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事,現在5000字補上

各機注意,德國佬的援軍來了。一點鐘方向,300公里之外,6500米高度。好傢伙,68架,全是噴氣機黃家偉高興的叫起來

戰鷹座艙中央的飛火控綜合計算機顯示屏上的雷達影象,顯示出有一群飛機正在從南方急速趕來。在這些代表敵機的藍色游標周圍,彈出一個對話方塊,有高度速度方位角度機型大小種類可能型號相遇時間等等各種資料和文字在裡面滾動著。

殲12戰鷹的機載雷達是目前中國的最新型號的鷹眼5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具有2000個發射接收單元。採用了疊層半導體強制冷系統等各種先進技術,效能極高,最大探測距離達到400公里大型飛機,並具有同時追蹤20個空中目標,12個地面目標的能力,遠遠超過了作為原型的蘇35。.

如果是現在這個300公里距離,對於戰鬥機這種大小的目標,鷹眼5型也只能偵測出個大概,根本不可能發現對方是什麼東西。但是戰鷹並不是獨自在戰鬥,它還有完善的戰場數據鏈。

此時,任何一個時刻,在太空中都至少有七顆以上的偵查衛星在不同軌道監視著這片地區。其中最大的一顆是千里眼3號巨型同步監測衛星,這顆重達3000多噸的巨型衛星在變軌之後,就一直對準了這片地區。因為中國的衛星基本上不用考慮重量和體積問題,這樣就能加上很多裝置,功能十分強大。又有通天橋和天宮一號空間站提供支援,衛星加註燃料也十分方便,用不著斤斤計較的扣著用,想怎麼變軌就怎麼變軌。

比如像千里眼3號這種與其說是衛星,還不如說是小型太空站的大家夥,效能就十分的逆天了。它平時在三萬公裡高的同步軌道繞行,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趕到重點地區上空,與其他的衛星組成衛星偵查網,並作為情報處理和指揮中心。現在千里眼系列巨型衛星一共組裝了八顆,1號和2號負責亞歐大陸,3號負責非洲,4號負責美洲,5號負責太平洋地區,6號負責印度洋地區,7號負責大西洋地區,8號作為機動力量。

千里眼衛星是載人衛星,裡面不但裝有大型偵查裝置,還有一臺用於情報彙總和分析的大型電腦,以及大型通訊設備,基本上就是按照一個指揮部來設定的。雖然自動化程度很高,但裡面是有人執勤的。平時裡面駐有九名工作人員,分三班輪值,每七天就透過通勤飛船與天宮一號基地的待機人員換班。在現在這個時候需要它擔任指揮中心,裡面的工作人員就翻了兩倍,增加到了30人。而按照設計,它四周都留有介面,還可以和其他功能艙段繼續組合擴大,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太空指揮部。

當然,現在還用不著,畢竟只是一場局部戰爭,30個人組成的情報分析和指揮小組就已經足夠應付了。

除了這些衛星之外,在三萬米的平流層高度,還有兩艘天眼1型高空預警飛艇在監視著東非軍隊的一舉一動。這些飛艇是最新型號的太陽能遙控飛艇,可以在平流層高度工作一個月以上,期間不用著陸。在它稍微下面的空域,還有二萬米高度的兩架高空偵察機。更加不用說,在中國機群的百多公裡後的一萬二千米空域,還有一架空警2望樓預警機在盤旋,這是一種效能和原時空e3差不多的東西。

在這樣的多層次監控網路之下,東非軍隊的一舉一動都在中華軍隊的監視之下。不要說來了這麼多飛機,哪怕就是來了一個班的步兵,也會被這些無孔不入明察秋毫的監視網路發現。這些來自各個偵查單位的資訊,不斷的透過數據鏈彙總到千里眼3號,再由上面的工作人員藉助中央計算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處理,然後再把處理好的情報發送到各個作戰單位的資訊裝置終端上。

此時,中國空軍戰機的終端就是透過數據鏈和千里眼3號情報中心連接起來了,黃家偉在顯示屏上看到的內容,可不僅僅是本機雷達的探測結果,更多的是來自情報中心的分析結果,以及其他偵查單位的資訊。

