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理比較瞭解的都知道,琉球群島這地方資源貧乏,土壤瘠薄。適合種糧食的田地極少,該地之前的農業都是以甘蔗和菠蘿為主,糧食完全不能自給。西門吹雪在擔任琉球縣縣長的時候,大力推廣了溫帶橡膠樹和柴油樹,又推廣了海水魚養殖海帶養殖和海水珍珠養殖,使得該縣的農業產值在五年間提高了七倍,農村人平均年收入提高了三倍,這也是他得以升職的政績之一。

琉球縣的農業條件已經是全市最好的,即使西門這麼努力的搞法,也是以經濟作物為主,糧食也還是不能自給。雖然中國現在並不缺糧,但是糧食這種東西沒人嫌多,能多一點兒總是好的。特別是如果糧食能自給自足的話,對一個地區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如果是依靠傳統農業品種,琉球群島想要達到糧食自給只能把所有經濟作物全停了,再把所有山地開成梯田,還得是種植薯類作物,否則單靠普通水稻是根本不可能的。經濟作物是重要的收入來源,當然不能停,而且本位面中國是不允許隨便開梯田的,特別是在雨水較多,土壤層薄的地區,更是嚴格禁止。因為從長遠看,這種玩意兒相當於一錘子買賣,很容易造成石漠化,到時候就徹底玩完了,整片土地全部報廢,啥都不能種了,非常的不划算。

不過現在有了文總,世界就變得不一樣了。在一戰期間,很多後世的新品種作物被農科院的專家陸續複製了出來,並開始在全國推廣。其中就有一種新的糧食作物海水稻。

琉球市屬於第一批推廣的地區,他們在去年試種了幾百畝,效果非常滿意,今年就開始大面積種植了。

小劉,你們村的海水稻秋收情況怎麼樣還沒到地頭,西門吹雪就忍不住問道。

劉金寶答道:市長,我們是昨天開始秋收的,現在已經快收了三分之一了

嗯,產量如何西門吹雪最關心的就是這個,畢竟試驗田和大田的產量是兩碼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們都做了記錄,平均畝產量530多斤,最低的500出頭,最高的有570多斤劉金寶頓了頓,說道:要比正常的優質水稻低多了,但是要比我們過去的老稻種高些

劉村長的表情有些不以為然,因為在此時已經習慣了各種高產作物的中國人眼裡,平均畝產530多斤的糧食已經算不上什麼了,水稻畝產隨便就能上千斤,單產上噸的也不稀奇。不過在新中國建立之前,這種看不上眼的產量都只有江南湖廣等少數肥地才能達到,很多地方都只有三四百斤的產量。

嗯,這是肯定的。這種海水稻的產量確實不算高,但是可以在海邊灘塗種植,可以在以前完全不能利用的鹽鹼沼澤種植,這才是它的最大優勢。另外,難道你們不覺得它種起來很省事嗎西門笑了笑。這種海水稻的產量不如正常水稻,這是他早就知道的。

確實,這種稻可以直接用海水灌溉,也不挑地,海邊沙灘就能種。還不需要中耕,也不用怎麼施肥,因為是海灘鹽鹼地,雜草長不起來,連除草都不用,種植起來相當省事,真的很方便。劉村長也笑了。他也覺得自己未免有些不知足,但是能在海邊灘塗種植這一條,就已經是具有重大價值了。

南大東島不大,西門他們很快就到了稻田的山坡上。站在高處放眼看去,只見沿著海岸線100米左右都被開闢成了稻田,此時田裡一片金黃,就好像在島上圍了一條金腰帶。海風吹拂,稻浪滾滾,一陣稻香撲鼻而來。

好好好西門吹雪看到這樣景象,高興得連連說好。

西門快步走到稻田裡,拔下一支稻穗看起來。稻穗非常飽滿,稻穀比較長,樣子有些像秈米,也有些像麥粒。

西門市長,我們村裡在海邊一共新開闢了1200畝稻田,按照市裡專家組的方案,這些新田都是沿著海邊開的劉村長介紹道。

這些地以前都是不能用來種植的。在這些海邊灘塗,每每漲潮時海水會倒灌,致該地土壤含有大量鹽分,除紅樹林和蘆葦等雜草外,一般作物都很難生長。當然有些灘塗可以用來搞養殖,但並不是所有灘塗都適合。

