心想:“已經死了一個皇子,可不要再死太子了,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他遲疑了一下,道:“皇上,就由老臣照顧太子吧”

李治啊了聲,道:“舅舅,你行嗎?啊,不不,朕是說,那會不會太勞煩你?”

長孫無忌嘿了聲,道:“勞煩不勞煩的,這個不必說,這是老臣應該做的,至於說到會不會照顧得好,也不必說了,至少老臣能保證太子一定不會出意外”

從地毯上站起來,長孫無忌拉過李忠,道:“忠兒,跟舅爺走,有舅爺在,誰也不能動你半根毫毛”

剛剛發落了王皇後,帳裡面倒是沒什麼,可關鍵是外面看熱鬧的人,把大唐皇帝的家務事都給看見了。長孫無忌有點著急,著急出去警告大臣和使者,不許他們亂說話,至少不能現在就開始議論。

太醫們低著頭,全都出去了,小宦官們則趕緊把帳簾修好,重新掛上,免得外面的人還能看到帳內。

李治頭疼得厲害,就象是三天三夜沒有睡覺一樣,有點隨時要暈倒的感覺。武媚娘則開始給李素節換衣服,還叫禁軍去準備棺槨,暫時存放李素節的屍體,並要送回長安去。

李治斜躺著,道:“媚娘,要不咱們還是回宮吧,這次狩獵,還未到地頭,就出了這麼大的事,我心裡難受得緊,感覺要生病了”

武媚娘忙道:“皇上,狩獵並非只是玩耍,也是在向天下昭示你的武功,如果匆匆而出,匆匆而回,此事必會被淪為笑柄的。”

在出安時,李治迫不及待地連夜出來,興頭十足,可剛剛出來,還沒等進行任何操演呢,皇幼子就死了,從而導致李治又立即回去,敗興而歸,出來得快,回去得也不慢。弄得好象是專門出來一趟,就是為了讓皇幼子出意外似的。民間還不知得怎麼傳這件事呢,而且還得傳到番邦外國去,面子未免丟得太遠了些

李治卻道:“可我真是沒心情在去潼關了,不如半道操演一下,咱們就回去吧”

武媚娘卻道:“不不,皇上萬萬不可。這次一定要到達潼關,而且還要出關,操演在關外進行,如此才能顯示出皇上的英武,不會因為兒女之事而傷心,讓所有的番邦都知道,不要對我大唐存有異心,因為大唐皇帝不管在受到什麼樣的打擊,或是傷心事時,都仍舊能帶兵出征,而且出征必勝”

李治哦了聲,嘆了口氣,把眼睛閉上了,他一時之間想不出別的辦法,便打算聽武媚娘的。他心想:“幸好有媚娘在,聽她的,應該沒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