機載雷達和偵查裝置功能有限,在300公里距離上根本不可能分辨出來的是些什麼玩意兒,但是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卻可以,預警飛艇空警2望樓預警機和大眼金雕上的專業偵查裝置也可以。它們取得的資訊在經過中央計算機的整合和分析後,那麼就更清楚更詳細了。

更不用說,這些外銷機型都有留下的後門,當然這些外銷型的一代機不可能有原時空後世那種全電子化的飛控火控系統,這樣子的後門是無法做到諸如讓發動機停車,雷達鎖定失效之類的功能。這個後門是幾個隱藏在發動機儀表機身等位置的微型訊號發射裝置,它在接受到外界的特定訊號後,就會傳送出一組加密資訊,僅僅能提供機型和國籍等資料,這組資訊簡短而且經過了壓縮,極為短促,以目前各國的技術根本無法分辨,只會把它當成雜波。

現在這批東非空軍的飛機才剛剛起飛,就已經把底褲都露出來了。

高志航看著螢幕上顯示的對方機型資訊,不由有些無語:68架來支援的是一個大隊,但是食猴鷹山鷹飛熊鶻鷹各一個中隊是怎麼回事還有四架獵鷹,真是奇怪的配置

現在各國航空兵編制大小差別很大,比如戰鬥機中隊這一級,最少的是蘇聯中隊,只有四架;最多的是美國中隊,有24架。中國模式的中隊是18架,德國版本的中隊是16架,兩者相差不多,都是下轄四個四架編制的小隊,不過中國多了一個兩架編制的中隊長指揮組。而上一級的大隊,差別就比較大了,中國一個大隊下轄兩個中隊,加上大隊長直屬小隊,一共是40架。而德國是下轄四個中隊,加上大隊長直屬小隊,一共是68架,比中國的多了一半還多。東非這邊的部隊編制也是照搬的德國版本。

一般來說,一個大隊都只有一種到兩種飛機,因為多了就不好指揮,而且從後勤上考慮,一支部隊也不可能裝備太多機型。而現在來的這個東非大隊,卻有五種機型,而且還全是中國的外銷型號。真是讓人十分無語。

其實這並不是德國人真的不懂這種事情,只是因為他們是想透過這場作戰,來驗證幾種機型的實戰效能。德國人現在從中國買到了全部的六種外銷型噴氣式戰鬥機,除了協約國已經大量購買的fc9獵隼,出於為了便於分辨被首先放棄之外。另外五種看起來都不錯啊,挑花了眼的德國人也不知道哪種更好了,那麼就在實戰中檢測吧。

是的,現在中國的噴氣機外銷型號多達八種,fc14幻影鷹和fc15鬼梟這兩種二代機是專供人革聯盟國的機型,其他國家有錢也沒地方買。而另外六種一代機就是敞開了買,誰買都可以,最多就像後世購車一樣,根據各國的腰包豐滿程度選擇不同配置而已。除了成飛鄂飛和廣飛三家老牌戰鬥機生產商推出了各自的機型,其他幾家飛機公司看著眼熱,也想辦法擠了進來。

二戰本來就是一場難得軍工盛宴,又趕上了噴氣機的風潮,這市場就越發的火熱了。看到三家戰鬥機專業戶參與之後賺得不要不要的,別的飛機廠眼珠子都紅了,其中北航北京航空裝置公司南航南昌航空裝置公司沈飛這三家以輕型飛機教練機為主的廠家也想辦法加入了這場盛宴。按照沈飛老總在某次航空行業例會上的話就是:現在這麼多肥肉,你們三家也吃不完啊,總得給我們留點兒湯水吧

在一切向錢看的指導精神下,他們也很快推出了自己的東西。他們雖說是從來沒有生產過正牌戰鬥機,但是各種輕型運輸機聯絡機教練機可是搞了不少。再怎麼說也是正牌的航空企業,他們設計戰鬥機也不算什麼。要知道,在原時空大圖朝的某個時期,連燈泡廠都跑去設計直升機,比起這個總是靠譜多了。反正對於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事態,文德嗣一向是持鼓勵的態度,反正基地內的那些各種相關的飛機設計資料,這些國有廠家都是共享的,戰鬥機的資料他們也同樣有。

