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到了農曆八月底,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這個亮馬誇街的儀式對於蘇木來說,無疑是一場折磨。

其實,他也是昨天才進西安城的,之所以沒有提前進城,主要是對官場上的應酬有些煩了。準備等到考試時間一到,再進貢院的。

可亮馬誇街這道程式卻不能少,一大早,他就被趙葫蘆叫起來。早飯剛吃完,身上就已經出了層汗。

吃過飯之後,他也沒有歇氣,就被幾個長隨簇擁著,坐上兩人抬的小肩輿,避過熱鬧的街道,悄悄來到了陝西巡撫衙門。

西安這城唐朝時有八水繞長安之說,環境非常之好,也涼快。可隨著關中平原上千年的開發,整個平原上的樹都被砍光了。

在西安城中,更是看不到一絲綠色,但在八月時候,也是一座火城。

在禮房,蘇木換上了葛紗吉服,戴上了涼帽,披了肩坎,裝束妥當後,就看到本期陝西鄉試的副主考史大人。

按照國朝科舉制度,一省鄉試的正副主考都要從中央選派。

史大人乃是弘治三年的兩榜進士出身,在翰林院坐館一年,被淘汰到了地方做了幾任官,如今正在國子監做祭酒,被選拔過來做副主考。

蘇木和他以前本是舊識,這次又搭檔主持陝西鄉試,都很是高興。

老史快七十了,大老遠從京城來西安,精神顯得很委靡。他也知道蘇木現在在士林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又是天子近臣,前途不可限量。而且,按照官場上的規矩,主官和副職是上下級關係。就打定主意,本次鄉試一切事務都由蘇木做主,自己權當是擺設。

在大客廳才坐一會兒,兩人就汗流夾背,前後兩排長隨賣力地搖著大扇子,扇出的卻是熱風。正在煩躁間,巡撫大人也穿著新吉服進來了,脊背上已經一片。

巡撫喘著氣,吃力地跪下磕頭:陝西巡撫向兩位欽差大宗師請安。

巡撫可是封疆大吏,而蘇木也不過是一個正七品的翰林編纂。可他是欽差,代表天子的威嚴,整個陝西省的大小官員見了他都必須下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蘇木忙扶起巡撫,把他讓到上首坐下,著才以下官的身份向他行禮。

巡撫滿面都是汗水,道:好熱的天,還是快些將儀式舉行了,上了馬遊完街,好去貢院納涼。整個西安城,也就貢院那邊涼快些。

蘇木說:但憑巡撫做主。

於是,眾人就舉行了拜欽賜符命的儀式,然後,又設香案在西南方向,邀祭了孔聖人。

等到整個儀式舉行完畢,再看三人,都好象是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然後,蘇木乘了馬出衙門,在儀仗隊的帶領下,在西安城的主要幾條大街遊了一圈。

一時間,整個西安城的百姓都湧上街頭,爭睹欽差大宗師的風采。

這情形原本是很風光的,剛開始的時候蘇木還興致勃勃地四下看個不同。但西安城實在太大,幾條主要的街道一轉,被毒日頭一曬,整個人都蔫了,感覺汗水出無可出,口中也如膠水一樣又苦又黏。

好不容易等到亮馬誇街結束,隊伍進了貢院,美美地喝了兩杯茶水,等到汗水出來,整個人才感覺舒服了許多。

在回頭去看史大人,身上的官服上已經結了一層白色的鹽花。原來,這個史大人平日裡口味重,吃得鹹,身體裡的鹽分比普通人要多些。

兩人吃了茶水,就有長隨七手八腳上來給兩位大宗師除冠,脫衣裳。待脫得只剩一件單衣,有用了溼毛疆後,史大人才嘆息一聲:真是遭罪,世上的事情都是如此,人前風光,人後受罪。

蘇木笑道:史主考,反正過得兩日就要封貢院了,這裡環境不錯,權當在這裡消暑好了。

好真沒說,這裡有樹有水,比驛館裡好多了。

史大人苦笑:這兩日可還有些麻煩。

怎麼了蘇木問。

史大人:按照規矩,鄉試時所在省各府各縣的正印官,凡是選為內外簾官的,都會同學政一道過來拜見咱們。免不得要吃幾場酒,雖說這是朝廷對咱們的恩典,可這麼大熱天的,卻是叫人難過。

原來,鄉試時的外簾官都要在所在省的官員中選拔,巡撫則自動成為監試官。

恩典蘇木有些不明白。

史大人一笑:到時候蘇主考就明白了。

等到晚間,蘇木總算才明白史大人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天一黑,還沒等退涼。被選為內外簾官的知府知縣們都在陝西學政的帶領下前來拜見大宗師。

