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讀者問文總為啥不稱帝這裡稍微回答一下,原因很簡單啊,你們難道不覺得文總比皇帝好聽嗎╮╯╰╭

另外,最後一天求票啊啊啊啊

共和2758年西元1917年9月29日,西安飛機公司。

西安飛機公司是目前中國航空企業當中實力最強的十四家企業之一,這十四家航空企業又被戲稱為十四飛行太保。

這些航空企業是經過了仔細規劃,對於他們的主要專案都是有計劃的,基本原則就是每一個大類都至少有兩家不同企業,這是保持良性競爭的活力。

這其中的成都飛機公司成飛湖北飛機公司鄂飛廣州飛機公司廣飛這三家的產品是以戰鬥機攻擊機為主。湘陰飛機公司湘飛渤海航空裝置公司渤航,廠址龍口這兩家是以水上飛機為主。以輕型運輸機聯絡機教練機特種飛機為主打產品的是北京航空裝置公司北航南昌航空裝置公司南航瀋陽飛機公司沈飛這三家。星科飛行器公司星飛鄭州飛行器公司鄭飛這兩家是以大中型飛艇為主。而西安飛機公司西飛金陵飛機公司金飛上海飛機公司上飛這三家企業的主打產品就是以轟炸機和運輸機等大中型飛機為主。

唯一例外的昌河飛機公司昌飛,它是以旋翼機和直升機為主,因為是新產品,所以目前還只有獨此這一家。不過這種獨門生意也不會維持多久,因為同樣以直升機為主的哈爾濱飛機公司最遲在明年初就會投產。

當然中國的航空企業並不止這十四家,它們只是實力最強的十四家國有企業,除了它們之外,還有幾十家私營或股份制的航空企業。這些企業相對十四飛行太保來說,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研發實力都要弱小得多,多數是以輕型民用飛機輕型飛艇滑翔機動力傘和氣球等技術含量較低的整機,以及飛行太保們分包出來的飛行器零部件為主。

在大中型轟炸機和運輸機為主的三家企業中,西飛是資格最老的一家,也是實力最強的一家。轟2白鷺重型轟炸機和轟3軍艦鳥魚雷轟炸機就是他們的代表作。

不得不承認,戰爭是科技的最強催化劑,在歐戰爆發後,世界各國的航空技術就在突飛猛進。再加上有了各種中國產品的參考,本位面的航空技術遠遠超過了原時空,至少相當於原時空20年代的水平,有些子項目甚至達到了30年代的水平。

在這種環境下,被認為是頭號空軍強國的中國自然不會放鬆新技術的開發,更不可能坐下來等大夥追趕。雖然中國沒有參戰,但是在航空技術上的投入絲毫不比那些參戰國差。在這幾年裡,中國的各個航空企業先後完成了幾十種新機型的試製和試飛,雖然正式定型的產品不多,但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此時,西飛的試飛機場上,正停著兩架大型飛機,從它們造型上看,都是以前沒有的最新機型,顯然是剛剛完成的新產品樣機。

這兩種飛機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型飛機,左邊稍小的那架是一種雙翼四發的飛機。右邊那一架簡直是架龐然大物,但它卻是一架上單翼的大型飛機,機翼上足足安裝了六臺發動機。

空軍副總司令黎米石中將在一幫軍官和西飛高層的擁簇下,正在零距離的觀察這兩架飛機。黎米石站在飛機下面仰著頭,臉喜悅的看著這架六發重型飛機。這種飛機足有三層樓那麼高,他那1。75米的個子也就和飛機輪子差不多高,

真的好大啊,這恐怕是全世界最大的飛機了吧黎米石拍了拍身邊的大號機輪。作為一個資深的飛機黨,黎米石對於飛機是真的喜愛,大概是和林深河那個飛艇控打對臺打久了的原因,他更加偏愛大型飛機。對於黎副總司令來說,飛機當然越大越好。但是飛機畢竟是飛機,怎麼也不可能和飛艇去比大小的。能大到這種程度黎副總司令已經很滿意了,慢慢來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確實如此黎總,這迄今為止世界上製造過的最大的飛機。運3的全長30米,翼展55米,全高9。8米,空重25噸,最大起飛重量47噸,可運載14噸貨物,當之無愧的最大飛機西飛的宋總經理在旁邊介紹道。