就算重新設計有困難,照著抄總是會的。當然,這幾家設計師的節操還沒掉光,同時他們也對自己的專業技能很有信心,並沒有完全照抄那些資料。

一向中規中矩的南航最先推出的fc13山鷹,差不多是後掠翼版的f80。

有萌機專業戶外號的北航,也不負眾望,繼續發揚他們專搞萌機的傳統,搞了一款以薩伯29為藍本的fc12飛熊。但是北航還嫌不夠,又把它魔改了一下,把進氣道的形狀和位置調整了,正面看起來就是一款笑口常開的飛機。圓滾滾的機身加上一張笑臉,樣子就更萌了,因此被取了個飛行彌勒的外號。

而對此最為熱心的沈飛則搞了一款外形高大上的fc17鶻鷹,嗯,其原型就是原時空英國佬在五十年代搞的蚊蚋,但沈飛還嫌不夠帥,又把它的外形美化了一番。嗯,順便說一句,沈飛現在的老總狄娜就是空軍副司令林深河大將的老婆迪亞娜德爾皮耶羅,也就是被他從義大利拐來的那位黑手黨教父的千金。當然她早就入了中國籍,取了個中國名字狄娜。

鶻鷹的效能暫且不論,僅以顏值而言,確實是這批外銷戰機中最高的。但因為定型比鬼梟還晚,所以序號還排在好幾種二代外銷機型的後面。

對於這種情況,高志航也只是囧了一下,就立即下令:伯爵,你們170中隊先把這七架食猴鷹幹掉,用格鬥導彈。173中隊177中隊準備,待對方援軍進入120公里後,發射中程導彈。再把對方機群消減到10架以下後,就用機炮解決吧

這次作戰對於中國空軍來說,也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無論殲11夜鷹還是殲12戰鷹,那都是好飛機,但也是只是計算機模擬和演習中得出的,實戰能力究竟如何,還是個未知數。任何一種武器都需要實戰來檢測,還有就是在實戰總結那些地方可以改進。所以最好是各種武器都試一下,看看有什麼不足之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團長眾人答應了一聲,就各自準備起來。

哼,都注意了,丟掉副油箱,靠近用格鬥導彈黃家偉怏怏然的挪開快要接觸到按鈕的大拇指,要不是高志航的命令下得快,他已經準備發射霹靂4型中程導彈了。

18架殲12戰鷹幾乎同時丟下了兩個副油箱,加快速度向敵機衝去。

東非軍的七架食猴鷹也迎了上了,很顯然他們是知道了己方援軍馬上就到,同時自認技術高超,可以一戰,自然就沒必要跑了。

我們這裡的都是最近的王牌,中國人已經很多年沒打仗了,沒必要害怕。雖然他們數量更多,但是我們的援軍也馬上就會趕到,在此之前先纏住他們帶隊的長機飛行員阿爾弗雷德馮維特爾斯巴赫上尉在頻道裡說道。

中國空軍這回只來了三個中隊,加上團長直屬小隊,一共58架,而德國那邊的援軍有68架,數量上佔了優勢,何況實在不行還能往地面躲避,那裡數量眾多的防空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所以維特爾斯巴赫上尉一點兒都不擔心。

嗯,黃家偉的這位對手,正好也是有著伯爵頭銜,德國的寧芬堡伯爵。維特爾斯巴赫這個姓氏在整個歐洲都算是顯赫的。自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其強勁對手獅子亨利統治的巴伐利亞改封與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奧託一世後,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便開始了其在巴伐利亞的長達800年的漫長統治。比起黃家偉這種新貴,人家的含金量可高多了。

不過現在是打仗,不是貴族舞會,再高貴的家世也沒有卵用。

當雙方接近到10公里後,德國人就看到對面的中國戰鬥機的機翼下突然冒出一團火光,然後一道火龍就衝了出來。

火箭維特爾斯巴赫不禁一愣,對於航空火箭彈他並不陌生,剛剛才玩過呢。以伯爵閣下的經驗,火箭彈這種東西必須在很近的距離才能起作用,而且還要一次發射多枚,如果用來擊中超過一公里的目標,就基本上只能靠信仰了。

