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肅跟著朱慈焴到一旁坐下,隨後嶽肅方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說公開朝廷賬簿是利大於弊,道理自然許多。第一,朝廷的賬簿公佈天下,可方便天下人監督,比如說,工部每年都有許多工程,這工程到底需要多少銀子,說句實話,很多人都難以估算出來,大多是工部報多少,朝廷就撥多少。可要是有了天下人的監督,那便不同,天下間終究有不少懂行之人,我大明一向言者無罪,如果發現問題,敢於說出來的,絕對不在少數,這就可以避免許多貪汙的行為。再比方說,兵部每年都要給九邊撥發軍餉,每年的餉銀甚巨,然而,軍餉是如數撥發了,可到了地方,有那將領偏偏要告訴士兵,朝廷沒有如數發餉,從中中飽私囊。如果賬簿公開,各級官兵就會知道,朝廷到底有沒有如數發餉,到底是朝廷不給還是地方將領私自剋扣。諸如這般的例子,其實很多,臣再說一個,這次增收商稅,目的是為了用多收上來的銀子開辦免費醫館和免費學堂,這兩項大事,花銀子的地方就更多了。免費學堂還要差點,也就是撥發老師的工資以及購買一些書籍,但免費醫館就不同了,每年購買藥材,一斤藥材多錢,運費多少,是朝廷買便宜了還是買貴了,下面辦事的人是否趁機吃回扣,這都是不好說的,如果公開賬簿,讓天下人都看到,倘若朝廷買貴了,一定會有人說,從中自會避免許多現象。至於皇上所言,如果朝廷賬簿公開,是不是會有心懷叵測之人,加以利用,臣這裡想說,或許會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我大明朝國庫充盈,任何宵小之徒都不敢心存不軌,臨邦小國,也會由此看出我大明朝國力強盛,更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眼下朝廷國庫充裕,還剛從各藩王手中收回土地,有了這些土地,朝廷每年就會多收入許多糧食,這些糧食或販賣,或存入國庫,以備災年之用。海外貿易,此刻也十分發達,這一兩年間,朝廷還要再建港口,每年的稅收,會有更多的銀子,妄言中興,也不為過。國庫有錢,不怕天下人知道,百姓聽說國庫之中越是充盈,他們對朝廷的信心也會越發的充足。可以說,唯有在國庫空虛之時,朝廷才怕讓外人知道,從而做些手腳,加以利用。然,就是因為如此,這也算是給天子與滿朝文武的頭上懸著一口jg鍾,讓他們時時刻刻都要兢兢業業,不可疏忽。綜上所述,所以臣以為,公開朝廷賬目,讓天下知道,其實是利大於弊。

嶽肅侃侃而談,盡說利弊,朱慈焴也不會小孩子了,其中道理,當然能夠聽的明白,他連連點頭,等到嶽肅把話說完,沉吟片刻,說道:卿家所言不錯,確實是利大於弊

緊跟著,他便要準了嶽肅的陳請,然而話到嘴邊,他又收了回去。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母親的話,皇家沒事還要用國庫的銀子呢,若是將賬簿公佈天下,花多花少,少不得會讓天下人罵一頓。

可是,想要不準,也要有充分的理由,朱慈焴也沒有什麼好的理由,琢磨了一會,又說道:卿家,你說的這些,朕都明白,可朕覺得,一旦賬簿公開,還是有些不妥。畢竟,這是祖制,我大明朝自開國到現在,還沒有說把朝廷的賬簿給外人看,朕實在不想從朕這裡,破了規矩。

陛下,今時不比往ri,太祖建立大明之時,許多規定,都是沒有的,都是後來的皇上,一點一點新增進去的。比如說這個議會制度,不也是皇上批准組建的麼。既然可以組建議會,當然也可以將朝廷的賬簿公佈天下,這只是一個過程罷了,看的是對朝廷有利還是有弊。如果利大於弊,那現在就施行又有何妨。嶽肅說道。

