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這番話說的比較直白,不過句句說到了點子上。這位藏友沮喪的把畫卷收起來,垂頭喪氣離開鑑定現場。

緊接著這位拿上來的是一尊宣德爐,個頭不大,但是色澤光亮、做工考究,從裡到外透出一種古拙之氣。

評委中的老孫首先接過香爐,他和老楚觀察一段時間然後遞給老魏和伍子。全國各大古玩市場都有宣德爐的存在,宣德爐的名聲也不必多講,搞收藏的人沒有不知道的,藏友們都為能夠擁有一件明代宣德爐的精品而作為收藏的一大幸事,誰能擁有一座純正的宣德爐,那無疑在自己的收藏圈子裡是件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伍子在古玩界混了這麼幾年,見過的最精緻的一座宣德爐就是程家老宅裡那座,就是不久前發生在浙西山區的那件事。眼前這座宣德爐尺寸和品相比程家老宅那座要遜色一些,不過也算是宣德爐當中的精品了。從做工和質地上看,應該是明代的東西,雖然不敢說是真正的宣德年間製作的,但是最起碼離那個年代比較近。也屬於宣德爐當中的精品了。

伍子和另外三位評委對視一眼,分別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肯定的眼神。四個評委一致透過,這座宣德爐可以進入下一輪。藏友拿著評委開具的小票歡歡喜喜走出人群。能在如此規模的鬥寶大會上進入第二輪,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同時也是對藏品的一種肯定。

後面又有幾位藏友前來鑑寶,應付過這幾位之後,那位自稱藏有趙匡胤龍袍龍冠的老者走上鑑寶評委的跟前。伍子眼前一亮,這位老兄終於露面了,倒要看看他手裡的東西是什麼來頭。

老者把龍袍、龍冠放在評委跟前,開始誇誇其談,講述這件寶物的來歷和歷史傳承,可謂聲情並茂字正腔圓。這些話他上午在廣場上已經白話過若干遍,現在又開始在四位評委面前賣弄。當然這四位評委都是專業搞古董的,他們可不光聽故事,最主要還是看東西的好壞。

龍袍的收藏在民間屬於比較偏門的東西,不是因為這東西不受歡迎,而是因為這東西傳世量實在太少太少,而且相對來說不易儲存,民間的收藏者一般來說收藏不到也儲存不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離現在都一百多年了,龍袍至少也應該是一百多年以前的東西,作為絲織品,質量再好也有個儲存的年限,所以如果不採用特殊的儲存辦法,很難把龍袍長久完好的儲存下去。據說在我國某個大型的博物館裡,就收藏著一領古代皇帝的龍袍,當時是摺疊起來收藏的,由於條件所限,現在這領龍袍已經不能完好的開啟了,只要開啟,摺疊的部位就會折斷。博物館珍藏的龍袍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民間。

現在傳世的龍袍以清代的比較多見,明代以前的可謂鳳毛麟角,堪稱國之重寶了。並且由於歷史原因,品相好一點、儲存相對完整一些的龍袍大都收藏在國外,國內的收藏界對這種國寶級的東西一直是千金難求。至於龍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見到過元代以前的儲存完整的龍冠。所以,這位老者的藏品如果要是真的,肯定會轟動全國。

伍子和其他三位藏友不敢怠慢,打起十二分精神觀察面前的寶貝,儘管他們知道這東西是真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本著對藏品和藏友負責的態度,四個人還是觀察的十分仔細認真:這件龍袍為明黃色的底子,絲綢料子,上面身前身後刻著幾條龍。乍看上去有點龍袍的樣子,不過顯得太單薄了一點,遠沒有那種威嚴富貴的氣勢。黃錦龍袍最早出現在漢文帝劉恆那裡,到現在也有兩千年的歷史。這個淵源伍子還是有所耳聞,不過龍袍他見到的並不多,對於真品的瞭解更是一片空白,他雖然感覺到這是贗品,不過具體“贗”在哪裡卻沒有路數。好在還有其他三位評委在場,聽聽人家的意見,這可是自己增長見識的好機會。古玩這一行就是長到老學到老,沒有人樣樣皆通。

“老先生,您這個龍袍啊,我看不像是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這龍袍上龍章的圖案。歷朝歷代龍章雖然有所變化,但是大體上還是有規律可循,一般是九條龍:前身、後身各有3條,左右肩各有1條,加起來就是8條,另外呢襟裡還藏著1條,加起來一共是9條。於是我們平常看到的情況就是這樣子的:正面5條、背面5條,實際上還是9條。這裡面還有一個說法,象徵著九五之尊的意思。您這件龍袍呢,我數了數,一共是7條龍,而且前後左右都不對稱,明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袍。”

