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話,他身後侍立著的史忠臣立即答應一聲,叫人拿紙筆,他親自寫聖旨。史忠臣文采不咋地,可這種大事,他不可能讓別的小宦官寫的,就算字寫的比他漂亮一百倍也不成。

可史忠臣一親自動筆,寫聖旨的度就慢了下來,又要想詞兒,又怕寫出錯別字來,聖旨上要是出現錯別字,那可太難看了。

趁著這一小會兒的功夫,長孫無忌緊著衝李治使眼色,他自己是不好再說什麼的,馬周是宰相,他也是宰相,宰相對宰相,有些話很難說得出口,馬周心思縝密,也沒有留下破綻,他沒法去反駁。

可李治就不同了,只要他這時候說話,說他多麼多麼的支援這件事,所以想親自挑選去慶州的官員,那不就得了。派出聽他話的官員去慶州,就算是水車普及得再好,李恪也休想能回到長安來,只要官員們不停地說,現在還離不開李恪,還得讓他指導,自己沒學明白啥的,拖也拖死了李恪。

李恪還想在一兩年之內回長安來?做他的白日夢去吧!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個時候要是再不使手段,過了這村可沒這店了,打狼不死,必有後患!

長孫無忌的眼色,是眼睛向皇帝那裡瞥,瞥了幾下,又向李恪瞥。那意思是,和皇上說話呀,別愣著了,趕緊把李恪整死算了,這次的陷阱都挖得這麼深了,你要是再不利用好,可沒下次了,你當李恪以後還能再上當嗎?

可眼色這玩意,玩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要是靈犀不夠,那這一點就不通了!李治看到長孫無忌的眼色了,卻理解錯了!又指父皇,又指李恪的,是不是要和我李恪一起去啊,去監督他?

看舅舅的表情如此的焦急,李治慌了神兒,他聽長孫無忌的話都習慣了,舅舅讓他幹嘛他就幹嘛。趕緊上前一步,李治大聲道:“父皇,兒臣想,普及水車的事,事關重大,關係到我大唐億萬子民的生活……”

長孫無忌微微點了點頭,稍稍松了口氣,治兒這孩子不錯,他明白我的意思了。對,就應該這樣,把挑選官員的權力抓到手裡,不能放權給李恪,你舅舅我就管著吏部呢,只要你把權力搶過來,我替你挑官員,保準整死李恪這個小兔崽子……

誰知,李治下一句不是要權力,而是出義務,他道:“所以兒臣想,不如兒臣和三哥一起慶州吧,把這件事辦好!”

大臣們一聽,下巴差點集體掉下來!太子殿下,你還真顧兄弟之情啊,這種倒黴事兒都要陪著他去,你不怕惹麻煩上身麼?你要是跟著李恪去了,他辦不好事情,可全會往你頭上推的……放心好了,他一定會推的,你躲都躲不掉,反正他都是破罐子了,他不怕摔,可你怕呀!李恪會竭盡全力地向慶州百姓證明,你是個多沒用的太子,而慶州百姓知道了這點……你怕天下的百姓不會知道麼,你能瞞得住麼你?

長孫無忌眼睛是橫著長的,可聽了李治的話,兩隻眼睛差點兒就豎起來,我說大外甥,你是想整李恪,還是想讓他整你啊!

李恪則心想:“還有這好事兒呢,這……這裡面不會又有陰謀吧?”

在別人眼裡,李治說的話,簡直是愚蠢之極,完全是不經大腦說出來的,要有多二,就有多二!

可聽在李世民的耳中,卻是老懷大慰,治兒這孩子還是很仁善的,就算是在打擊對手的時候,也終是記起了這個對手,是他的親兄弟啊,他到底還是念及到了兄弟之情!

李治的話音剛落,長孫無忌就跳了出來,大聲道:“不妥,太子所言差矣。皇上,太子乃是國之儲君,不可輕易離京,且不說京中如果了出現什麼變故……”

這話可不能亂說,京中有什麼變故,在咒皇帝死嗎?