這倒也是朱慈焴哪裡能夠說過嶽肅,又一次說的不知該如何應對。想了一會,認為實在是沒有別的理由回絕了,索xg只能說出真正的原因。卿家,您是先皇託孤的老臣,也是朕的老師,所以你不是外人,我皇家也從來沒有當卿家是外人。今天,話既然說到這裡,朕不妨說些肺腑之言,為何不願將賬簿公佈天下,實在是有朕的私心在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哦嶽肅連忙問道:不知陛下有何難言之隱,正如皇上所言,臣受先帝與託孤之恩,對於皇上與朝廷之事,必然恪盡全力,鞠躬盡瘁。還請皇上說明,其中有何緣故,臣一定會竭盡所能,為皇上分憂。

這是不是別的,乃是國庫中的銀子,除了朝廷使用之外,我皇室也時常動用,興建陵墓,修繕宮殿,賞賜藩王,都是從這裡出錢,ri後公佈天下,誰曉得會招來什麼閒言閒語。朱慈焴如是說道。

皇上此言差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個天下都是皇上的,更別說是國庫。雖說宮內有內帑,但國庫裡的銀子,不也照樣是皇上的麼,以前怎麼花,賬簿公佈之後,仍然怎麼花,天下人怎能說個不字。皇上使用國庫的銀子,是天經地義,這是歷朝歷代的規矩,不會因為賬簿公開,就會發生什麼變故,如果國庫充盈,皇上修皇陵修皇宮,需要多少,無人會去阻攔,倘若國庫不足,大家也只能提醒皇上,儘量節儉。還有一點,賬簿公佈天下之後,對皇上在使用國庫的銀子方面,也是有好處的。國庫裡的銀子是皇上的,皇上您想怎麼用,都無所謂,但臣想,皇上也不會希望有的人打著皇上的旗號,私吞挪用國庫裡的銀子吧。修繕皇宮也好,興建皇陵也罷,這都是大工程,其中花費,不在少數,以往怎麼花錢,工部與內官監核准便行,但誰也不能保證,這其中就沒有私相授受的嫌疑。記得先帝在位之時,工部尚書馮權與內官監尤善就合起夥來騙先帝,一個門檻,都要先帝七十兩銀子,一扇窗戶要六百兩,一扇門要上千兩,先帝一般不去過問此等事,經臣提醒,馬上就發現端倪,一下子便查出一樁貪汙舞弊的案子。似此等事情,ri後難免不會再次發生,皇上ri理萬機,也未必會注意,如果此賬簿能夠公佈於眾,讓天下人都看到,大家一議論,必叫舞弊者現形。皇上要用國庫裡的銀子做什麼,一文都不會少,但賬簿公佈天下,卻可免除經手之人從中貪墨,這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麼。賞賜些銀子給藩王,這更不算什麼了,以前的祖制是分封土地,但土地畢竟是有數的,所以現在改了,摺合現銀,此事已經辦理,而且也得到朝野上下的贊成。現在皇上收回來的土地,每年打出來的糧食,只要賣掉,就能獲取許多銀子,這些銀子攢上個幾年,便夠賞賜一個藩王的了,用不是從稅銀之中劃撥,天下何人又能說出半個不字。

嶽肅又是一番長篇大論,聽的朱慈焴又是連連點頭,現在想要回絕嶽肅,實在沒有丁點理由了。有心立刻拍板贊成,可母親就在內堂聽著,他從小就是張嫣管大的,對老孃還是比較畏懼的,萬萬不敢違背張嫣的意思。如此一來,令他為難之際,不知該如何說話。

嶽肅是什麼人,一眼就看出皇上的內心已經認可了自己的說法,但滿臉為難之sè,顯然是有心答應,卻又不敢答應。能夠讓皇上如此的,放眼天下,也就剩下張嫣了。

一想起張嫣,嶽肅心中立刻釋然,怪不得進門的時候,皇上沒有馬上讓自己免禮,十有仈jiu是張嫣唆使的,要給我來一個下馬威。想明白所以然,嶽肅臉上露出淡定的笑容,用和藹地語氣說道:皇上畢竟涉世不久,而公開朝廷賬簿,又是一等一的大事,其中還涉及皇家。既然有關皇家,臣以為,皇上和太后商量一下,其實更好。陛下,要不然這樣,臣今ri暫且告退,等到明ri再來。

