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還是蘇木穿越到明朝之後第一次進入正規考場,心中未免感覺好奇,就考場氣氛的緊張程度,已經可以比擬後世的公務員考試了。

雖然說院試只是取得正式公務員考試資格的預考,但一旦中了,就能夠獲得秀才功名,可以免除一切賦稅。成績好的人經過考核,入了府學縣學每月還有廩米可拿,算是公家的人。

因此,同縣府兩場考試不同,考生們剛一進場先要經過搜身,沒有夾帶之後,才領到一個考號進場。

進場之後,你得依據考號,尋找到你的考棚,被人用大鐵鎖鎖在裡面,不到考試結束不能離開。

上次蘇木來貢院參加府試的時候,因為考試不嚴格,他和其他人都安排在大殿中作題,還沒資格去後面的考棚。

這次一到地頭,頓時吃了一驚。

只見眼前都是一排又一排低矮的青瓦小房,連成一片,相對而立。坐在裡面,旁邊的人是看不到,可對面考生的表情卻盡收眼底。

遠遠看去,很有些後世聯排別墅的味道,不過,尺寸卻要小得多,更鄉下的土地公公的小神龕差不多。

考棚大約一米六左右高,寬約兩米,裡面又窄又小,只一個小炕,人躺在上面,腳都沒辦法伸直。明朝人個頭普遍不高,還好些,蘇木就覺得難受了。

來參加考試的人實在多,好在他是最先一批進考場的士子,也免得在外面等得惱火。

進考場的同時,每個考生還得領一疊卷子,上面依舊如前兩場那樣上面印著紅色暗格。

除此之外,還有幾張蓋在府學大印的草稿紙。

所有的考生在領到卷子之後,都會放進隨身攜帶的一口小布袋子中,掛在脖子上。這口布袋又被稱之為考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蘇木因為不知道,也沒準備,只得將卷子捏在手上。

進考場坐了半天,等到天完全亮開,考生們總算都入了場。

砰一聲,貢院放了炮,關上大門,本期保定府院試算是正式開始了。

蘇木倒被這一聲炮嚇了一跳,再看對面那個剛進入考棚的考生,更是驚得腳下一個趔趄,險些跌倒在地。

此刻,在考場外面,聽到這一聲炮響,不少送自家少爺或者老爺來赴考的家人和奴僕們都席地而坐,靜靜等待著。又有衙役抄了手,四下走動,示意大家保持安靜。

這場景,倒有幾分後世高考時,家長前來陪考的意思。

在遠處,有人的身體微微一顫,喃喃道:終於開始了。

卻不是胡瑩又是誰,同一個月前相比,這個高個子的小美女瘦了許多,顴骨也有些微微的突起,讓她的五官顯得更是分明,眼睛也彷彿要大了三分。

兩個錦衣衛的番子在旁邊討好地說:大小姐,考生們都進考場了,該回去了吧。若是叫胡老爺發覺,咱們可要吃不了兜著走。

胡瑩也不說話,只微微擺了擺頭,將雙手合十,嘴唇微微翕動,好象在念著什麼,一臉的虔誠。

沒錯,蘇木先前並沒有看錯,胡瑩來了,一直跟在他的身後。

胡小姐知道今天是蘇木的大日子,關係到他一生的前程。

於是,她便起了個大早,就帶了兩個錦衣衛的番子過來,只想親眼看看蘇木是否進了考場,又考得如何。

在蘇木沒有出考場之前,她是不會離開的。

胡順知道自己對不起女兒,又知道自家女兒是個剛烈的性子,一但惹惱了她,天知道胡瑩會幹出什麼出格的舉動。因此,這一個月以來,胡順她都都是百依百順,再不敢多說一句。

所以,胡瑩來貢院,胡順乾脆裝著不知道,只派了兩個得力手下跟在後面。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胡小姐終於將那段經文唸完,抬頭看了看天色,應該開始答題了。

第一場正試的題目紙終於下來。

蘇木接過題目一看:會作。

這兩道題一道來自大學,一題來自孟子。

第一題是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意思是,所以,君子在任何方面都要盡心竭力,務必作到盡善盡美。

這也算是大學中的名句,只要讀過幾年書,任何人都能明白其他的意思,也知道該如何作題。

第二題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很長。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這題目一口氣讀下來,讓他有些接不上氣。

這一題的意思也很簡單,意思是地位低下的人尊敬地位高貴的人,這叫尊敬貴人;地位高貴的人尊敬地位低下的人,這叫尊敬賢人。尊敬貴人和尊敬賢人,道理都是一樣的。

講的是禮,這題目也簡單。

這兩道題中第一道因為是大學名句,在這些天經過韶先生的題海攻勢中,蘇木恰好做過,範文也由老師細心修改過,此刻只需直接謄錄上去就是。

笑了笑,心道:韶先生說不打題的,卻不想還是中了一道,卻是我等的運氣。

實際上,明朝的八股制藝嚴格限定在四書範圍之內,區區四本書,出題的範圍顯得很窄,只要長年累月以其中的每一句話為題,逐一作下去。等上了考場,總歸會碰到一道以前做過的題目。這也是科舉制度中一件很無奈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到清朝時,八股文已經走到盡頭,可謂該出的題目已經出盡。

