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白鵝老店

見長孫無忌猶豫,不知該派誰去,褚遂良道:“無忌公,這件事情很是重大,而且現在天色已晚,城門已經關上了。(頂點小說手打小說)要依我看,不如咱們一起去吧,一來好叫開城門,二來由咱們親自指揮,可以事半功倍。”

說著話,褚遂良衝長孫無忌使了個眼色。雖然抓一個高句麗的大首領,是件挺大的事情,可是卻不可能勞動宰相親自出馬的,更何況是四個宰相一起出馬。但問題是他們要尋個機會,很“自然”地從王平安的嘴裡套話,立儲的事才是最關鍵的。

房玄齡也嗯了聲,道:“不錯,此事如此重大,確是該咱們這幫老骨頭出馬了。嗯,無病年輕力壯,正可彌補咱們骨頭太老的缺陷。”

長孫無忌輕輕點了點頭,也道:“事關重大,不得不咱們一起上陣了”

他們三個人,說得事情重要,都是另有所指,指的是立儲大事。可他們明白,王平安卻聽不明白啊

王平安道:“三位大人,不過是抓一個高句麗的奸細頭子罷了。那個所謂的大首領既然親自跑到長安來,估計是已然報了必死之心,要鬧出點兒事來。如果三位大人一起去了,安全方面可是堪憂啊,有可能本來那個大首領弄不出點兒事來的,你們一起,結果他反倒能弄出點兒事來了。不如,就由我去一趟吧,多帶兵將,不怕那些高句麗人起妖娥子”

長孫無忌三人一起搖頭,道:“事關重大,你一個人是辦不好的。”三個人一起站起身來,出了屏風,長孫無忌走向大案。

王平安只好跟著出去,心中納悶兒,這算個啥大事兒啊,大唐宰相親自出手去抓奸細頭子,還是個得了病的奸細頭子,似乎太過勤勞政事了吧,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的事必躬親?

長孫無忌一出來,大案後的主事立即站起,閃到一邊。長孫無忌坐到案後,提筆寫下了公文,交給主事,道:“你去調兩團府兵來,到門前集合,都要騎兵,老夫要帶他們出去辦事。”

主事吃了一驚,長孫無忌要出去辦什麼事,他當然清楚,這事還是他審出來的呢可是一次調集兩團的兵力,未免太多了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主事小聲提醒道:“長孫大人,兩團騎兵未免太多了吧,那可全是戰兵,足足六百人的”他的意思是,就算是剿匪,都不用出動這麼多的,何況只是抓百十來名高句麗的奸細,大誇張了

長孫無忌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麼,要合圍,自然要數倍於敵的兵將,你說這話,是在質疑老夫嗎?”

主事一哆嗦,連忙後退,道:“下官不敢,下官這就去調兵。”拿著公文趕緊跑了。

王平安看了眼長孫無忌,他也想表示一下質疑,可終是沒有說出口來,多帶就多帶兵唄,自己還能安全些。其實,他覺得這事派軍隊去,還不如招集差役去,或者帶著輔兵去也就夠了,召集戰頭部隊未免有些小題大作,萬一被誤會是想造反,那就好說不好聽了

長孫無忌衝差役們一擺手,道:“給他們拾掇拾掇,一會兒還要讓他們兩個領路呢”

差役們立即給兩個半死不活的高句麗奸細穿上了褲子。兩個高句麗奸細這時連動都動不了了,飽受摧殘。

過不多時,那個主事就回來了,長孫無忌親自發文書,當值的衛府大將軍當然巴結,馬上就從戍衛京城的府兵當中,調了兩團兵來,都是左武衛的騎兵,精銳中的精銳。

長孫無忌立即帶著王平安他們出了尚書省,就見門前的大街上早就等候了兩排騎兵,騎兵見長孫無忌出來,立即下馬行禮。

長孫無忌一揮手道:“不必多禮,這就走吧”他跨上一匹戰馬,當先便行,王平安等人也紛紛上馬,跟在後面。

那主事早就告訴衛府的兵將,是要去城外的白鵝老店。有兵將認得道路,奔在最前面帶路,直接往光化門奔去,大隊緊跟其後。

等到了光化門,領兵的校尉衝城門上呼喝,長孫無忌露了露臉,城上的守兵大吃一驚,在長安城裡,夜半調動軍隊,要麼有皇帝的旨意,要麼有宰相的手令,而宰相還不能是一位,必須是三省當中至少兩省的宰相同時出示手令,這樣才能開城門,這樣做是以防萬一,怕臣子造反。

