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聞風而降

整世王王國寧現在已經有了六七分酒意,眼瞧著嶽大人一臉為難,他馬上說道:大帥,末將也知道自己手下的人是多了一點,大人手裡的號服數量不夠,也是無妨,大人能給多少,就給多少吧。

嶽肅微微點頭,說道:可以給你三千套號服,王將軍,你可不要嫌少。不過,你大可放心,本帥會在別的地方多加照顧的。對了,你手下不是還有一些將領麼,你既然歸順了朝廷,成為朝廷的總兵,你手下的將領當然也要給予官職,加以封賞。正常來說,招安的軍隊,最多可以配置一員副將,兩員參將,四員遊擊將軍,再下面的千總把總就是按照軍隊數量也配置。但將軍是當世豪傑,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本帥一向唯才是舉,所以決定給將軍麾下的將領多幾個名額。副將麼,照例是不能多給的,但本帥這回破一次例,將軍可報兩個名額,參將麼,可以有四個,遊擊將軍可以有八個。但這只是對將軍破例,日後若再有受招安的,本帥絕對不會給這麼多了。

這可是給自己手下將領的福利,王國寧當然不知道朝廷的配置是多少,但嶽肅既然這麼說了,他自然信以為真,心中感ji不已。要知道,追隨自己的手下可著實不少,心腹將領也有一小批,自己風光了,怎麼也能給他們討個職位吧。現在嶽大人給了這麼多職位,自己回去之後,也可給手下一個jiāo待。

而嶽肅也有嶽肅的想法,給了王國寧這些名額,手下的人當然就不會計較別的事,只是忙著爭搶官職。嶽大人是不打算現在就發放糧草和軍餉的,起碼你們得為朝廷出些力吧。

多謝大帥為末將著想,末將在這裡先代手下的弟兄多謝大人了。王國寧連忙躬身說道。

王將軍不必客氣,這是本帥應該做的。這樣,今夜王將軍就住在這裡,明天再回去。然後,將擬報將領職位的名單jiāo與本帥,讓本帥做個記錄,日後以便論功行賞。嶽肅微笑地說道。

末將遵命。

接下來,眾將又是暢飲一番,酒宴盡興而散。王國寧就住在大營,第二天一早,嶽肅請他到中軍大帳,給他發放將領的冠帶戎服。兩員副將,四員參將,八個遊擊,全都有戎裝。二十四名千總的衣甲,二百四十名把總的衣甲,以及三千套官軍號服。並授予了官軍旗幟。

這些東西,jiāo給王國寧帶上,讓他回去發給手下將領士兵。而且還囑咐一番,等將領名單擬好之後,先呈過來,然後讓眾將過來領取印綬。

王國寧高興的不得了,至於什麼糧餉的事,根本就沒提,滿心歡喜地帶著東西,離開大營,乘船回到澠池。一路之上,他身上都穿著總兵服飾,那勁頭就不用說了。

回到自己的地盤,他馬上召集眾將,研究委任將領之事。

手下眾將看到主公穿著朝廷一品武將官服,威風八面,一個個是心中相望,羨慕不已。現在王國寧連副將參將遊擊將軍的戎服都拿回來了,誰不想現在就穿上。

然而,朝廷配發的官職是有數的,兩個副將四個參將八個遊擊,一共十四個人。王國能手下的大小將領一共能有四五十號,雖說也有高下,但心腹將領平起平坐的可是有幾號的。

傻子都知道,副將比參將大,參將比遊擊將軍大,自然誰都想爭這個副將。一時間,大家夥再無以往的和氣,是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大說自己過往的功勞,認為自己更加適合副將的這個位置。差一等的將領,知道爭副將機會不大,而是參與到爭奪參將和遊擊將軍的行列之中。

流寇本就沒有什麼紀律可言,現在倒好,這議事廳成了菜市場,吵了一天,也沒吵出個所以然來。其實這也是嶽肅想要達到的目的,讓他們內部為了利益開始產生裂痕,只要不是鐵板一塊,自己想要控制,那就容易多了。

王國寧這邊連日都在爭吵,一連三天,才終於定下職務。

再說金蟬,他的部隊,目標是攻打陝縣,按照行程,在王坦抵達澠池之後的第二天就能趕到,可是一連三天,金蟬的部隊都在黃河上晃悠,根本就沒上岸。他的任務,其實根本就不是攻打陝縣,而是盯著王坦的部隊,如果有什麼異動,他能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至於說什麼攻打陝縣,嶽大人早已xiong有成竹。

