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本來計劃在寫一章,但我家寶寶又發燒了,折騰了好久。實在不好意思,我會盡力補上的

戰場單向透明的結果,就是情報優勢的一方可以完全掌握對手的動向,尤其是在這個時期的夜戰當中,在這種優勢之下,只要雙方的戰鬥力差得不是很遠,指揮官不腦殘的話,就算想輸都難。

中日釣魚島大海戰的前鋒戰就是在這種戰場單向透明的情況下開打的。

此時,中國前鋒編隊旗艦漢江號輕巡洋艦的艦橋裡正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現在中國艦隊已經將對面的日本前鋒艦隊的情況掌握了。對方艦隊是由5艘防護巡洋艦和17艘驅逐艦組成。防護巡洋艦是築摩矢矧平戶音羽利根這五艘較新的巡洋艦,和17艘神風級驅逐艦。

中國這邊的前鋒編隊是由第6輕巡洋艦支隊和第8驅逐艦大隊組成。一共有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4艘。第8驅逐艦大隊是由蘇州號常州號鎮江號南通號四艘珠海級驅逐艦組成。第6輕巡洋艦支隊是由2艘岷江級輕巡洋艦漢江號黃浦江號,和2艘富春江級輕巡洋艦洛河號沱沱河號組成。

富春江級輕巡洋艦是新中國第一種自制巡洋艦。這是一種4000噸級輕巡洋艦,主要是給國內船廠練手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該級艦全長138米水線長135米,寬15米,吃水4。5米。標準排水量4045噸,滿載排水量4340噸。定員305人,造價415萬元。

構型採用的是中國輕型艦艇最典型的長艏樓船型,動力系統為6臺全燃油鍋爐配蒸汽輪機,齒輪減速機構,四軸推進,軸功率22800千瓦30575馬力。最大航速30節,巡航速度12節,續航力5000海里。

武器裝備為2座雙聯裝155mm50倍徑主炮;8門90mm55倍徑高平兩用炮2座雙聯裝炮塔分別在前後,與主炮塔呈背負式佈局,4座單裝炮塔在左右側舷;4座雙聯裝40mm60倍徑高射炮;4座四聯裝20mm60倍徑高射炮。另外還有2座四聯裝600mm魚雷發射管,分別佈置在左右側舷。

富春江級的裝甲很薄弱,只比裸奔的驅逐艦護衛艦強點。舷側主裝甲帶厚度50mm,核心區裝甲甲板40mm首尾25mm,主炮塔正面75mm,側面35mm,炮座最厚處50mm,司令塔正面100mm,側面50mm。

另一種岷江級輕巡洋艦是新中國海軍的第二種輕巡洋艦,是富春江級的強化放大型。該級艦全長176米水線長173米,寬18。5米,吃水5。6米。標準排水量8080噸,滿載排水量8540噸。定員480人,造價730萬元。

仍然是長艏樓船型,動力系統為8臺全燃油鍋爐配蒸汽輪機,齒輪減速機構,四軸推進,軸功率32000千瓦42912馬力。最大航速30節,巡航速度12節,續航力5000海里。

武器裝備為4座三聯裝155mm50倍徑主炮,6座雙聯90mm55倍徑高平兩用炮,6座雙聯40mm60倍徑高射炮,6座四聯裝20mm60倍徑高射炮。在艦身總部延中線佈置了2座四聯裝600mm魚雷發射管,佈局類似阿賀野級,可以向兩舷自由發射。此外在後桅的上層建築上還佈置了液壓彈射器,搭載了一架水偵1海鴨水上偵察機。

比起薄皮的富春江級,岷江級的裝甲總算像個樣子,真正達到了巡洋艦的水平。它的舷側主裝甲帶厚度100mm,核心區裝甲甲板50mm首尾25mm,主炮塔正面150mm,側面80mm,炮座最厚處120mm,司令塔正面180mm,側面90mm。

