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聞其祥。聽沖虛說正德如果調養得法也能得高壽,蘇木看到了希望,忙問。

沖虛撫摩著長鬚,一派得道高人模樣:說起來,其實也就清心寡慾四個字。

清心寡慾

沖虛道:昔日全真長春真人隨侍成吉思汗駕前的時候,鐵木真年事已高,欲問丘祖師長生之道。其實,我道門修的就是長生之術,若是要授他兩套法門也是易事。

蘇木:道長的意思是讓陛下修武當的長生術心中有些頗不以為然,從古到今,修長生的道人不知凡己,可最後舉霞飛昇的還真沒聽說過。

不同於佛耶穌等幾個宗教的來世和天堂地獄之說無法考證,道家的長生術可是需要實證的。大家耳聞為虛,眼見為實,自然也不相信了。這大概就是後世道家比起佛門和西方宗教,逐漸衰落下去的緣故。

沖虛卻沒有接這個茬,接著道:不過,要修我我道門的長生術,首重在心。套用佛家的一句話,一個杯子,必須先倒空了才能裝進去新的東西。而成吉思汗身為一代帝王,裡面的東西裝得實在太多,卻是放不下的。而且,修煉一物,得心地平和,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有如不有,無得無失,這才能觸控到修煉的門檻,感悟天道。顯然,一個君王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

蘇木有些明白沖虛的話,沉默不語。

沖虛:所以,當年成吉思汗問丘處機祖師長生術的時候,長春真人只笑著說了一句,陛下若能少造殺戮,當得高壽,應付了之。一個修行人,若能連起碼的慈悲心和得失心都不能放下,又如何能感悟到這宇宙執行的法則,與天地同壽。顯然,成吉思汗是放不下他的王位的,就算勉強去修,也是水中撈月,鏡裡看花,到頭來總歸是一場虛妄。

蘇木苦笑:道長侍侯陛下這麼多年,他的性子你難道還不清楚。清心寡慾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或許可以,但他卻是不成的。

是啊,如果正德的性子沖淡平和,又怎麼可能親征韃靼,並立下這不世功業,也怎麼會在史籍中留下一個荒唐國君的形象

蘇木:若是用藥石呢不過,他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剛才沖虛已經說得明白,用藥其實也沒什麼用處。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對於心腦血管疾病,也沒有什麼特效藥可以手到病除。說句實在話,他對古人的醫學水平很沒有信心:如果用飲食調理呢

少肉多菜,戒油葷,戒甜膩,不動氣。沖虛緩緩地說:還有,不要太操勞,保持豁達的心境。如此,別的貧道不敢說,五十年壽元還是可以保證的。

人生七十古來稀,就蘇木手頭的資料來看,明朝人平均壽命也就四十來歲,活到五十,尤其是對一個皇帝來說,還算是不錯的。

沖虛這個調養的法子倒是對的,蘇木自然知道,心腦血管有病的人不能吃太多油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忍不住一陣苦笑:讓陛下茹素已是極難,而且,皇帝這幾年剛猛精進,異常勤政,若不讓他過問政事,更加地不可能。

沖虛:這事就不是貧道可以置喙的了。

說完,一拱手,告辭而去。

沖虛的顧慮蘇木也是知道的,正德皇帝以前任性胡鬧,在大臣們心目中已經形同與昏君。現在好不容易有點名君的氣象,又叫他不過問國政,始作俑者沖虛將來免不得要被言官們彈劾,他才不會去找這個麻煩呢

這個老狐狸,修道都修煉成精了蘇木暗罵了一聲,又站了片刻,心道:讓正德皇帝從此不過問政事,依舊如往常那樣荒唐胡鬧也不是什麼難事,只需稍加引導。就是吃素這事有點難辦,得好生琢磨琢磨。

有了,其實素齋做得好了,也一樣可口,等下回家問問小蝶。

心中有了這個念頭,蘇木就急忙朝前走去,剛走到皇宮門口,卻被一個人叫住:學士,學士,請留步。

抬頭看去,卻是一臉憂慮的張永。

蘇木:原來是張公公。

張永顯然是已經在這裡等了半天了,喝退左右,低聲問:子喬,剛才陛下是不是又犯病了,所為何事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皇宮之中自然滿是他的耳目。前頭皇帝剛病,後腳張永就知道了。

他以為皇帝是在為眾臣彈劾內閣而生氣,感覺事關重大,急忙過來找蘇木詢問。

蘇木:沒事,沒事,張公公你也不用擔心。

心中突然想起一事:對了,最近陛下有沒有去西苑

張永一呆,回答道:陛下龍體欠安,自然是不能去西苑的,這也是慈聖太後的意思,說是萬歲爺應該在禁中靜養。

開玩笑,東廠和錦衣衛歷來不和,而那錢寧野心勃勃,一心要在皇帝面前同他張公公爭寵。大內禁中,錢寧是不能進來的,只要皇帝在皇宮中一日,錢寧就沒有和自己爭寵的可能。張永自然是樂意看到皇帝成天呆在宮裡的。

蘇木淡淡道:陛下這次親征,日子過得苦,萬歲爺又是個喜動不喜靜的性子。值此秋高氣爽的季節,陛下不妨出宮走動走動,打打獵什麼的,對他的龍體也是有好處的。

張永又是一愣,蘇木這麼幹,不是趕緊著把皇帝推到錢寧一邊嗎,這可不是他做事的風格。對於蘇木的智慧,張永自然是相信的:難道他這麼做別有深意。

果然,正在他沉吟的時候,蘇木有道:張公公,陛下龍體微恙,有的事情就別讓萬歲爺知道了,司禮監和內閣自行處置就是。

這句話讓張永心中一動,暗想:難道蘇木這是要讓內閣和司禮監將萬歲爺駕空,好做什麼大事。恩,就這麼辦。

他嘆息一聲:陛下龍體不安,咱們做奴婢和做臣子的自然要擔負起責任來,學士你放心好了。

實際上,明朝政治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體系。內閣決策司禮監批准,六部各衙門實行,御吏臺言官監督,而皇帝,只不過是作為一個憲法和最終裁決者的角色而存在。說句難聽的話,就算沒有皇帝,這臺國家機器也能順暢地運轉下去。有的時候,皇帝若是太強勢,國政反會出大問題。

蘇木這個提議,倒是合了文官系統的心思,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符合聖人治國之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