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雖說胡順覺得有自己這麼一個能幹的女婿在,自己早遲是要富貴榮華的,可現在聽到這兩個字,他還是激動得身子顫抖。

謝自然也一臉的振奮:恩師,倒不是學生要貪這絕世大功。學生乃是陝西人,經常行走在韃靼草原和山陝,以前韃靼人年年入寇搶劫屠戮我大明百姓,邊境百姓受兵災之後的慘烈之狀學生看得實在太多。這次如果能夠活捉小王子,就算沒有任何功勞可得,學生也再所不辭,願聽恩師調遣

胡進學:子喬,你下令吧,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幹。

好,既然如此,我就說說我的想法。

蘇木點了點頭,依照腦子中小王子第十三次入侵明朝,應州大戰時的真實歷史記錄說道:如果不出意外,小王子在知道陛下親臨應州指揮作戰之後,必然會全軍來攻。韃靼人長於野戰,以皇帝陛下的英明自然不會出營與敵浪戰。所以,這一戰的態勢是,小王子攻,而大同軍守。

若說起守城戰,大同鎮軍經驗豐富。而韃靼人以前只知道搶劫,騎著戰馬來去如風,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攻打有堅固防禦的營寨,這次定然會啃到一塊硬骨頭,一兩日之內,根本破不我明軍老營。

確實如此。胡順和謝自然都是帶兵的人,自然不住點頭。

蘇木:根本計算,如果不出意外,太原和延綏兩鎮已經開撥至大雁門關,依託長城隱蔽起來。見應州戰事開啟,必須出兵來援,兩日之間就能趕到戰場。不過,即便集三鎮兵馬,也未必能嚇退小王子。韃靼人可都是騎兵,野戰並不畏懼,反很高興看到我大明邊軍與之決戰。所以,這一戰,太原延綏未必能討到什麼好,會焦著在一塊兒。然後,寧夏鎮兵就也會如期趕到預定戰場。當然,寧夏剛平定沒兩年,戰鬥力也不成,不能對整個戰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關繼宗有些氣惱:蘇學士你這話不對,韃靼才多少人嗎,我們都集四鎮兵馬了,怎麼還打不過小王子

蘇木也不同這個不懂軍事的文官解釋,他吞一口口水,剛才說了這麼多話,有些接不上氣:關鍵在於宣府和遼東兩鎮身上,只要他們一趕到戰場,這個大包圍就算形成了,到時候,六鎮兵馬齊出,這一仗我們就贏定了。

沒錯,必勝。其他三人都是一臉的振奮。

實際上,就算沒有對歷史上這一仗的先知先覺,蘇木也和正德做過無數次兵棋推演,無論是任何一種推演,結果都以明軍大勝而告終。

在推演中,韃靼人在與四鎮較量之後,士氣已經下滑。而宣府鎮軍乃是就邊中兵力最強,裝備最好的一鎮,他的到來,成為了左右戰局的一支有生力量。

不過,最最後的推演中,蘇木還留了一個心眼,沒有將小王子最後竟然化整為零分路突圍的史實告訴正德,而且,他的主力選擇的突圍路線又讓人意想不到。

在正德看來,韃靼人已經徹底落入了包圍圈,就算小王子最後能夠逃出生天,也必然丟掉全部主力部。也許,在他心中,根本就沒想過要殺死或者活捉韃靼人的大汗。

蘇木:這一仗我大明朝要獲勝也沒有任何懸念,不過,如果真那樣,也沒我們什麼事情。怕就怕小王子突圍而出,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半路截住他。

地圖上已經被紅藍兩色旗子插滿了,可無論怎麼看,小王子好象都沒有突圍的可能。

正疑惑間,蘇木指了指地圖,反問:好了,現在我再問你們,如果你是小王子,會選擇從哪一路突圍

謝自然:肯定是從西北大同右衛那邊。

胡順:大同右衛是可以肯定的,不過,搞不好韃靼人會出人意料地從正北大同方向突出去,不過,他能想到,皇帝陛下肯定也想得到。大同右衛那邊肯定會佈置兵馬阻截。至於大同城,這裡又是河流又是堅固的城牆,他要想從這裡過去,也不是那麼容易,騎兵也發揮不出優勢。難道他吃驚地看著蘇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謝自然也立即明白胡順想說什麼,抽了一口冷氣。

蘇木點點頭,用手指了指地圖東北角:懷安萬全,只可能從這裡走。這一帶雖說是宣府鎮的地盤,沿途都是宣府的城堡。可你們想過沒有,宣府作為這次戰役的主力,已經全軍出動,後方已經空虛了。而且,那地方咱們都知道,是一個狹長的平坦地帶,正利於騎兵逃脫。到時候,小王子從宣府軍的屁股後面脫圍,誰能想到