沒辦法,只能從四書以外的儒家典籍上尋找題目。

可就這樣也不成,於是,又有考官將兩句不相干的話各裁去半句,組合在一起讓考生以此作文,稱之為:截塔題。

當下就伸展了一下筋骨,磨了一池墨汁,用毛筆蘸了,也不用打草稿,就這麼寫下去。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一句中是故,是承上文,說不,不重要。君子,是大人成德之名。極,即是至善。

看來,這破題一句,則應該在善字上著眼。

然後是承題,善後而成德,這一句也不能單獨看,得聯絡上問,上文書日新,便是明德的事,末後說無所不用其極,便是止於至善的事。

只要破題和承題寫好了,後面幾股倒也簡單。

實際上,當初蘇木做的時候,只在破題和承題上出了點問題,後面的幾股韶先生表示很滿意,也就修改了其中幾個句子。

蘇木作題是出了名的謹慎和慢,這一題作完,區區八百來字就花了兩個小時,等到寫好,已是後世北京時間上午十點左右。

看了看自己的卷子,字寫得極其工整,想必謄錄的時候也不會被人抄錯。

至於文章的內容,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這道題目當初可是經過韶先生修改的,放在這一千多考生之中雖然不算優秀,但排個中上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如果這場考試只這一道題目,自己是妥妥地排進前一百,中個秀才當不在話下。

關鍵是第二題,這一題以前可沒做過。

不過,經過剛過去那個令所有學生談虎色變的一個月,蘇木對八股文的認識又有所不同,心中也不擔心。他也不求如童子試前兩場那樣場場第一,能夠上榜就滿意了。

只需扣著題意寫,格式上不出岔子即可。

吃了塊餅子,喝了口涼茶。

待到寫得發熱的手涼快下去,就開始去對付第二題。

這次蘇木不敢大意,老實地開始打草稿,擬提綱。

等到提綱弄好,便是中午。又看了一眼,覺得意思上沒有任何問題,就開始破題。

所謂破題就是有一句話將題目的意思說得明白,蘇木先前已經想得清楚,不外是:敬對上也對下,上下之禮有別,卻又有相通之處。

按照八股文的格式,破題不能太長,嚴格限制在二十字之內,考的是士子高度概括的能力。

剛開始的時候,蘇木倒沒有把這一題放在心上,就隨手寫了一段,大約十來字,可等一寫完,仔細端詳,卻感覺有些不對味。雖然用的也是文言文,可半文不白,就好象兌了水的白酒,顯得非常古怪。

這樣的句子若是讓考官看了,不捏鼻子才怪。

有意要寫出一個凝練優美的句子並不容易,反有了斧鑿之氣,落了下乘。算了,就以平實的語言把這個意思說清楚好了。

於是,他便提起筆將這個句子劃掉,也不刻意求雅。

這下,果然寫得通順,只不過,字數卻超了,達到驚人的三十來字。

也不成,只能劃掉重新來過。

就這麼反覆地寫,也不知道多少遍,再定睛看去,已經寫滿了兩大張草稿。

還是文言文素養不夠啊蘇木太陽穴隱隱做疼,這要是在學堂裡,自可去向韶先生請教。然後反覆斟酌刪減,直到推敲出一個盡善盡美的句子為止。

可這裡考場,根本就沒辦法向人請教,難道就這麼胡亂地湊一句上去了事

憋了半天,又回過頭去看,寫了這麼多句子,好象只第一句合適寫,自己鼓搗了這兩個小時,所花的功夫卻是白廢。

蘇木感覺有些喪氣,看來,科舉並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麼簡單,而在士林中混跡也不那麼容易。

心中懊惱,卻也不得不將最開始所寫的破題抄到草稿上。

然後是承題。

蘇木提筆寫了個蓋字,按照八股文的格式,承題部分都要用蓋字或者夫字起頭。

所謂承題,顧名思義,就是申述題意,格式也有嚴格要求。必須是對句格式。

比如當今翰林院學士,八股文大家,正德年間首輔王鏊流傳與世的名篇百姓足,孰與不足中的破題一句是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承題部分就很精妙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大意是藏富於民,百姓富足之後,君主怎麼可能貧困。只有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就是很漂亮的對句。

很快,蘇木就將承題這句寫好,可一看,還是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

意思沒問題,可句子卻有些不暢快,就好象有什麼東西堵在嗓子眼裡,吞不下,又吐不出來。

再看看外面的天色,白熱炙烈的陽光已經變成金黃,竟然已是下午四點鍾模樣。

蘇木心中一驚,汗水就下來了:這都什麼時候了,自己還卡在承題部分,再這麼磨蹭下去,何時才能將這最後一題寫完

今天這兩道題看起來簡單,可自己古文功底尚淺,若是胡亂對付倒沒什麼。可要想上榜,卻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這題,如果以他現在這種狀態作下去,只怕要大大失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