在原時空的歷史上,大圖朝也曾經打過把灘塗改造成耕地的主意,他們鼓勵沿海地區利用灘塗圍墾造田,擴大耕地面積。但是想法很美滿,現實很骨感,因為圍墾後的灘塗都是鹽鹼地,要改造成種植普通作物的耕地非常麻煩,需要大量的淡水經過多年沖洗才可用於種植。而由於沿海地區普遍缺乏淡水,灘塗改造成耕地成本高且效益低,使得大圖朝希望透過圍墾造田,擴大耕地的願望難以成為現實。

而且即使是圍墾造田成功了,也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圍墾過程的築堤攔海會造成海底淤積,實踐發現,圍堰合攏後10年左右,堤外新淤面積就相當於原來的圍墾面積,這使得附近海面的航道變淺變窄,影響港口功能。同時被沖刷進海水的肥料會造成嚴重汙染,使得海域自淨能力下降。今後治理起來,比圍墾要花更多的錢。非常的得不償失。

而現在推廣的這些新品種作物就完全不同了,它們不需要費時費力的築堤攔海,也不需要改造土壤,再加上它們本身就具有固氮功能,根系發達,海邊地區又不缺磷鉀元素,就連肥料都省了。種植這些作物只需把海灘的地平整一下就可以播種,完全不需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漲潮時倒灌的海水反而是在給它們澆水施肥。

這時,幾臺拖拉機拖著小型收割機開進了田地,轟隆隆的收割著,它們旁邊跟著幾輛造型特殊的農業車,它們像軍車一樣有六個輪胎,每個輪胎又寬又大,胎面上還有很深的凹凸,一看就是那種特別適合在田間地帶行動的專用輪胎。這種新型農用貨車的輪胎是可以更換的,平時在道路上可以換成普通輪胎行駛,還可拆掉中間那對輪子,如果要下田了,再換成了這種專用輪胎,加上中間那對輪子就是。輪胎的拆卸和安裝都很方便迅速,兩個人一起動手的話,最多一個小時就能搞定。

收割機的效率比人力高多了,只見成片的水稻一茬一茬的被機器收割,海邊的金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收割機一路過去毫不停留,割下的稻穗連同秸稈被輸送帶送進旁邊跟著的貨車裡。裝滿一車後,收割機暫時停下來,貨車飛快的開到田邊的曬穀場,司機搬動一下手柄,貨廂立即慢慢向上抬起,將裡面的水稻傾倒在空地上,又飛快的回到收割機身邊,繼續開始下一輪工作。

曬穀場上的人也沒閒著,他們馬上跑過去,把這些水稻扛起來,送到曬穀場旁邊的一臺機器裡。這是一臺一體化脫粒機,可以同時完成脫粒整理並綁紮秸稈,效率非常高。金燦燦的稻穀從出料口傾瀉而出,一捆捆綁扎好的秸稈從另一個出料口丟擲。

曬穀場上鋪著大張大張的蘆蓆,農民們用籮筐把脫好粒的稻穀鋪在蘆蓆晾曬。田間地頭一片繁忙。脫完粒的秸稈也送到另一邊攤開晾曬,這些東西同樣有用,切碎後可以作為種植蘑菇的基料;也可以丟沼氣池裡發酵為肥料;還可以混合魚粉等東西做成飼料;還可以壓制成型後在煤窯裡碳化,製造成秸稈碳,成為煤氣機鍋駝機的燃料或家用燃料。

這機械化就是好啊,要是以前這麼多稻子幾天都幹不完,現在還不到一個鐘頭就七七八八了。一個農民很感嘆的說道。

是啊,現在咱們幹農活輕鬆多了。現在這1200畝地的稻子,差不多都是拖拉機在收割,只有百來畝拖拉機去不了的地方才是人工在做,而且用的也是人力收割機。另一個老農笑眯眯的說道。

