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姓梅的好象還差點做了楊廷和的門生。

他一個普通的邊軍軍漢,怎麼可能入得了楊廷和這種未來宰輔的法眼。

這人既和楊廷和關係密切,又是吳推官的女婿,顯然在文官集團中有很大背景。看來,這次攻佔軍械庫,請楊欽差查封銀庫一事就是此人手筆。

楊自烈以前可是從來沒將蘇木這麼個小人物放在眼裡,可沒想到,這次卻栽在這麼一個不入流的小官手頭。

禁不住嘆息:天意,天意啊

楊廷和蘇木吳推官三人走進大堂之中。

其他士兵卻沒有跟著進來。

蘇木等人同時站在那裡上下打量著劉楊景三人。

楊自烈三人知道今天肯定是討不了好,都沒有著聲,只靜靜地坐在那裡。

吳推官見他們如此拿大,面上帶著一絲厭惡,呸一聲:蟊賊,蛀蟲,站起來回話。誰是劉孔和,誰是景亭,誰是楊自烈

還是沒有人說話。

楊廷和與吳推官手下的幾百兵丁則四下捕人,不片刻,外面就傳來一陣陣驚天動地的叫聲冤枉啊,冤枉啊

就看到一個鹽司的從六品判官滿頭是血地被兩個士兵從屋裡拖了出來,口中不住喊:劉使同,景副使,救命啊,救命啊

他的鞋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光著腳在地上不住頓著腿,顯得甚是可憐。

堂堂從六品朝廷命官,被人打得跟一條狗似的,大堂中的劉孔和看得心中一陣酸楚,正要站起來,旁邊的楊自烈一把抓住他的手。

楊廷和並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冷笑道:兩百萬兩庫銀不翼而飛,見了皇命欽差,倨傲無禮,已是大不敬。我來滄州時就聽人說,長蘆鹽司是鐵打的營盤,針插不進,水潑不入。都成了國中之國,封建諸侯了。我當初還不相信,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啊

他指了指蘇木:蘇木,你在滄州已經有些日子,應該識得他們,說說,這三個賊子分別是誰

這一句蘇木頓時讓楊自烈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叫道:你不是梅富貴嗎,什麼時候成了蘇木

蘇木微微一笑,拱手:見過楊同知。

原來你就是楊自烈。楊廷和皺了一下眉頭:那麼,誰是劉孔和,誰是景亭

啊,你是蘇木蘇子喬劉孔和猛地瞪大了眼睛:就是那個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那個蘇子喬,如此詞句非堪破人生者不能為之。老夫以前本以為蘇子喬乃是一知天命的老者,卻不想今日一見,竟是如此年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他是蘇子喬聽到他的話,楊自烈大叫起來。作為一個老進士,他如何不知道此人。單說蘇木,他或許不知道,可一聽到蘇木字子喬,立時就想起來了。

這一年來,若問起文壇上誰的風頭最勁,自然是舍蘇子喬其誰

一曲臨江仙已是震動天下,至於其他風格婉約的詞曲,更是在坊間市井傳唱不息。

到如今,詩壇七子老的老,死得死,已然式威。如果不出意外,這個蘇子喬當是未來三十年獨領文壇風騷者,當為一代大家。

對於蘇木的詩詞文章,楊自烈也是非常喜愛。同劉孔和獨崇臨江仙不同,他更喜歡那首山一程,水一程日常也時時吟唱。

卻不想,這個梅富貴竟然就是蘇子喬。

堂堂一代詞宗,無論如何也同一個粗魯軍漢聯絡不到一塊兒。

這突然發生的一幕讓楊自烈腦袋裡嗡一聲,陷入了混沌。

鹽司副使景亭自從十多年前中了進士之後,就將書本扔到一邊,在他看來,八股文章什麼的,不過是仕途的敲門磚,一旦做了官,自然要丟到一邊。

這十年來,他就沒有摸過一天書本,一味縱情聲色,對於文壇上的事情,自然是毫無興趣,多聽一句都覺得無聊。

聽到劉孔和的話,他有些疑惑,忍不住問:劉大人,這個蘇木究竟是什麼人物,官很大嗎

原來你就是劉孔和,那麼,你就是景亭了。楊廷和哼了一聲,先前三人耍賴,不肯自報家門,他心中還有些惱火。想不到,蘇木上前只說了一句話,就不動聲色地甄別出三人的身份。

劉孔和這才長嘆一聲站起來:見過欽差,罪官劉孔見過天使。就跪了下去。

既然劉大人帶了頭,其他二人也心不甘情不願地跟著跪了下去。

劉孔和這才轉頭對身邊的景亭道:蘇木乃是當今最有名的青年才子,還是白身。不過,若說起權勢,只怕這世上還真沒人比得了。此人也就朝中的閣老和少數幾個大人物知道。陛下東宮龍潛時的首席先生,先帝臨終時的遺詔的執筆人。

什麼景亭忍不住低呼一聲。

想不到劉孔和也只知道自己的名字,蘇木有些微微得意。

身邊的楊廷和又想起以前在西苑時於蘇木之間不快,忍不住冷哼一聲。蘇木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忘形,就收起笑容,挺直了身子。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兩條人影朝他撲來,同時大喝:好賊子

蘇木一時不防,竟被他們扭住了。

這二人正是楊自烈和自己的準老丈人吳世奇,一左一右,都是扭曲的面孔。

蘇木嚇了一跳:做什麼

吳世奇氣憤地叫道:蘇木,你什麼時候入的東宮,什麼時候起草了先帝遺詔,你究竟還有多少事情瞞著老夫

而楊自烈則大罵:蘇木賊子,你如此身份,竟然隱姓埋名來做巡檢,意欲何為蒼天啊,馬全你這個卑賤小人,你惹誰不好,偏要去碰蘇子喬,若非你,本官怎麼會落到如此田地馬全小人,本官要殺了你,殺了你

楊自烈心中痛苦得要滴出血來:如果沒猜錯,蘇木來滄州定然是得了皇帝的旨意,又或者是張太后的意思。也只要這兩位大明朝的當家人才使得了這種人物。當初弘治皇帝大行那一夜,具體情形他雖然不知道。可接下來就淮王病死東廠大換血,就連當初的長蘆鹽司轉運使也被罷免。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那一夜並不想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巡檢司巡檢,蘇木究竟是怎麼回事楊廷和一呆,忍不住問。

蘇木身份頓時出了一層細汗,心叫一聲不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