開玩笑,口外的地勢,中國人都知道。

沒錯,這就是在真實歷史上小王子突圍的路線。

作為一個現代人,已經提前知道這一戰的結果,再不利用,蘇木也不用在這個世界上混下去了,也侮辱了穿越者這個稱號。

至於為什麼不提前提醒正德皇帝,蘇木才不會那麼傻呢

到時候小王子固然走不脫,他蘇木也會因為運籌帷幄之力獲取功勳,可胡順謝自然胡進學他們怎麼辦,不是白來山西一趟嗎

這個世界是現實的,你就算官高權重,手下也得有一群得力干將幫襯。

劉瑾牛逼吧,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手把持著整個大明朝的朝政。可就因為手頭沒有確實掌握一股可用的力量,得罪的人實在太多,最後不也被絞死在菜市口

而且,胡順若是封侯,這侯爵將來可是要傳給我蘇木親生兒子胡克己的。

蘇木接著道:雖說那地方一馬平川,無險可據,可要伏擊小王子也不是難事,這次從京城來山西,這沿途的山川地貌可都是裝在我心中的。有一個地方正好阻截韃靼北逃之敵,到時候,只需埋下一支伏兵,定然能將小王子留下。

謝自然年輕性急:恩師,就是是什麼地方

蘇木:懷安萬全一帶雖然都是平地,視野也開闊,不利於我軍埋伏。不過,你們別忘記了,那裡卻有一條河。

胡順在山陝一帶也是巡查過兩年軍務的,聽蘇木這麼說,立即問:你說的是不是洋河

對,就是洋河。蘇木點點頭,他也不明白後世的洋河大麴是不是就是產自這裡。

胡順擔憂地說道:怕是不成,現在是枯水期,基本上每年只要一如秋就要斷流到次年五月桃花汛下來。河裡根本就沒水。在那裡設伏,韃靼人的騎兵一個呼嘯就能衝過去,咱們根本就擋不住。

蘇木搖了搖頭:泰山老大人你這就不知道了,今年雖然氣候嚴寒,和洋河裡卻是有水的,還不小。

啊,此話確實胡順吃了一驚,急問。

蘇木鄭重地點了點頭:前一陣子我京城駕前處置政務的時候恰好看到萬全那邊上的一道摺子,上面說今年洋河的水大,都凍實了,怕是來年有凌汛,請朝廷撥下款子整修河堤。朝廷怕地方官冒賑,還專門派人去看過。如今,天氣暖和成這樣,估計洋河也解了凍,小王子的騎兵若是從那裡過去,怕是就走不脫了。

好胡順叫了一聲好。

謝自然和胡進學也是滿面的激動,同聲道:天佑我等。

蘇木:既然大家都沒疑問了,現在就聽我安排。謝自然。

謝自然:學生在。

蘇木:我且問你,你手頭還有多少可用之兵

謝自然:能夠派上用場的只有北登營,大約五百來人,就是器甲上差了點。

蘇木:不用擔心,等下我去同陛下說一聲,讓大同鎮撥些器械給你,就以加強大同防務之名。我同各鎮總兵官也熟,他們還會賣我一些薄面。

實際上,這段時間蘇木在正德皇帝身邊參贊軍務,他在正德那所受的信重,各鎮總兵官可都是看在眼裡的。雖說蘇木只不過是一個正六品,可那些正二品的總兵官們知道蘇木搞不好就是大明朝未來的宰輔,對他也是諸多討好。蘇木有事求到他們都上,他們歡喜還來不及,怎麼會推脫

蘇木:明日等我隨陛下去應州,你就立即帶著白登營出發去萬全埋伏。

是,恩師。不過,這點人馬是不是有些少了謝自然還有些擔心。

蘇木淡淡道:小王子就算能殺出重圍,身邊的人馬也必然不多,且長途逃竄,也沒多少鬥志。你半渡擊之,如果還贏不了,以後也不用帶兵了。

謝自然神情一凜:是,學生定然不會辜負恩師的期許,若不能留下那小王子,絕不回來見你。

關府君,糧草的事情還得從你那邊挪些。大軍未動兵馬先行,如果此戰勝,也免不了你的功勞。

這事好說,我大同府的錢糧還不是學士你問朝廷討下來的。關繼宗:君服需要多少糧秣和民夫儘管說就是了。

功勞關知府自然想要,關鍵是,他還想當幾年官。如果不出意外,再過一年,自己任期滿了,估計也要退休。如果再立點功勞,這官大概還可以再做下去。

謝自然:這次去萬全,若再發民夫,動靜大了些,若是走漏了風聲,怕是要引起韃靼人的警覺。這樣,你把錢糧給我,我讓白等營附件的孤店千戶所出人負責運送。

關繼宗:還是君服想得周全。

蘇木:泰山老大人,進學,你們就隨君服一道去,負責居中聯絡。

他站起身來,拍了拍手:應州大戰一結束,我就會給你們傳來訊息,到時候,截住小王子。

君服,馬上就是一場空前的大戰,收拾好心情,別想太多。一切,等戰役結束後再說。他最後補了一句,想起失蹤的囡囡,心情又開始沉重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