長孫無忌雖然是當朝第一權臣,可按規矩還是不能開城門的,就算是加上褚遂良和房玄齡也是不行的,因為三個宰相都是尚書省的。

褚遂良衝王平安一招手,王平安只好從後面上來,衝著城門守兵揮了揮手。可光揮手還是不行,守兵們跑過來,拿著紙筆,讓長孫無忌和王平安各寫一道手令,留做備案,以後要查起來,守兵們也好有話說,免得砍頭砍到他們的腦袋上。

忙乎半天,城門才開,騎兵部隊出了光化門,直往西北方向行進。

走到半路,王平安就感覺不大對勁,這不是去感業寺的道麼,要是再往前奔一些,可就是感業寺了

然而,騎兵部隊並不是直奔感業寺的,而是走的另一條路,而且奔出好遠,從距離上來講,早就越過感業寺了,直奔出半個多時辰,這才來到一座大鎮之外。

王平安以前沒來過這裡,沒有見過這座大鎮,藉著月光看去,就見這大鎮,足足有上千戶人家,這也就是在京畿之地,人口稠密,如果是在外地州縣,這座大鎮的外面砌上城牆,就是一座縣城了。

離大鎮尚有一裡之遙,騎兵部隊就放慢了速度,由縱馬大奔,改成小跑,待到了大鎮之外,所有騎兵一律下馬,只留下數十人看管馬匹,保護四位宰相,大部隊則分散開來,從四周向大鎮裡摸了進去。

王平安先下了馬,又上前作勢扶長孫無忌下馬,匯同褚遂良和房玄齡他們,四人一起在大道的樹林邊上坐下。

王平安望著靜悄悄的大鎮,說道:“估計那兩個奸細被抓的事,已經被那個什麼大首領知道了,他們不可能還留在這裡吧?早就跑了”

長孫無忌道:“當然跑了,狡兔三窟,別說是奸細了,就算是普通的逃犯,見到同伴被抓,也要逃掉的,哪可能留在這裡等著咱們抓。”

王平安心想:“既然明知奸細都逃了,還跑到這裡來圍剿,豈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麼”

他肚中腹誹,可嘴上卻道:“嗯,舅父大人說得有理,不過我們還是應該來圍一圍的,只有這樣,才能震懾住其它番邦的奸細,讓他們知道,咱們大唐對於他們這種人,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還有得讓這個鎮上的百姓們知道,不能隨意收留來歷不明白番邦蠻夷,得給他們一點教訓。”

三個宰相一起嘿了聲,都沒有接他的話茬兒。可那個跟著來的主事,卻小聲道:“王相,呃……您這話說得太對了。不過呢,這個呢,哎呀,是另有原因的。下官辦事多年,一直是在辦抓奸細的案子,發現這些奸細有個共同的毛病,就是逃掉之後,總是想返回原地來看看,看看會不會有追兵到來,尤其是奸細頭子沒被抓之前,他們更容易犯這種錯誤。所以咱們這麼多人出來,不是抓那百十個奸細的,而是抓那個返回來觀望的奸細的。往往案子,就是從這個人身上,開啟缺口的”

王平安啊了聲,想起來了,以前在現代時,看過諸如此類的破案影視劇,那些犯罪分子確是大多數有這個毛病,總是回到案發現場去看看。不過當時看影視劇時,看的是熱鬧,有意思能看得下去就成,沒注意過這方面的事情。不成想,今晚在長安城外,一千多年前,竟被一個兵部職方司的主事,給上了一堂破案方法普及課。

王平安笑道:“要讓我看病,我倒是有點本事,可要說抓奸細,我就不成了。這位大人,你辦事有條有理,前途無量啊”

主事大喜,偷偷看了眼長孫無忌他們,當著三個大上司的面,被另一個大上司誇獎,是不是預示著自己要升官啊

過不多時,大鎮子先是傳來狗叫,又傳出人聲,幾聲大喊之後,又恢復了平靜,緊接著腳步聲傳來,一小隊士兵,押著兩個看樣子很普通的百姓,往這邊奔來。

到了近前,領兵的校尉道:“四位相爺,抓住了,這兩個人就是高句麗的奸細。”

兵將把兩人往地上一扔,這兩個人連動都不動一下,全身巨顫,可卻發不出聲音來,身上全是血跡,似乎都受了重傷,比先前抓住的那兩個漢子傷勢還要嚴重。

長孫無忌擺手道:“問他們的大首領躲在哪裡。”

校尉往西南方向一指,道:“剛才在裡面就已經問出來了,說是往西南七八裡地,有一座荒廢的養馬莊,地方很大,而且周圍沒人,只有一座尼姑廟,很僻靜安全,那些奸細來不及轉移到別的地方,所以都躲到那裡去了。”

王平安一愣,道:“養馬莊,尼姑廟?不會是感業寺旁邊的那個養馬莊吧,這個地方我知道啊,以前去過的”

長孫無忌轉過頭,道:“你知道?那你帶路吧,咱們現在就去”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