嗯,不錯黎米石又看了看飛機,問道:我聽說,它使用了大量的非金屬材料,是這樣嗎

宋總經理答道:是的,黎總。為了減少重量和成本,降低鋁合金的使用量,所以該機大量採用了木材膠合板和帆布。它的機翼大部分結構是以膠合板與布面蒙皮構成,機身則是以金屬管和木製主樑,外側以塗敷油漆的蒙皮覆蓋,機艙內部以粗纜線來承擔載重。最早的設計甚至連螺旋槳都是木製的,後面才由三葉全金屬可變螺距螺旋槳所取代。

真是難以置信我想每一個見到它的人都不敢想象,它竟然是一架主要由膠水木頭和帆布組成的飛機。黎米石感嘆道。

這也是我國化工行業創造的奇蹟,如果沒有他們提供合格的膠合板和特種膠水,我們就得用鋁材造飛機,這樣的話成本起碼要翻三到四倍宋總經理很謙虛,順便把化工口的朋友捧了一下。

黎米石點點頭:你們做得對,我們的軍費是有限的,所以價效比是很重要資料。再說武器都是消耗品,太貴的武器軍隊是不會要太多的。哦,我聽說造飛機的木材很有講究

是的,製造飛機的木材有很多要求,我們測試過多種木材,發現西伯利亞雪松是最理想的材料,其他的寒帶針葉樹木其次。一般來說,高緯度的木材是最好的,熱帶木材基本上不能用宋總經理笑著說道:目前我們用於製造飛機的木材,大都是從俄國進口的。雖然加拿大和北歐國家的木材也不錯,但因為路途遙遠,運輸成本降不下來,還是不如俄國的合算。

西伯利亞啊,我知道了黎米石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種運3大型運輸機是西飛最近的成果,它的樣子有些像是德國人的梅塞施密特me323型飛機,但機體更加的流線型,不是me323那種公共汽車式造型,因為動力足,也不需要液態起降助推火箭。它具有很多後世運輸機的設計思路,如大容積和低底板的貨艙,可開放的機頭門扉和多輪起落架等等。

它的動力系統是六臺hhy05活塞式液冷發動機,單臺功率1000千瓦1341匹馬力。最大航速300公里,巡航速度230公里,升限6000米。在滿載14噸負荷時,可以航行1400公里。如果把載重降低到8噸的話,它能飛出2000公里。在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一流效能。

接下來,黎米石又在廠方帶領下,登機參觀了飛機內部的駕駛室貨艙等等。軍方的代表們都對那個11米長,3。5米寬和3。5米高的整體貨倉讚不絕口。因為是剛剛出廠的新飛機,機艙裡還瀰漫著一股刺鼻的膠水味道,不過對於軍隊的人來說,這點兒味道完全無所謂。

接下來,他們又開始參觀另一架四發飛機。

這架飛機就完全不一樣了,剛才的運3是軍用運輸機,而它卻是一架客機。

黎米石走在舷梯上登機時,順便問道:這就是你們用轟炸機改進的運2灰雁運輸機吧

呃,是的43號方案失敗後,我們就對它進行了重新設計,成為了一款客機宋總經理和西飛的代表們臉色都有些尷尬。

因為這款飛機的來歷對於西飛來說不是那麼光彩,它的前身是西飛去年的用於競爭轟2後繼機型的一款轟炸機,代號是43號方案。當時,西飛金飛和上飛三家企業都參加了新重轟炸機的選型,三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新重轟方案。

金飛和上飛這兩家是新廠,沒什麼包袱,拿出來的都是很激進的全金屬單翼機。而西飛當時太過保守,拿出的43號方案卻是一款雙翼四發的設計。

結果自然不難想象,西飛的43號方案根本入不了空軍的眼,第一輪試飛就被淘汰了。但這款落榜重轟的設計也不是全無優點,它的飛行非常的穩定,安全性好得驚人。好吧,這樣的特點顯然更適合當民用機。