陝縣那裡,駐紮的時候劉希堯的部隊,劉希堯其實也有投靠朝廷之心,但一直都在觀望。在聽說王坦被朝廷授予副將一職,並率兵攻打澠池一事之後,就打算馬上投降朝廷了。可這時,他又聽說一個訊息,那就是整世王找王坦說合,意圖投降朝廷,而且還很快得知結果,整世王被朝廷封為總兵,現在澠池已經易幟,成為官軍。甚至在整世王回到澠池的時候,還有人散播了一條訊息,那就是朝廷給嶽大人招安流寇,分封官職的名額有限,總兵人選一共是五個,現在已經被整世王佔了一個,剩下的總兵名額只有四個,先到先得,要是去晚了,估計只能hun個副將了,要是再晚,還得降等。

劉希堯心中暗想,機會難得,於是決定,馬上投降。既然整世王去了嶽肅大營都沒什麼事,那自己直接走一趟,估計也沒什麼。膽小不得將軍做,這小子的膽子也夠大的了,也不派人暗通款曲,直接趕往黃河岸邊,告訴黃河上的官軍,亮出自家字號,表示要去濟源向嶽大人投誠,接受朝廷招安。

黃河按上的船隊,正是金蟬的部隊,一聽說這事,金蟬心中大喜,暗想自家大人可真有一套,兵不血刃,又收了一股子流寇。

金蟬派人把劉希堯接上船,送往濟源,嶽肅大營,一報上字號,嶽肅這次沒有親自出迎,而是請他到中軍帳,自己在中軍帳外迎接。

和招安整世王的場景差不多,嶽肅直接封劉希堯為總兵,賞了戎服。劉希堯的兵馬接近一萬五千多人,嶽肅給了他一個副將的名額,兩個參將的名額,四個遊擊將軍的名額。

如此一來,在整世王劉希堯先後接受朝廷歸降之後,流寇是聞風而動,先後前來歸降。尤其是大天王高見,現在是後悔不已,當初自己磨蹭什麼呀,早降不就好了,這回倒好,讓別家搶了先機,也不知自己還能不能搶上總兵的職位。

和他一個想法的,可謂大有人在,hun世王九條順天王太平王賀一龍賀錦藺養成等眾多流寇,那是紛紛朝濟源趕去。有的是前腳投書,不等回信,就趕往濟源,有的是乾脆跑到黃河岸邊坐朝廷的戰船。其中賀一龍賀錦藺養成都是革左五營中的頭領,對劉希堯是羨慕萬分,還請他幫忙說合,看能不能給他們爭取來總兵的官職。

劉希堯還真幫忙,親自寫信給嶽肅,希望嶽大人能給點薄面,照顧一下。雖說名額有限,但嶽肅知道賀一龍實力強悍,怎能不招攬,別看比旁人晚了一步,還是給了賀一龍總兵的職位。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說辭,賀一龍是劉希堯總兵保舉的,本帥礙於情面,只要破格,希望賀總兵不要辜負朝廷的一番栽培。

可是其他人就沒有賀一龍那麼走運了,因為晚了,只能得個副將的職位,但嶽大人也有話,只要你們好好努力,取得功勞,本帥一定提拔。

這一日,各家流寇首領彙集嶽肅大營,嶽肅大排酒宴,為眾家首領接風。這些頭領之中,有的是總兵,大多是副將,嶽大人倒是沒有吝嗇到現在就開始封參將。

酒宴沒等到中午就開始舉行,待到午後,已經酒至半酣,這功夫,有士兵前來通稟,說總兵王國寧麾下眾將前來領取印信。

嶽肅其實已經知道王國寧的人趕了過來,再怎麼說,想要到這裡,那是必須要乘坐朝廷戰船的。嶽肅大早上就準備酒宴,也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就在於,他想讓一眾流寇頭領看看,歸順官軍的好處。

他當即下令,將王國寧麾下將領招入大帳,這幫人進來之後,一見其他流寇頭領都在,難免有些自得,慶幸自家老大投降的早。因為,有的流寇當家,比如說太平王賀錦等人,身上穿的才是副將的袍服,而他們之中,就有兩個副將。

嶽肅親自對這幫將領勉勵一番,然後傳令,一同前往點將臺。

點將臺就在教軍場,嶽肅登上點將臺,讓手下士兵取來十四枚印信,跟著一一點名,讓王國寧手下的將領上臺接印。

接印的過程無比隆重,每上來一個,都有士兵大聲吶喊,聲音響徹寰宇,隨後嶽大人一番勉勵,授予印信。

如此正規,令王國寧的手下覺得更加榮幸,自己更是無比榮耀。甚是還讓他們感覺到,從今天開始,自己就再也不是什麼流寇,而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將官。

下面觀看的hun世王九條順天王太平王賀一龍賀錦藺養成等人,更加後悔自己投降的晚了,要是早一些,自己麾下的將領,也就能像他們一樣威風了,同樣也能得到這麼多的職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