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7月6日,內江,西南科學院一院。

在建立政權之後,文德嗣就把原來屬於星科集團一部分公益類服務類等社會性機構剝離了出去,諸如學校醫院等,都被冠以西南或四川等地域性頭銜,等以後統一中國後,有些機構的頭銜還得換成中國。剝離出來的都是工業園區外的學校醫院,以便為社會大眾服務,而工業園區內的還是繼續留在星科編制,主要為工業區服務,當然也可以對外開放服務。

而實驗室和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則是多掛一塊牌子,這種機構企業也非常需要,所以不能完全剝離。而且現在的中國,除了星科之外的科研力量都薄弱到不行,剝離出去根本玩不動。文德嗣打算先搞兩塊牌子一個機構,等發展壯大了再分家,政府和企業各拿一半,或者繼續和在一起搞產研合作。

原星科集團的生物研究所,現在就換了牌子,改名叫做西南科學院一院。此外還有科學二院化學科學三院應用物理科學四院大氣氣象海洋和水文五院自然地理地質測繪和環境六院天文七院數學。還有一個負責核物理和量子力學的八院。西南科學院一共設立了八個分院,120個研究所。

應用科學方面,則是設立了西南工程院。原星科集團冶金和金屬材料研究所也加了個西南工程院一院的牌子,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成了工程二院,能源研究所成了工程三院,以及工程四院電子電器工程五院機床。以及六院醫學和藥物學七院農學八院無機化工九院有機化工十院公路交通和車輛十一院飛行器航空十二院鐵路機車列車等等一共三十六個分院,666個研究所。它是規模是最大的研究機構。

另外,還新成立了西南社會科學院,目前有十一個分院,分別是:負責經濟學金融學和貿易學研究的社科一院;負責人類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行為學研究的社科二院;負責法學犯罪學和各國法律條文研究的社科三院;負責意識形態倫理道德輿論導向以及傳播學研究的社科四院;負責政治學行政學和管理學研究的社科五院;研究國際關係和外國政治的六院;負責語言學和文字學研究的七院;負責考古的八院;負責宗教學研究的九院;負責研究社會學人文地理風俗習慣研究的十院;負責教育和體育,中外武術和保健等相關研究的十一院。這十一個分院下轄研究所有108個。

當然現在研究人員還比較少,除了目前最重要的,這幾百個研究所不可能個個滿員,有些比較次要的也就只是塊牌子,掛靠到相近的專業研究所。而且現在的研究人員大多數都是生化人,本時空土著的數量不到十分之一,畢竟現在的中國實在太缺這些研究人員了。

除了以上三個科研單位,還有一個西南文史藝術研究院,主要負責是文學歷史藝術類等人文藝術方面的研究,因為這方面在文德嗣心裡的優先度比較低,所以就沒有設分院,只給了十一個研究所的編制,分別負責:外國文學中國文學外國史中國史文物與藝術品含金石篆刻音樂舞蹈美術含繪畫雕刻戲劇曲藝民間藝術包含魔術雜技電影等十一個大類。

在文總向社會公開招攬研究人員時,前三個研究院都很順利,但是在文史藝術研究院的招攬中卻碰了一鼻子灰。這個單位遭到了幾乎所有大師的抵制,這倒不是他們認為這個單位不受重視,資源少,這些情況都是只有加入了才會知道。

他們抵制文史藝術研究院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個編制極其不合理。居然把一群戲子歌妓跑江湖賣藝等等下等人幹的事情,和他們這些高大上的文史大師們的研究相提並論,簡直是有辱斯文到了極點啊啊啊啊

不但社會上的文史大師們對此異常憤慨,口誅筆伐,就連科社黨的一些土著黨員對此也頗有微詞,當然他們不敢說那些職業下賤,這是違反組織紀律,政治不正確的言論。但是他們就從社會分工來說,強調文史類和藝術類的嚴重不一致。甚至就連那些人民藝術家也很自卑,根本不敢和那些大師們並列。