在一片拖拉機上不去的臺地上,正有幾十個人在上面收割,他們分成了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四個人,三個人負責往地頭運水稻,一個人負責收割。收割的人也沒用傳統的鐮刀,而是推著一臺像小推車一樣的人力收割機。這種機械體積小,重量輕,不用電也不用油,用手一推就可以收割水稻了,每小時可收割0。50。8畝地,是鐮刀收割的58倍,這種機器不但可以收水稻,也能收小麥高粱等所有禾本科作物,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

而且這種人力農機還不止禾本收割機,還有薯類收割機播種機插秧機等等,反正機械化有的種類都有。現在這種人力農機已經賣得滿世界都是了。而且這些東西還是模塊化的設計,如果嫌人力都累,還能加上畜力配件,馬上就變成了畜力機械。

那老農的兒子也在玩這個,他有些感嘆的說:現在的機械化好是好,就是哎,要是等到我孫子那輩,可能他們連鐮刀都不會用了

旁邊的中年農民大笑起來:哈哈哈哈,老楊頭,這有什麼好嘆氣這就是科學啊。上個月放的科教片不是說了嗎農業技術在不斷改進,這農具也是在不斷改進,這鐮刀也不是自古就有啊。你看,我兒子連鋤頭都不會用,現在開拖拉機還不是一樣種地

曬穀場的另一邊也有人在議論。

這海邊能種稻子可真是聞所未聞啊一個老農捧著一捧稻穀,滿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劉大叔,你輸了吧,今年剛插秧時,你還說這是異想天開呢,哈哈哈旁邊的年輕人大笑。

輸了,輸了,我輸得心服口服願賭服輸,等這秋收忙完了,我就擺酒請全村鄉親喝酒老農連連點頭。

旁邊一個老農幸災樂禍的說道:你呀,輸得活該。你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聖天子在位,什麼祥瑞不能出別說是海水種稻子,就算文總他老人家說石頭裡能出油,我也信

年輕人囧了一下,說道:咳咳,李大叔,書記都說了,這是科學,不是什麼祥瑞

可科學這也是祥瑞啊,在文總他老人家坐天下之前,哪有這些東西這不是祥瑞是什麼再說這個什麼科學社會主義不就是文總老人家搞的嗎所以這就是祥瑞李大叔理直氣壯的說道。

年輕人徹底囧了,一臉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的表情。

旁邊一個中年人湊過來說:不過這石頭出油還真的有,我看報紙上說,東北那邊就在石頭裡提煉石油,叫什麼頁岩油。

你看你看,只要聖天子在位,什麼好事都有李大叔更得意了。那年輕人已經跪了

西門吹雪等人此時也到了曬穀場,農民們的談話他也聽到一些,很多囧言囧語讓他哭笑不得。

比如:

這西門副市長的官有多大啊

相當於前清時的同知老爺,正五品官。

咱們這新朝的官好是好,就是看起來不太威風。這西門同知老爺出巡,連個儀仗都沒有。以前縣太爺出巡,都要扛著迴避肅靜的牌子開道呢。這同知老爺出來,起碼八人開道,還有鑼鼓旌旗什麼的

西門市長,這您別介意劉金寶村長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沒什麼,鄉親們又沒罵我,有什麼不能說的西門無所謂的搖搖頭,對旁邊的秘書說道:去量一畝沒收的地,收割來看看。小劉,你找人配合一下。

劉金寶答應了一聲,連忙安排人手去了。

不一會兒,秘書量好的一畝地收割好了,脫完粒後一稱,604斤

晾曬之後一般要除去6。5左右的水分,就是565斤的樣子。嗯,這個產量還不錯西門吹雪滿意的點點頭。

劉金寶也松了口氣,要是副市長親自看到的產量和他說的不一致,那就麻煩了。

隨後西門又隨便抽了幾畝,產量折算後都在520斤以上,這時候他臉上終於有了笑容。就按畝產530斤算,這個南大東島上的1200畝地就能收318噸糧食,而他們這個村子只有412人,已經綽綽有餘了。琉球市的糧食自給問題解決了。

當然,不僅僅是琉球市的糧食自給問題解決了,隨著海水稻等耐鹽鹼新型作物的推廣,其他很多海島地區和靠海的地區,以及內陸鹽鹼地區的糧食自給問題也都解決了。

:求票票支援,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