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木雖然不愛錢,可家中的人口卻多,有三個老婆,三個孩子,將來還會生孩子的,這麼多人,都需要吃飯,正要借這個機會多賺些生活費。

也順便幫正德皇帝充實一下腰包,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

正說著話,就有人來報:稟蘇大老爺胡大老爺,陝西鎮指揮何指揮前來求見。

蘇木哈哈一笑:泰山大老爺,大魚到了。

陝西鎮的何指揮前陣自帶兵進寧夏,本來也沒想過要憑一己之力平定安化王叛亂。

開玩笑,寧夏叛軍有三萬人,就算再不濟,五六千精銳總是抽得出來的。而且,這群軍坯又是打老了仗的,可不是自己手下那群地方鎮軍可以與之比擬的。

自己這次來寧夏,手頭也不過三千人馬,看起來好象不少。可自家肚子疼自家知道,這三千人當中,真正能夠上陣殺敵的,大概也就兩百個家丁。

為什麼來寧夏呢,實在是,陝西鎮與寧夏毗鄰,寧夏叛亂,他若不來意思意思,到時候,只怕這指揮使也當到頭了,搞不好還要被朝廷給砍了腦袋。

當然,力量對比實在太懸殊。進入寧夏之後,何指揮索性將軍隊駐紮在黃河東岸,藉口黃河天塹易守難攻,裹足不前。

其實,他心中在打鼓,整天燒香唸佛:阿彌陀佛,佛祖保佑,安化王你千萬別打過來啊

如果叛軍真的過禾,何指揮已經打定主意,到時候逃他娘的。將來朝廷追究下來:不是我軍不出力,實在是敵人太狡猾

卻不想,周昂的大軍在黃河渡口只呆了一日,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倒將何指揮給弄迷糊了。

花了一天時間,他才打聽清楚。如今寧夏的叛亂已經被翰林院編纂,巡按陝西學政蘇木和錦衣親軍衙門經歷司經歷胡順給平定下去。

如今,周昂仇鉞已經被人砍了腦袋,安化王也被蘇木給關進牢房裡。

聽到這個訊息,何指揮也顧不了那麼多,帶著一隊侍衛,揣了錢票,騎快廬奔寧夏城拜見蘇木:寧夏叛亂已經平定,可以說,都是蘇木和胡順一己之力。這個時候正該前去討好,或許還能分一點功勞。否則,湯都撈不到一口喝的。

何指揮這人看起來不像是一個軍人,倒如同一個長袖善舞的商賈。

見了蘇木之後,立即跪在地上一下屬的身份見禮,並說自己姓何,與陝西學政何景明大人八百年前是一家人。論起輩分來還得叫何學政一聲叔老爺。這麼算了,蘇大人就是我的叔了。

叔,這是小侄的一點孝敬,還望賞個面收下。

看到一臉鬍子,都快五十歲的何指揮喊自己叫叔,蘇木有些苦笑不得。

不過,何指揮的手面卻大,一出手就是兩張一萬兩的錢票。

還說,等下去之後,另外還要撥款子過來犒賞士卒。

蘇木知道,這人是要花錢買功勞。

看來,這個報捷摺子可以發出去了。

過得幾日,寧夏逐漸平靜下來,一切都恢復成以前的模樣,就好象這場叛亂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何指揮的軍隊開進寧夏來,又派人送了十車銀子,總數在四十萬兩之巨。

當然,這筆開銷將來也是要記在朝廷頭上,讓兵部給補上的。

如此算來,扣除給士卒們發的軍餉,和安撫百姓所用。還剩五十萬左右。

蘇木命人解送了三十萬兩隨捷報一道送去京城,充入皇帝的內庫。

剩餘二十萬兩,自然是和胡順二一添著五分了。

我現在還真像一個貪官啊蘇木忍不住苦笑搖頭。

不過,帶兵這種事情就得有錢,你要想做清官,廉潔自守,根本就辦不成什麼事。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可定。軍隊本就是吃錢的怪物,而廉潔也不是武官應該有的操守,你只需要不怕死,能夠打勝仗就可以了。

後來的一代軍神戚繼光可富裕得緊,可也不影響人家身上民族英雄的光彩。反之,如果讓海瑞帶兵個倭寇做戰,即便他一文不貪,也未必是敵人的對手。真到那個時候,怕是反要壞了大事。

捷報一出,立即以八百裡加急發了出去。

按照時間,最多半月就能送到正德皇帝手頭。

安撫好軍隊上層,蘇木考慮到寧夏經過這一場變亂,人心浮動,也需要安撫。

就下了一個公告:從即日起,朝廷清丈土地,改革軍制的弊政徹底廢除。寧夏一地,無論士農戶工匠商賈還是軍戶,各安本位。

一句話,新法不在實行,有什麼事情,他蘇木知道向朝廷負責,大家以前怎麼過,現在還怎麼過。

這條命令一發出去,別的不說,單就軍戶而言,都同時大松了一口氣,齊呼蘇青天的,青天大老爺啊

軍心,民心這回是徹底地安穩下來。

接下來,整個寧夏城的軍政大事都由蘇木一人主持,倒有些些一方諸侯的意思。

蘇木不覺感慨:主持一地,身系萬千子民,果然有些滋味,這滋味卻不是做京官時所能體會到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猛將出自沙場,宰相發於州郡。恩師遲早都是要入閣的,只不過欠缺主政一方的經驗,如今也算是一筆拿得出手的資歷。

君服說的是。蘇木點頭。

不過,恩師,學生有一句不吐不快。

說吧。

恩師不經過朝廷就盡廢新法,或許陛下那裡不會說什麼,但怕是要被劉瑾給記恨上了。沒錯,這簡直就是在打劉瑾的臉。

大家都知道,寧夏叛亂實際上就是劉公公鬧出的亂子。

只不過,忌憚劉瑾的權勢,沒人敢說罷了。

蘇木來這麼一手,直接將寧夏叛亂的原因。

只怕,從現在開始,蘇木和劉瑾的矛盾就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了。

我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卻不得不為之。蘇木淡淡一笑。

謝自然:學生不解。

君服,若我不廢除新法,士卒就不會安心,甚至還有人擔心朝廷會清算他們的叛逆之罪。前一陣子,我收了反正軍官的銀子,算是穩定了軍隊上層,可下面的士兵卻不能不安撫。這次叛亂的始作俑者是劉瑾,我這次廢除新法,擺明了要為他們撐腰,這下,士兵算是徹底安心了,寧夏從此無事。

謝自然恍然大悟:學生明白了。

至於劉瑾。蘇木一笑,再不說話。

如果歷史不發生大的改變,劉瑾的政治生命結束了。

楊一清和張永好不容易逮住這個機會,會放過劉瑾嗎

不會的,這次,文官系統和張永都想讓他死。

宮裡宮外,朝中野中都想要劉瑾的命,即便正德皇帝出馬,也救不了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