現在中國戰鬥機這麼遠的距離就發射,而且還只是七架飛機各自發射了一枚,就未免太兒戲了。

難道中國人的火箭能打這麼遠維特爾斯巴赫雖然覺得很荒謬,但也沒敢大意。這也是對世界頭號空軍強國的起碼重視,維特爾斯巴赫突然注意到,中國的火箭似乎更大一圈。他覺得自己找到原因了,這大概是中國人想在進入格鬥前打亂己方的陣型,這當然也是一種戰術。

他馬上向部下們下令:注意,對方可能想用火箭打亂我們的陣型,不要上當

這批穿著東非軍服的德國飛行員都是精英,真的全都是王牌。他們這次到這裡,就是來檢測這些戰機效能的,選定之後就可以大量購買,或者大量山寨了。噴氣機這東西可不便宜的,要是選型錯誤,可就坑爹了。

這些老鳥自然不會為這點兒小事就驚慌失措,他們很淡定的繼續迎頭飛去,有幾個還在點評這種戰術好不好用。

雙方都是迎頭飛行,火箭的速度更快,沒多久就接近了。

中國人的火箭飛行好平穩,起碼五公里居然沒有怎麼偏航,怪不得是他們發明了火箭維特爾斯巴赫還有閒情點評幾句,他很熟練的一拉桿,操縱食猴鷹做了個滾轉,準備避開迎頭飛來的火箭。其他東非飛機也以各種姿勢進行迴避。

呵呵,這不就伯爵大人得意笑了笑,但他話還沒說完就馬上傻眼了,因為他看到那枚火箭也跟著他拐彎了,同時加快速度衝了過來。

伯爵大人畢竟是老鳥,他馬上又做了一個向上的機動,隨後他又驚恐在後視鏡裡發現,那枚火箭又跟著他轉彎了,直直朝著他的菊花衝來。

在他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時候,火箭爆炸了,伯爵大人只覺得座機一陣劇震,發動機就罷工了。咳咳咳座艙裡煙霧瀰漫,維特爾斯巴赫多次試圖恢復操縱未果,最後只得拉動座位下的彈射拉桿

當維特爾斯巴赫掛在降落傘下的時候,他才有空注意四周,他發現附近空中多了六朵潔白的傘花。最後一架食猴鷹正拖著黑煙栽下去。

那是什麼他突然發現,剛才沒參戰的十幾架中國飛機,從機翼下方投下了兩個長條形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尾部爆出一團火焰,就向南方飛去,那方向正是他們援軍趕來的方向。這是什麼火箭東西可不便宜的,要是選型錯誤,可就坑爹了。

這些老鳥自然不會為這點兒小事就驚慌失措,他們很淡定的繼續迎頭飛去,有幾個還在點評這種戰術好不好用。

雙方都是迎頭飛行,火箭的速度更快,沒多久就接近了。

中國人的火箭飛行好平穩,起碼五公里居然沒有怎麼偏航,怪不得是他們發明了火箭維特爾斯巴赫還有閒情點評幾句,他很熟練的一拉桿,操縱食猴鷹做了個滾轉,準備避開迎頭飛來的火箭。其他東非飛機也以各種姿勢進行迴避。

呵呵,這不就伯爵大人得意笑了笑,但他話還沒說完就馬上傻眼了,因為他看到那枚火箭也跟著他拐彎了,同時加快速度衝了過來。

伯爵大人畢竟是老鳥,他馬上又做了一個向上的機動,隨後他又驚恐在後視鏡裡發現,那枚火箭又跟著他轉彎了,直直朝著他的菊花衝來。

在他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時候,火箭爆炸了,伯爵大人只覺得座機一陣劇震,發動機就罷工了。咳咳咳座艙裡煙霧瀰漫,維特爾斯巴赫多次試圖恢復操縱未果,最後只得拉動座位下的彈射拉桿

當維特爾斯巴赫掛在降落傘下的時候,他才有空注意四周,他發現附近空中多了六朵潔白的傘花。最後一架食猴鷹正拖著黑煙栽下去。

那是什麼他突然發現,剛才沒參戰的十幾架中國飛機,從機翼下方投下了兩個長條形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尾部爆出一團火焰,就向南方飛去,那方向正是他們援軍趕來的方向。這是什麼火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