今年年初,正好交通部剛剛拿出了本年度的民用航空的發展規劃,計劃裡就需要好幾種民用飛機,其中就有大型客機,交通部向全國的飛機公司都發了招標通知。西飛接到通知後,總工程師靈機一動,就馬上把落選的43號方案拿出來,進行了一番魔改之後,就成了現在的這款運2灰雁旅客運輸機。

在這次交通部的大型客機招標中,同時參與競爭的還有三家企業,除了老對手金飛和上飛之外,就連渤航也跑來湊熱鬧。在四種機型中,論速度灰雁是最慢的,而且還是老式的雙翼機。但我們都知道,客機最重要的指標是安全性,其次就是舒適性,速度還真不是最重要的。

於是灰雁就憑藉它極高的安全性和飛行穩定性,完全壓倒了三個對手,西飛總算扳回一局。按照某位評委的話說:對,它確實很慢,彷彿是在逆風中飛行一樣,但它留給人們更多的則是優雅和安全的印象。

灰雁是一種採用不等長翼展的雙翼飛機,它的外形比較接近原時空英國的漢德利佩季的h。p。45客機。全機大量使用金屬構造,只有機身後段及機翼表面由織物蒙皮覆蓋,兩翼間透過十幾根交叉的撐杆固定,兩塊水平安定面間裝有三垂尾,採用後三點固定式起落架,動力系統為四臺hhy05活塞式液冷發動機,單臺功率1000千瓦1341匹馬力,四臺發動機被分別安裝在位於上下翼的發動機短艙裡。

灰雁上有6名機組人員,可以乘坐40名旅客,最大速度260公里,巡航速度210公里,航程1800公里。

嗡嗡嗡

在引擎的轟鳴聲中,兩架大型飛機一前一後的滑跑著,先後騰空而起。它們在空中飛行了一個小時後,才再次回到地面。

運3火烈鳥重型運輸機顯示出了它優越的起降效能,它只需要400米的跑道就可以起飛,而降落更是只需200米土質跑道就可以停下來,這一特點非常適合戰場情況。

在西飛進行運2和運3的驗收程式的時候,金飛和上飛這兩個老對手也在進行他們的新機型驗收工作。

在去年的新轟炸機競爭中,金飛和上飛都中標了,就西飛一家落榜。金飛的是轟4型重型轟炸機,世界上第一種全金屬結構四發單翼重型轟炸機。這種轟炸機的外形就像是原時空b17,呃,本來就是b17的魔改版。轟4載彈量為5000公斤,最大航速430公里,航程3500公里。

上飛推出的型號,是一種雙發轟炸機,雖然載彈量不如轟4,但其他效能很不錯,尤其是速度,居然突破了480公里,比現在所有的戰鬥機都飛得都快,所以也被選中了當做中型轟炸機,最後被定名為轟5型中型轟炸機。轟5的外形有點兒像是原時空的dh98蚊式轟炸機的放大版,但機頭伸出得更長。和蚊式不一樣的是,轟5是全金屬結構。轟5的載彈量為2000公斤,最大航速480公里,航程2600公里。

四架轟5型中型轟炸機組成一個梯形編隊,在8000米高空高速掠過,在它們身後拉起了八道白色煙柱。

哈哈哈哈,真是太快了太快了轟炸機居然比戰鬥機還快其中一架飛機上,前來驗收的軍代表興奮得滿臉通紅。

這時,駕駛員突然說道:年上校,前面是金飛的轟4

哦,是老劉他們年上校一看,前面10點鐘方向正有兩架大型四發飛機在飛行。

年上校連忙對駕駛員說道:哈哈哈,追上去,超過他們

兩組飛機你追我趕的從海上飛了回來。

上海客輪碼頭上,一位剛剛下船的外國遊客好奇的看著這些飛機。

這就是中國的新式飛機嗎這人用俄語自言自語的說道。

這時,一個身穿海軍少校制服的中官走了過來,用俄語向他問道:請問,您是從長崎來的高爾察克先生嗎我是中國海軍接待處的於少校,奉命前來接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