朱慈焴也確實不知該怎麼辦了,急於和張嫣商量一下,別看老孃就在內堂,但實在不方便現在尋問。他點了點頭,說道:愛卿所言極是,朕也有意與母后商量一番,卿家先告退吧,待到明ri早上,朕自然給卿家一個答覆。

好,那臣先行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嶽肅告辭,離開養心殿,自回內閣辦公。朱慈焴見嶽肅走遠,連忙進了內堂,給母后問安,然後說道:母後,嶽大人的話,您在裡面想必也聽到了,孩兒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絕於他。好在嶽卿沒有繼續催問,要不然孩兒真的不會做了。母後,您說這件事,孩兒該不該答應他呢。

嶽肅這個人,實在有夠聰明,三言兩語,不僅洞悉利弊,而且還猜出你之所以沒有答應,全是因為我的主意。是否料到我就在這裡,倒是難說,但他這招,卻是兩全之策啊。為娘當時之所以不願答應嶽肅,除了中午和你說的理由之外,還有一點,主要是嶽肅他太過自負,議會之上,擅自答應他人公開朝廷賬簿,這賬簿就像是他家的一樣,一點不將你放在眼裡,我才如此。不過見適才嶽肅的表現,也算是知進退明得失之人,確是大才。也罷,明ri你等他來,你便當面準了他吧。

張嫣雖然有的時候對嶽肅猜忌,願意動點小心眼,不過她這個人,遇事真不糊塗,如果你說的有道理,她一定會聽,不會因為自己的地位高,就固執己見。她剛剛在裡面聽的清楚,嶽肅所言極有道理,而且嶽肅只是講理,沒有半點逼迫皇上的意思,語氣和氣,尊卑分明,毫無舉動自傲之行徑。像這樣的臣子,實在難能可貴啊。

見張嫣答應,朱慈焴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孩兒明白了。

皇上答應了賬簿公開之事,進而議會之上,也就沒有其他話說,商稅就此增加到二十稅三。不過嶽大人也不是一視同仁,但凡做買賣的,都訂這麼高的稅,對於一些小本小利的小買賣,仍然是二十稅一,只有大一些的買賣,才是二十稅三。

全國施行就醫免費,讀書免費,這可是有惠於民的大工程,天下百姓紛紛拍手稱讚,直言嶽大人是天下第一好官,其名聲不僅超越了海瑞于謙等官員,甚至被稱為是曠古絕今。當然了,除了給嶽肅給嶽大人歌功頌德之外,百姓們也少不得說先帝朱木匠有識人之明,對這樣的人物委以重任,對當今皇帝亦是如此,能夠對嶽大人言聽計從,可見是一代明君。

百姓稱讚是容易,但這兩項大工程,cāo作起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天下州城府縣都要廣設學堂,廣開醫館,國家做這等事情,選地方容易,但需要的人手實在太多,每年的費用,也可想而知。為了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前期工作,都是嶽大人親自主持,查詢藥價,聯絡藥商,購買藥材,如何進行,一切流程,都頗費時間與jg力。整整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整個工程才算基本完善,百姓生病可以免費就診,免費抓藥。

說句實在話,大明朝的百姓,素質還真是不錯,貪小便宜的人特別少,沒有說有病沒病就去抓藥玩的,基本上都是在頭疼腦熱,哪裡不舒服的時候,才去就診。

朝廷的賬簿,自然也是如期公開,算是給天下的納稅人一個交待。你們的錢,朝廷都花在什麼地方,官員的俸祿花費多少,修橋鋪路等工程花費多少,支付的軍費又是多少,每年用在買藥買書,給老師醫生開工資又要花費多少,全都明細在冊。

財務透明,也叫天下的人認為,朝廷確實是在為天下的百姓做事。

說來也怪,自朝廷收復遼東,開設免費學堂醫館,收回藩王土地,賬簿公開之後,年景也變得越來越好,正所謂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一轉眼,到了皇上成婚的ri子,明朝的皇上結婚,都是有規矩的,取得老婆,只能是小戶人家的女兒,這也是防止外戚成了氣候。朱慈焴的老婆,也就是未來的皇后,也同樣如此,出身於小門小戶。

