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派心腹來滄州將朝廷的最新動向通知蘇木,其中未必沒有向他表功示好的味道。

顧花少馬上就被接進京城去做皇家駙馬一事,蘇木才不會提前向其他人透露呢到時候,顧三公子一聽到這個晴天霹靂的訊息,只怕不知道會驚駭失落成什麼樣子,蘇木自認為讀了這麼一年多的聖賢書,還做不到以德抱怨,自然是樂意看到這一幕的。若是走漏了訊息,這顧一雨先生糊塗油蒙了心,也學太康公主來個離家出走,豈不是沒辦法看到這場好戲

吳老先生馬上就要去職的事情倒是可以提前給他說說,這事怎麼說也算是樁喜訊。

果然,聽到蘇木說起這事之後,吳世奇高興地撫摩著鬍鬚,連聲嘆息道:總算可以將這個燙手的熱山芋給交出去了,我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就如同被人放在火上烤。

這個時候,他也不說什麼為君父分憂為了讓滄州老百姓吃上放心鹽,捨我其誰區區一點名聲,同黎庶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倒是吳老二苦著臉,不住哀嘆,說自家老爺子好不容易代理了幾個月長蘆鹽運使司的轉運使,一切剛理順,現在就不幹了,反叫別人摘了桃子。這不純粹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原來都給別人做了嫁衣裳。

鹽司肥得流油,眼見著就要大發一筆,卻說不幹就不幹了。

朝廷有這麼對有功之臣的嗎

老二一想到自己這幾個月一文錢好處沒有得到,心中就在滴血。

聽到兒子的嘮叨,吳老先生厲聲呵斥。

眼看著兩父子就要吵將起來,蘇木忙攔住未來的小舅子,道:老二,依我看來,這幾個月你在發展銀行可沒少得好處,夠意思了吧

吳念祖知道自己姐夫是個有大本事的人,尤其是賺錢的手段堪稱當世第一。所以,當蘇木開始籌劃發行鹽票的時候,他就第一時間貼了上來。

蘇木被他煩得沒法子,只得讓他參於了進來。

這幾月,老二倒是分了五千多兩紅利。距離他十萬兩白銀就收山回家養老的理想還有點距離,不過,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只需三五年就能得償所願。

聽到蘇木這句話,吳老先生狐疑地看了兒子一樣:小畜生你又在發展銀行裡怎麼了

蘇木忙道:老先生,念祖前一陣子不是閒著嗎,我就叫他進銀行幫忙。一來找點事混著,二來也可以得些薪水。

吳老先生的臉色這才好了些:原來如此,這小畜生胡鬧浪蕩慣了,如此也好有個約束,蘇木也也不要太放縱他。

蘇木一笑:怎麼可能,那不是害他嗎

吳老二悄悄地朝蘇木豎了根手指,示意說蘇木夠意思。

說完這席話,蘇木又提出辭去鹽司幕僚一職的事情,說自己過得十幾日就要過京城,這陣子就不過來,先在客棧裡溫習功課。

其實,這樣的話他前一段時間閒下來也說過,老先生也同意了,這次算是正式提出申請。

吳老先生卻不住搖頭:只怕萬歲的聖旨沒下來之前,蘇木你還得在鹽司裡忙上幾日。

蘇木:吳老先生,鹽司裡好象沒什麼事了吧

不然。老先生正色道:本官做這個轉運使好幾個月。

老二插嘴:是代轉運使。

代轉運使幾個月,其中又是解送賑濟款子,又是發行鹽票,帳目還有些亂,在朝廷欽差到來之前,得先整理好了。還有,蘇木,你我雖然要走,卻不能現在就撒手不管,致使衙門裡亂成一團不是你卻也知道,鹽司裡的大小官吏和幕僚也派不上用場,最後還得麻煩你。

老先生一邊說話,一邊撫摩著長鬚,大有站好最後一班崗的架勢。

吳老二冷笑:爹你現在總算知道那群書生派不上用長了,當初為什麼又要聘請那顧潤他們給自己找不自在,當初又為什麼不讓姐夫入幕。姐夫什麼人物,也看得上你那個師爺位置,真做了,也是跌了身份。他之所以進鹽司,還不是想幫你的忙現在你醒悟了又如何,今後回揚州做推官,不能再這麼幹了。