現在的局面是日本22艘前鋒艦對中國8艘前鋒艦,從數量上看肯定是日本佔優,中國還不到日本一半呢。但從噸位看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日本的22艘軍艦只有28600噸,中國這邊雖然只有8艘,但噸位卻有接近33000噸。

因為日本現在的驅逐艦太小了,像這種神風級驅逐艦只有381噸標排,還不如中國海軍現役的敏捷級大型魚雷艇敏捷級標排480噸。按照文總定的規矩,800噸以下的水面船隻都算艇,連艦都算不上。要是在中國,這種小家夥連正規艦名都不會有,艇級的就只有編號。

日本前鋒艦隊也發現這個問題,他們馬上就向旗艦發報:發現支那前鋒艦隊,大約是8艘防護巡洋艦日本此時沒有輕巡洋艦的級別

不得不承認,日本海軍的瞭望手確實很碉堡,這些據說是依靠生吃魚類內臟和活吞蝌蚪培養出來的,能在白天裡看見星星的傢伙們,倒也沒有枉費日本海軍的辛苦培養。他們僅僅依靠中國艦隊的夜航燈光和大致輪廓上就發現了中國艦隊,並能大致判斷出大小和艦型。

現在雖然天空已經放晴,雨已經停了,但卻是一個新月的深夜農曆初三,能見度很低的。日本的瞭望手能在這種條件下大致判斷出中國艦隊的種類,已經是相當難得的。這也是日本人對自己夜戰能力感到無比自信的原因,說實話,如果中國海軍不是在電子技術上佔有絕對優勢,還真不願意和日本打夜戰。

11點33分。

這時,漢江號的電信長突然報告:報告支隊長,監聽到敵艦築摩號發給敵旗艦的電報,他們已經發現我們,正在請示上級

報告支隊長,敵艦隊開始改變陣型情報參謀也報告道。

廖光偉注視著螢幕上代表敵艦的游標,笑了笑:呵呵,看來敵人已經發現我們了。不過現在變陣已經來不及了

此時雙方艦隊相距13公里,日本在發現中國艦隊後,立即就變成了橫隊,準備衝鋒過去放魚雷。不過早就發現他們的中國艦隊已經排好了雷擊陣型,13公里正好是魚1式魚雷採用最高航速時的最大射程。

魚雷定深3米,最高速度魚雷齊射隨著第6輕巡洋艦支隊支隊長廖光偉上校一聲令下,56條重型魚雷就通通通的打了出去。

但這個距離對於日本來說卻是太遠了。現在日本海軍裝備的是他們自產的44式魚雷,這是由吳海軍工廠魚雷部透過對溼式魚雷發動機的研究和實驗,在1911年研制成功的新產品。這是日本最早的國產溼式熱動力魚雷,它的壓縮空氣罐起先是進口產品,幾年後由日本的室蘭鋼鐵公司和往友鍊鋼廠自行生產,國產化程度相當高。

日本人對魚雷的開發一直很重視,這款44式魚雷最高速度36節,射程7000米。說起來在當時的世界上也算相當優秀的魚雷,只是他們現在面對的是開了掛的中國艦隊,魚雷的性能比他們好太多了。

就在日本艦隊開始衝鋒的時候,中國艦隊已經發射完了魚雷,開始在雷達和夜視儀的協助下用艦炮打招呼了。

中國艦隊的155mm和130mm這兩種主炮的有效射程分別是21公里和17公里最大射程分別是29和24公里。就連巡洋艦上的90mm55倍徑高平兩用炮,有效射程也有13公里,此時也正好可以參戰。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11點35分,中國前鋒艦隊打出了第一輪齊射,32枚155mm炮彈20枚130mm炮彈和24枚90mm炮彈呼嘯著,向正在衝鋒的日本艦隊飛去。