皇帝大婚的事情,當然不需要嶽肅cāo持,禮部和內宮的衙門,也就都安排了。不過,朱慈焴還是把嶽肅請到養心殿,目的不為其他,只是希望嶽肅能夠幫他設計點東西,作為新婚之用。

沙發彈簧床等一應家居物品,宮裡早就有了,再為高難度的,嶽肅也著實不會,這一下還真令他為難了。不過,嶽大人的腦子,不是一般的管用,很快就想出一個主意來。

皇上,您大婚之ri乃是普天同慶的大ri子,對於皇上,乃至天下都很有紀念意義。臣以為,不如藉此時機,發行一批紀念金幣。

朱慈焴對發行金幣這事,特感興趣,尤其是金幣上面,用的是自己的頭像,這可是莫大的榮光。他當即點頭,說道:愛卿的這個提議,實在不錯,深和朕的心思。這樣,這套紀念金幣,由朕親自來設計。

如此更好。一可彰顯陛下的手段,二也更加具有收藏價值,估計百餘年後,其價值遠勝於一般的黃金。嶽肅微笑地說道:不過臣還有個提議,這紀念金幣,最好不止一枚,或八枚,或六枚為一套,不對外發行,但對外發賣,又或是賞賜給一些得利的官員人等。

這個主意好,到時朕也不發行多了,只發行一百套,物以稀為貴麼。等做好了,朕一定第一個賞給愛卿一套。朱慈焴說道。

多謝皇上。嶽肅連忙欠身謝恩。

正這功夫,門派突然有一小太監說道:啟稟皇上,太后請您去慈寧宮一趟。

有什麼事嗎朱慈焴順口問道。

這個奴婢也不清楚。小太監答道。

那好。朱慈焴看了眼嶽肅,說道:嶽卿,母后傳朕前去,而朕又忽然想到一些關於這個紀念金幣的設計問題,打算和愛卿探討。這樣吧,卿家現在這裡等一會,朕去去就來。

臣遵旨。

隨即,朱慈焴離開養心殿,前往慈寧宮,嶽肅就坐在殿內等候。養心殿內都是一些木器,有朱慈焴做的,也有他老爹朱木匠做的。閒來無事,嶽肅不由自主地走到那些木器之前,仔細觀瞧。

朱木匠與朱慈焴的手工,嶽肅分的清楚,朱木匠做的,要比兒子jg致許多。逐一觀賞,嶽肅很快發現了六個木偶。這六個木偶,便是那龍虎狗三口銅鍘的模型。嶽肅當年和朱由校較量,每人各雕刻三個,看誰雕刻的快,又jg細,如果嶽肅能夠贏了,那朱由校便下旨賞他這三口銅鍘。

當時朱由校的木工造詣,雕刻水平,都超越嶽肅,二人較量,眼瞧著朱由校就要獲勝,偏巧這個時候,魏忠賢來了,一句皇上,擾了朱由校的心神,讓他割破了手,嶽肅才僥倖獲勝,並進而得到這三口銅鍘。

此時此刻,看到這銅鍘的模型,嶽肅不由自主地想起往事。

皇上臣無才無德,就連那解元功名都是靠作弊所得,在世人眼中,不過是一個弄臣。可是皇上您,對臣無比器重,待臣猶似手足。這麼多年過去了,臣每當思念起與皇上相處的ri子,就不由得感慨心酸。您說要與臣做千古君臣,但您卻早走一步,還記得陛下臨終之前,將國家大事與幼主相托,臣一直不敢懈怠,深恐有負皇上重託。終於,幼主長大,得以親政,而且馬上就要大婚了,皇上您在九泉之下,想來也能安息嶽肅自言自語,說到這裡,竟然哭了,前些年內憂外患,現在全都平定了,皇上的江山,堅如磐石,無人再敢窺測。肩上的擔子輕了,不知為何,臣突然感到特別疲憊。臣真的累了,好想歇上一歇,現在朝廷沒有什麼事情了,算得上是國泰民安,四海昇平,中興之世,不ri將臨。皇上,臣沒有辜負您的重託,當ri就在這養心殿,您將幼主託付給臣,現在仍然是在養心殿,臣想跟您請個辭,讓臣回家過些舒坦的ri子。沒事做做木工,當一名真正的木匠。您都休息這麼多年了,是不是也該讓歇歇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