他趕緊又道:“如果太子在外面遭遇不測,豈不是動搖了國家的根本,我大唐已然沒了一位太子,可不能再沒第二個啦!皇上,國家禁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長孫無忌都快老淚縱橫了,可千萬不能讓太子離京啊,鞭長莫及,不好控制啦!

李治傻了,剛才那個眼色……不是讓我也一起去啊?那幹嘛瞥來瞥去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擺了擺手,道:“治兒久居長安,沒有四處走走,不知我大唐天下到底如何。窩在宮裡,讀書再多,也不及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有些事情,書本上可是學不到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經歷,而這種經歷會直接影響他對世事的看法。李世民當太子的時候,便是縱橫天下,行軍打仗,巡視中原,他都做過,所以他並不把太子離京當成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相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想讓大唐這條船長久地行駛下去,總得瞭解一下水的特點吧,要不然如何掌舵?

李世民不理會長孫無忌的“忠心勸阻”,很高興地對李治道:“治兒,你是個好太子,比你的大哥強啊!你願意去瞭解民間疾苦,看看百姓們的生活,父皇真是為你高興,走萬里路,聽萬家言,這才是為政者應該做的!”

李治這回是騎虎難下,糟糕,難不成真的要去慶州?聽王平安說,那裡窮得直掉渣兒!可父皇聽自己要去民間,竟是這麼個高興法兒,要是他這時說不去,那豈不是找不痛快!

李治趕緊裝出一副很願意去的樣子,道:“多謝父皇應允,兒臣早就想去民間走走了,這回陪著三哥一起去慶州,正好瞭解一下百姓們的生活,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

事情已然無法挽回,長孫無忌不再做無謂的掙扎,他又道:“太子離京,如果時間太長不好,以老臣的意思,不如等他去慶州看了那裡正在修的水渠後,再帶回一架實物水車,也就可以了。如果想瞭解民情,在回來的路上可以多走幾個州,這樣更為妥當。”

太子離京,終究不是小事,大臣們不能再沉默下去,一起都道:“無忌公所言極是,太子遊歷天下,不宜過久,如果以後有需要,再出京便是,這次是頭一回,去回更為妥當!”

李世民想了想,也對,總不能讓治兒離開自己太久,遊歷天下是好事,但遊的時間太久,容易淹著,嗆著水就不好了!他點頭道:“就依諸位愛卿所言。無忌,你給安排一下路線,儘量讓治兒多走幾個州,為了不耽誤時間,誤了恪兒的差事,遊歷的州郡,儘量安排在回程的路上。”

長孫無忌這才算是松了口氣,只要李治不在慶州待得時間太久,李恪就沒機會整他,至於路程,自己完全可以安排得好,就當野遊吧,讓李治出去透透氣,散散心!

決定好了這件事,李世民擺手讓大臣們退下,他留下了兩個兒子,讓兒子們陪他用膳,馬上就要走了,說實話他這個當父親的還真有點捨不得。

用膳之後,李恪出宮回王府,而李治則回了東宮。

李恪倒是沒啥,雖然自己倒黴上當,被派去慶州受苦,可偏偏李治抽瘋,竟想陪著自己一起去,這回好了,一旦離京,自己就想辦法整治他,還有等到了慶州,再好好整治一下王平安。王平安這個混蛋,缺德帶冒煙兒,竟然想出這麼個損招來,不好好收拾他一頓,上對不起天,下對不起地,中間對不起自己!

可李治就難過了,他一回到東宮,見長孫無忌竟然等在這裡,而毫不意外地,舅舅大人對著他劈頭蓋臉地就是一通臭訓,怪他多事,吃飽了撐的,和李恪一同去慶州幹嘛,不給李恪機會,難不成他憋得慌嗎?

李治很委屈地道:“要說這事,還得怪舅舅不好,要不是你使眼色,外甥也不能出去說話啊,結果還說錯了!”