自然,一通山珍海味地招待。

還有不少拜師禮,按照規矩,一府的拜師銀子就是四百兩。

陝西本就是明朝最大的行省,府縣極多,加一起,兩個大宗師每人都是五千多兩銀子入項。

史大人乃是國子監祭酒,窮慣了的,見了這麼多現金,花白的眉毛都笑得擠成了一團。

這才是開始,接下來,地方鄉紳前來拜見大主考。

考完之後,中式新人送過來的謝師銀子。

一趟鄉試下來,兩個大宗師一兩萬兩銀子沒任何問題。

史大人當天晚上就同蘇木感慨說自己宦海沉浮這麼多年,資歷品級也足夠了,可一直沒有外放過,日子過得清苦。想不到臨到要致仕了,還攤上這麼一個差事。如此,晚景也好上許多,真是皇恩浩蕩啊

畢竟,蘇木是主考,這錢拿不拿,史大人還得看他的意見。

蘇木也不是那麼矯情的人,該著自己得的銀子,自然是毫不客氣地收了。拒收拜師禮固然能為自己獲取巨大名聲,可你也不能不考慮史大人感受。

見蘇木這個態度,史大人松了一口氣,對他也越發的親熱起來。

史大人就怕蘇木這種年輕氣盛的官員,這種人前程遠大,為了名聲和人望,可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倒是自己,這可是最後一次發財的機會啊

說來也是巧了,在這群官員中,蘇木竟碰到了一個熟人。

正是保定府府試時,取了自己的何景明。

何景明在主持了保定院試之後,被朝廷調到陝西做了副學政,如今已經轉為正職。

蘇木巡按陝西學政之後,同他也有過幾次接觸。

何景明本是詩壇前輩,對於蘇木的詩詞也愛到極點。加上兩人又是師生關系,在公務上合作得甚是愉快。

不過,自從上次在西安見面之後,蘇木已經有三個月沒見著他的面了。

看到他,蘇木忙站起身來,一揖到地:學生見過恩師。

見堂堂狀元公,欽差大宗師喊何學政為恩師,不明白二人關係的官員們都是一陣騷動。

何景明忙見蘇木扶起來,笑道:說起來,我和蘇編纂還真有這麼一樁師生情分呢想當年,本官在院試考場上,還差點將蘇編纂給刷下榜去。若是那樣,只怕蘇編纂的狀元功名還得等上兩年了。

學臺快快說來聽聽。大家都來了精神,連聲催促。

陝西巡撫呵呵笑著:各位請入席,有話等下再說。

酒過三巡,何景明才將當年自己在保定院試上的情形同眾人一一說得分明。

自己的學生後來竟然考中了狀元,點了翰林。如今名聲又響,將來很有可能還要入閣,何景明也是大為得意。

大家都是一陣感慨,說,想不到這其中還有這般曲折,該著何學臺和蘇編纂有師生情分。

何景明是詩壇前輩,又是翰林出身的士林前輩。早年遊歷天下的時候,就已經結識了不少一流的學者。

加上為人謙和正直,做官這幾年以來,更是和陝西官員相從甚得。

他做的又是學政官,可以說,整個陝西的讀書人都是他的學生,人脈極廣。

聽到說他是蘇木的老師,所有的內外簾官都已經將蘇狀元當成了自己人。其實,正要以門生同年的關係論起來,也算得上。

大家心中暗想,既然是自己人,事情就好說了。到時候,鄉試考場上,咱們按蘇主考的意思辦就是了。

這一席酒吃得暢快,蘇木也感覺到陝西官員對自己的善意,知道主持這一期鄉試不會有任何問題。

心中也是感慨,看來混官場,這人面和關係真的很重要。

中國,尤其是古代中國,說穿了,不過是一個人情的社會啊

宴會結束之後,何景明並沒有急著離開,反和蘇木在貢院裡散起步來。

何景明道:子喬,後日你我才進考場,這兩日,估計還有不少宴請,你自己把握一下。

把握,把握什麼蘇木一楞。

何景明一笑:鄉試畢竟關係到一省的文脈,同院試大不一樣。很多人情,卻是不好推脫。其中的度,得想好了,明日巡撫大人應該會帶著地方鄉紳和頭面人物來請的。

蘇木依稀琢磨出什麼,笑道:有的事情,度其實還是很好把握,只需依著國法和良心,就不會做錯事。

何景明欣慰道:子喬你能這麼想,我也不擔心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