我上次為了滄州百姓接了皇帝陛下中旨,留在鹽司做官,名聲盡毀,還有什麼臉做官,豈不是要淪為人的笑柄,揚州我是不會去的。聽到兒子的埋怨,吳老先生面沉如水,就要發作。

蘇木忙道:好,不就是整理些帳目文書什麼的嗎,也就幾日光景,我等下就去辦。

他原本想花上幾天工夫就將鹽司的事情徹底交接了,等一上手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顧潤等人現在已經和蘇木徹底翻臉,根本就不會幫忙。

而整個鹽司的書辦和先生們,基本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說句難聽點的話,就算是一個不重要的資料,蘇木也得自己親自跑去帳房查,一來二去,甚是耽誤。

這群人指望不上,蘇木只能自己去幹。

實際上,就算在以前,整個轉運使官署,吳大人的秘書機構也就是蘇木一人在竭力維持,業務早就熟悉了,也不至於束手束腳,就是累了些。發展銀行那裡是沒辦法去了,就連功課沒沒辦法溫習。

蘇木基本上是一大早就去鹽司,到後世北京時間下午六點才收工回客棧睡覺,生活過得平淡。

花了差不多十天時間,蘇木總算將吳大人在任期間的所有徵募釐清封存,又將所有的往來文書分門別類歸檔,算是將所有首尾了結了。

蘇木這邊如此大的動靜,難免落到有心人眼裡。

鹽司中就不斷有謠言平白而生,什麼:吳大人貪墨了銀子,已經被人彈劾,朝廷已經派出錦衣衛過來捉拿,吳大人派蘇木做假帳;什麼。吳大人湊夠了那兩百萬兩銀子,朝廷為了獎勵他,決定去掉他頭上那個代字,蘇木正在替他整理相關政績上報朝廷云云。

每年秋季,一年的生產銷售任務已經算是差不多了。而來年的鹽引還沒到發放的時候,再加上剛完成了朝廷兩百萬兩賑濟款子的任務,鹽司的人都閒了下來,謠言也傳播的極快。

一時間,偌大一個衙門竟有點人心惶惶的趨勢。

就有人想去打聽訊息,可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到孤立蘇木的後果。

如今,鹽司的事情豆角是吳世奇一手把持,蘇木負責執行。可以說,從吳大人進衙門開始,因為大家都對只這對翁婿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搞到現在,卻沒有人能夠進入核心決策階層,就算想去打聽訊息,也無從著手。

而且,這個蘇木看起來很溫和的樣子,但獨身一人竟然將一個規模龐大的轉運使官署運轉得極為順暢,一個人挺三五個幕僚書半使,光這分才幹就不得不讓人心生敬畏。

所以,也沒有人敢去找蘇木攀談。

最後,還是顧潤忍不住了:梅富貴,你忙乎了這十幾日,究竟想幹什麼

這個,顧公子怎麼想起問這個這段時間,蘇木因為馬上就要回京城,心情大好,又很同情顧潤即將被皇家裝進金絲籠子裡,對他的臉色也好了許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潤雖然深恨蘇木,卻也能和他說些場面話了。頓時不悅:說起來,顧潤也是吳大人的幕僚,轉運使官署的事情也有責任知道。

哦,顧三公子你不是不過問鹽司的政務嗎蘇木笑嘻嘻地說:一雨兄以閒雲遊鶴,不羈名士自居嗎呵呵,大有魏晉古人之風的,梅富貴可佩服得很啊

你顧潤氣得面龐微紅,咬牙喝道:姓梅的,別以為我們都是瞎子聾子,想必是吳大人發行鹽票一事已經驚動了朝廷,要治你們的罪。看情形,你這是在查漏補缺啊

鹽票一事動靜甚大,顧潤等人也知道這是在走鋼絲,一個不慎就要落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所以,從頭到尾他們都沒有參與,倒讓蘇木少了許多掣肘。

蘇木依舊微笑著對顧潤道:三公子,我做什麼幹什麼,吳大人是否被朝廷怪罪,好象還輪不到你操心吧

給我看看,看看你在寫什麼顧潤一想起自己被一真騙得那麼慘,又受了那麼大的羞辱,把蘇木也恨上了,老實不客氣地伸出手去。

對不起,這個不能給你看。蘇木一把撥開顧潤的手,將所有的文書都封存了,氣得顧潤面色鐵青。

在那裡站了半天,這才一跺腳氣呼呼地衝出屋去。

同情,還是同情,看著顧潤的背影,蘇木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終於弄妥了,這滄州的所有活計都已經告一段落。按照日子算來,朝廷的宣旨大使也就在這兩日的事情,我還是回客棧去收拾行裝,準備回家吧

出門大半年,蘇木現在突然想念去京城來。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已經將北京當成了自己的家。況且,那裡還有自己最親的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