這次文史藝術院事件造成的反響非常強烈,甚至就連強制土改和大公審引起的反對都遠遠沒有這麼強烈。

這局面讓文德嗣等人都傻了眼,他們私下商量之後,才發現是自己太想當然了。冒然把後世的情況照搬到了現在,就成了這種尷尬的局面。文總所在的時代,搞藝術的明星大腕們才是高大上的職業,比那些文人專家風光多了,面子裡子都是文化人們不能比的。但清末這會兒可不是這樣,這些藝術工作者基本上都是下九流。

但是這種事情也不好強制執行,文總只好對現實讓步,按照當下的主流觀念,把西南文史藝術研究院分拆成兩個。一個是西南文化研究院,設定了:外國文學中國文學外國史中國史文物與藝術品音樂美術含書法繪畫金石篆刻和雕刻等7個研究所,專門給那些自認為高大上的大師們玩。前面四項是他們的本行,就不說了。而後面的三項也算是自古以來的君子技藝,玩賞古董琴棋書畫都是風雅之事,他們自然能夠接受。

另外又設定了一個西南藝術研究院,設定了:歌藝舞蹈戲劇曲藝民間藝術包含魔術雜技電影等五個研究所,用來安置被主流視為下九流的人民藝術家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文德嗣看來,對於目前的中國,這些人文藝術方面的東西不能沒有,但絕對談不上太重要,搞這方面的大師更是到處都是,隨便找幾個大師過來搞搞,撐撐門面就行了。所以,雖然同為五大研究院,但比起前三個,文化院和藝術院就顯得苦逼無比,它們兩個一年的經費加起來,甚至還不如工程院一個研究所一個月用的多。

因此學術界的人有種開玩笑的說法:科學院是文總的長子最受重視,工程院是文總的么兒分配的資源最多,社科院是文總的親閨女最貼心的助手和智囊,文史化院和藝術院則是童養媳和丫頭。

此刻,文總就在被稱為親兒子中的嫡長子的生物研究院。

事實上,這些科研院所的排序只是按照建立時間的早晚編排,以後肯定還會進行調整和增減,並沒有別的含義。但那些不瞭解情況的人卻並不這麼想,因為生物研究院是一院,所以被外界視為文總最看重的部門,因此在學術界得了一個親兒子中的嫡長子的外號。

好吧,那些取外號的人其實也在無意中說對了某個事實,生物研究院確實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因為所有的生化人都是生物研究院這裡培養的,而且生物上的黑科技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實現的黑科技,這裡當然就是最重要的地方了。而且文德嗣也確實是這裡的常客,基本上每週都要來幾次,有時甚至一呆就是大半天。

生物研究院的下面有十幾個研究所,分別負責:人類和人體工程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微生物和細胞海洋生物古生物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工程學和仿生學,以及特殊生物等各項領域的研究。

文總現在的單位是十二所,這個研究所主要從事生物工程學和仿生學方面的研究。

月所長,這個東西能用嗎文德嗣指著面前的玻璃培養槽問道。

這個玻璃培養槽很小,只有一個熱水瓶那麼大,裡面飄著一些菱形的薄片,這些薄片是肉色半透明,只有一個嬰兒的指甲蓋大小。薄片是在培養液裡緩緩蠕動,顯然是種有生命的東西。

十二所的所長叫月幽沐,是個知性御姐風的美女生化人就沒有醜女,至少都是80分以上。她是一個生物學家模板的高階生化人,也是院長姬輝夜的得力助手。她有個很少見的姓氏月,這是根據她的父系基因來源,不是隨便定的。

聽到文德嗣問話,月幽沐說道:文總,模擬實驗和理論上都已經沒有問題,正在進行人體實驗。

月幽沐指了指旁邊的手術室,同時開啟了一個顯示屏。

文總走過去,從顯示屏上,看到一個雙目緊閉的年輕男人正躺在手術臺上,四肢都被固定著。旁邊一群白大褂正圍著他忙碌著。

嗯,志願者夠嗎文總淡淡的問道。

呵呵,現在倒是夠用。不過我們這裡是多多益善不過,最近送來的日本人比較多,白種人比較少月幽沐笑道。

嗯,我知道了。歐美的間諜少,我也沒法子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