說這話的是老孫,他是專搞雜項的,在四個人裡邊最有發言權。

龍袍的主人,也就是那位一開始還誇誇其談的老者,臉色開始變得難看,顯然他不相信自己的寶貝這麼輕易地就被人給否了。

“你說不是龍袍,那至少也是王爺一級的袍子吧?”老者眼睛盯著老孫,做著最後的狡辯。

老孫苦笑一聲:“還王爺一級的袍子,實話跟你說吧,就這個龍袍的質地和圖案來看,跟古代的黃袍一點都不沾邊,也就是早些年戲班裡的戲服而已。從做工和用料來看,時間也不是很早,頂多是民國早期的東西。”

老者的臉色愈發難看,遠沒有了剛才那種神采奕奕的表情,從龍袍到戲服,相差那可是十萬八千裡。等於從天堂直接摔到十八層地獄,那種跌落感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到的。老者又看看旁邊那頂龍冠,好像在說這東西總歸是真的吧。

老孫看出了老者的心思,輕嘆一口說道:“您這個龍冠啊,樣式和造型根本就不是宋代的,跟趙匡胤更沒有一點關係。京劇《鍘美案》估計您老應該看過吧,上面的龍冠跟這個造型差不多,不過您可千萬別被京劇戲班裡面的行頭給忽悠住了,戲班就是戲班,可不代表歷史。真正的宋代龍冠跟京劇鍘美案裡的行頭還是區別很大的,您這個龍冠估計就是戲班裡的行頭。而且跟那件龍袍興許還是一套,這樣收藏起來也挺不錯,再過那麼幾十年,也算是一套老物件了。”

老者徹底被殘酷的現實摧毀,無精打采收拾起兩件東西,默默走出人群之外。圍觀的人一陣喧雜,說什麼的都有,有的為老者惋惜,有的不屑一顧,有的幸災樂禍,有的則表示同情……總之持什麼態度的都有。這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藏友們的熱情和注意力就被接下來出場的寶物所吸引。搞收藏就是這樣,非真即假,古市有風險投資要慎重,收到假東西,除了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長見識之外,剩下的只能自己埋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下午下來伍子這個小組又鑑定了三十幾件參賽的寶物,一共有七八件進入下一輪,比上午的情況好了許多,最起碼真品多了,長的見識也多了。在這七八件入選的藏品之中,有一件最令伍子印象深刻。那是一件紅木的屏風,一共是四扇,分別雕刻著梅蘭竹菊四種花卉的圖案,花卉圖案上還鑲有各色的大理石作為點綴,從用料上看應該是黃花梨的料子。整個屏風看上去古樸典雅、做工精緻,最引人注意的是這四扇屏風尺寸很大,用料又是很珍貴的黃花梨木,做工又是清代中前期的做工,使得這件藏品的價值很難估計,入圍最後的決賽很有希望。

看到這四扇屏風,伍子自然而然想起了自己費盡周折高價收回來的那套圍棋用具,和這四扇屏風比起來,自己那套黃花梨木的圍棋用具就顯得太小兒科了,雖然古董界歷來都不是以物件的大小論英雄的。但是在同樣的用料、相近的年代、同樣精細的做工之下,尺寸的大小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木器這一行,對於尺寸的大小還是相當看重的。無疑決賽之前自己那套圍棋用具要和這套四扇屏相競爭,誰能最後勝出還很難說,不過伍子現在已經感覺到了空前的壓力,如果自己那套圍棋用具被這套四扇屏淘汰掉,那麼自己的計劃將全部落空。

想到這裡伍子開始站不住腳,不行,回去以後一定讓老吳查查這件四扇屏的來歷,到底是誰拿出來參賽的,這人的背景到底如何……唯一令伍子心安的是這四扇屏風的真偽還沒有最後確認,他們這個小組只是看了一下外表,認為做工比較好,材料也確實是黃花梨木的,這才一致認定這件藏品晉級。現場要求鑑寶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研究某一件東西,認為差不多的就可以進入下一輪,到時候自有另外的評委去稽核藏品的真偽及價值,他們這個小組所要做的,只是初選而已,只需要把開門假的東西去除掉就可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