長孫無忌坐在椅子上,氣得直哼哼,道:“事已至此,多說無宜。我要你牢記一點,離京之後,能不見李恪就不要見他,你兩人分開趕路,只要你不召見他,他是不能見到你的。”

李治道:“這個外甥是知道的,外甥並不怎麼喜歡看到他。”

“可一路上,他卻會很喜歡見到你,能不見他,就儘量不見。”長孫無忌又道:“還有,飲食方面要多加小心,只要是入口的東西,都要先讓侍從們去嚐嚐,你不要直接就食用,不管李恪給你吃什麼,用什麼,統統不要,就算推不掉,也都封存起來,不能使用,明白吧?”

李治臉色難看,道:“吳王終是我的兄長,他還不至於吧?”

“不至於,你說不至於?”長孫無忌幾乎是怒吼了,他叫道:“你怎麼能認為他不至於?”

李治忙道:“至於,至於,舅舅說至於,那就是至於!”他平常就怕長孫無忌,現在見舅舅怒火萬丈,更加害怕。

長孫無忌道:“為了皇權帝位,父兄可弒,妻兒可殺,莫說別的朝代,就算是咱們大唐,你又不是沒見識過,還有前朝,不也一樣麼。所以,在去慶州的路上,你一定要小心。等到了慶州就好了,王平安會為你安排好一切的。”

李治道:“有無病在,舅舅盡可放心,什麼事情他都會為我辦好的,不會有什麼意外。”

長孫無忌忽地皺起眉頭,道:“今天甘露殿那個計謀,可是王平安給你出的?他可不象是會用這種手段的人啊,他性格溫和,而今天那個計謀狠辣至極,與他的性格可是大大不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心裡納悶兒,王平安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狠了,難道說去了慶州之後,性格大變?窮山惡水出刁民,慶州那裡窮得掉渣兒,想必刁民遍地,王平安見多了刁民,所以也變得狠辣起來?這種可能性卻是不大,再刁的刁民也使不出這種手段吧!

李治卻道:“是啊,是王平安給我出的主意,他的信還在這裡呢!”說著,他找出了王平安的信件,交給長孫無忌觀看。

長孫無忌看罷,眨了眨眼睛,道:“竟然真的是他出的主意,當真出人意料。要不是我瞭解你宮裡的人,知道史愛國是個廢物,我都得以為這主意是他出的,這般陰狠,就算是我……怕也不見得能使得出這麼狠的,全不留情面啊!”

李治想了想,道:“那,是好還是壞呢?”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道:“當然是不好了,這種手段要是你想出來的,那沒關係,你以後是要繼承大統的,臣子們的齷齪狠毒,你知道的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這樣才能把臣子們牢牢地掌握住。可要是一個臣子有如此的心思,那對你這個當君主的,就大大的不利了。”

李治有些不明白,道:“這個計謀很厲害嗎?我看也就一般,也沒把吳王怎麼著啊!”

“還沒怎麼著?你還想把他怎麼著?”長孫無忌樂了,他道:“你差點就把李恪給整死啊,把他這輩子都給廢了!你不想想,他一旦離了長安……你就想吧,一棵樹不管再怎麼粗壯,要是被人連根拔起,會怎麼樣?”

李治道:“那樹就得枯死啊!哦,外甥明白了,這條計策果然毒辣。奇怪,無病不是這種人啊!”

“也有可能是他的手下幕僚給出的主意。你這次去他那裡看看,他可是有了新的幕僚,如果有的話,把他當做釘子,釘到李恪那裡,這種人治國不見得有什麼本事,可整人卻是很有天份的,有這種人在,李恪別想有好果子吃。”長孫無忌道。

李治嗯了聲,道:“我要不要去找小妹,看看她有沒有書信帶給無病?”

長孫無忌道:“應該如此,這也是你關心臣子的一種方示,又不花費什麼,卻可讓臣子感動,對你死心塌地地效忠。”長孫無忌又囑咐了幾句,這才離去。

李治不高興得快,高興得更快,反正朝中有舅舅,慶州有無病,啥事也不用他操心。他這次去了慶州,就可以看到武媚娘了。武媚娘這小女子,實在讓人牽腸掛肚,上次她來信說過得不好,不知現在怎麼樣了?

李治嘆了口氣,東宮裡那麼多的女子,自己為啥就偏偏喜歡武媚娘呢?難不成真如民間百姓說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v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