這下子可把日本前鋒艦隊嚇了一跳,他們是真的沒想到中國人會在這個距離開炮。

日本巡洋艦裝備的阿姆斯特朗152mm45倍徑主炮有效射程還是有17公里,打是打這麼遠,但這個有效射程17公里只是個理論資料,那是在理想條件下,在當時的觀瞄技術下,能在顛簸的海上達到這個理論資料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又不傻,他們當然知道這點,所以按照日軍的操典,就算是白天,那也得在12公里之內開火,這樣才能保證命中率不至於太囧。

在現在這種能見度和海況下,在13公里的距離上能打中那才見鬼了,所以前鋒艦隊的指揮官竹下勇少將就命令靠近了再打。按照他們的想法,稚嫩的支那海軍能在晚上把船開出來就不錯了,至於炮擊的命中率,那是想都不要想。連素質槓槓的大日本帝國海軍都做不到的事情,支那人更加不可能做到。

所以就有日本軍官很輕蔑的說道:支那人果然是愚蠢的,他們的陸軍蠢,看來海軍也一樣蠢

沒錯,我聽前輩說過,在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時,支那軍隊經常都是還沒到射程就開火了

竹下勇雖然沒參與這種談論,但他還是在心裡暗笑不已,同時把支那海軍劃上了素質低劣水平低下等標籤。

但是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中國的火炮射速太嚇人了點,155mm炮達到了每分鐘6發,130mm炮達到了8發,而90mm就更不得了,起碼每分鐘15發。這個射速如果是在理論上,那並不稀奇,大多數同類都能達到。但要在實戰中做到這種射速,能打中幾發只有天曉得。因為沒時間計算射擊引數,沒法瞄準了。

所以單是射速快,並不讓人害怕。可如果這炮打得又快又準,那就要命了。

被2艘富春江級輕巡集火的矢矧號,在一分鐘內連中3發155mm炮彈,7發90毫米炮彈,艦首部分被打出好幾個大窟窿,艦橋上也挨了幾發,速度一下子就降了下來。而被兩艘岷江級選中的音羽號更慘,一分鐘內連中了8發155mm炮彈和20幾發90毫米炮彈,前主炮被掀飛,多處副炮損毀,整個上層建築被轟成了篩子,還被鋁熱劑引燃了煤倉,整艘軍艦燃起熊熊大夥。

八嘎,這是怎麼回事竹下勇臉都白了,支那人在這種射速下怎麼可能打得那麼準呢這尼瑪還要不要人活了

於是,他也顧不得什麼條令了,馬上下令:開火開火

不過日本人的反擊就顯得很無力了,因為他們現在是準備進行雷擊的橫隊,艦首朝中國艦隊,只有前主炮和部分靠前的副炮能開火,此時能開火的152mm炮只有8門,以及3門120mm炮,至於驅逐艦上的80mm炮,這個距離基本上沒有命中的可能。

好在輕型艦艇主炮的射速不像主力艦那麼緩慢,同時急眼了了日本人也顧不得計算引數了,反正此時距離不算遠,直接使用直瞄射擊好了。日本海軍的訓練水平確實不錯,儘管能射擊的炮不多,但他們還是打出了不比中國人差多少的射速。

只是命中率就很難看了,只有平戶號打出的一發152mm炮彈擊中了沱沱河號的左舷。

但是這發炮彈卻是把沱沱河號嚇出了一生冷汗,因為這發炮彈剛好擊穿魚雷發射管上面的甲板,在魚雷艙裡爆炸了,把那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炸成一堆廢鐵。要不是剛才已經把魚雷發射出去了,沱沱河號肯定要倒大黴。

這時,築摩號的一個參謀突然喊道:司令閣下,支那人在往左轉

竹下勇舉起望遠鏡一看,隱隱約約能看到輪廓的中國艦隊一邊吐出火舌,一邊向日本艦隊的左側轉了個大彎。

他們一定是在躲避我們的雷擊竹下勇幾乎沒有考慮就下了命令:全隊左轉,驅逐艦全速衝鋒,進入5000米內,就立即對支那艦隊進行雷擊

但是,日本前鋒艦隊剛剛開始轉彎,中國前面發射的魚雷已經到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