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吳如夢穩坐危城,大總督發兵來援

山西太原。

流寇兵逼太原的摺子,劉策派人用六百裡加急送到北京,北京方面,也同樣是派六百裡加急,送來旨意。聖旨的內容,開頭是寬慰劉策,告訴他,朝廷已經督促宣大總督吳思南,三邊總督楊奕山,延綏巡撫陳奇瑜率兵趕往太原,會同剿匪。你不用擔心,他們很快就能到。不過後面的言辭,就比較嚴厲了,叮囑劉策,城在人在,城失人亡。至於臨陣逃脫的潞安知府,直接砍了。

接過旨意,劉策是戰戰兢兢,因為他現在都沒發現宣大總督吳思南發來援軍的影子,這求援的摺子,送往陽和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流寇攻打沁水的時候,就已經發出去了,怎麼還沒來。援軍的訊息沒得到,流寇大軍可是距離太原越來越近,據報還有不到三十裡就能抵達太原。

三十裡才有多遠,快點趕路,半天就能抵達。果不其然,早上接了聖旨,剛到未時,流寇就殺到太原城外了。

兵馬早已就位,劉策趕緊帶令城內文武上城檢視,往城下一瞧,差點沒把劉策嚇死。只見城外沙塵四起,隱約間可以看到,密密麻麻都是人,瞧數量,幾十萬都是有的。

山西的主力兵馬調到了陝西,現在還沒回來,山西境內,可戰之兵,也就沒有多少了。劉策現在手頭上,能有一萬五千多人,這些兵馬,基本上都是從周邊地區剛調過來的,還有就是潞安府的敗兵。

一萬五千人,用來守城已經算是不少了,可也要看敵人有多少呀,流寇大軍看架勢能有幾十萬眾,更為要緊的是,麾下第一猛將吳家省並不在城內,劉策好像少了主心骨一樣。

流寇先前有二十多萬,這一路之上,又裹挾了不少百姓,歪瓜裂棗湊到一塊,可不就有幾十萬眾了。眼瞧著流寇距離太原越來越近,距太原還有二里地的時候,兵馬分散開來,慢慢地將太原城給包圍起來。

合圍之後,南門外有三隊人馬朝太原城逼去,在離太原還有四百多步的時候,大聲鼓譟起來,城上守軍聽著,此時開啟城門,饒爾等不死,若遲了片刻,城破之時,必叫爾等身首異處

快快開城投降若不投降,城破之時,殺光爾等滿門

城下的喊聲此起彼伏,震天動地,劉大人的年紀已經不小,都屬於一條腿踏進棺材的,如此歲數,哪裡受得了這個,嘎地一聲,竟然昏死過去。

站在他身邊的官員和士兵,看到這一幕,登時就懵了。

好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只聽這人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慌,快帶劉大人到城樓內休息

眾人轉頭一瞧,喊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太原知府吳如夢。

此刻城上,官比吳如夢大的,有好幾個,文有布政使按察使,武有山西總兵,但吳如夢的這一嗓子,確實好使,眾人馬上跟著附和,快把劉大人扶進城樓休息。

別看吳如夢只是個知府,可眼下這個節骨眼,還真就沒有誰說話比他好使。除卻他是嶽大人提拔的人外,還是因為明朝的制度,布政使管理一省行政,按察使掌管一省司法,不過守城的事,並不歸你們管。知府不同,如果遇到外敵攻城,知府可以調動城內兵馬,指揮抵禦。這個時候,不少人都嚇蒙了,自然也不會有人和他搶指揮權。

接著,就聽吳如夢大聲喊道:朝廷有旨,將臨陣逃脫的潞安知府就地問斬,以振軍心來人啊,將潞安府給我提上來

只要有牽頭的,軍心馬上穩住,有士兵下城,將已經被五花大綁的潞安知府押到城上。

奉旨,將潞安知府就地斬首殺吳如夢毫不客氣,見潞安府被帶過來,直接下達命令。

饒命饒命啊

一聽說要開到問斬,潞安府連忙哭著求饒,但士兵哪裡管這個,把他按跪在地上,一刀砍掉腦袋。

啟稟大人,行刑完畢一名士兵大聲喊道。說完,將人頭呈上。

看到血淋淋的腦袋,不少文官都嚇得直哆嗦,但吳如夢卻是從容自若,大聲說道:將人頭掛到旗杆之上,傳遍三軍,但凡有臨陣脫逃者,立斬不赦

是,大人

吳如夢隨即又看向身邊的文官們,說道:諸位大人,城上危險,你們都到城樓內去陪著劉大人吧。

是是一眾文官如蒙大赦,連忙跑進城樓。

吳思南挺胸昂頭,立於城上,望著城下一望無際的流寇,他毫無半點畏懼,大聲說道:傳令下去,取石塊沙包將城門洞封死,城內軍民人等,與流寇一決死戰,城在人在,城失人亡

是,大人

想要把城門洞給堵住,也不是什麼難事,各城都有守軍,而且還可以徵調差役百姓,就近取材,把靠近城門的房子給拆了,用拆下來的石頭就能把城門洞給封死。而且知府衙門也事先準備好不少沙包,很快就把城門洞封的嚴嚴實實。

如此一來,哪怕有流寇提前混進來,想要裡應外合開啟城門,也是不能。而且,太原城這等大城,是分內城和外城的,外城全都是駐軍,來幫忙的百姓,都得是地保簽押的本地良善,其他閒雜人等,只能在內城。

城裡忙活封死四門,流寇在外面,也就是鼓譟,沒有馬上攻城,大老遠趕來,其實也挺累的,怎能馬上開打,後面正在紮營,上前的流寇,也就是嚇唬嚇唬,震懾城內守軍。

流寇大營很是簡單,沒有那麼多現成的東西紮營,帳篷也不夠,所以也就是主力有營帳睡,被裹挾的百姓,只能睡露天地。流寇一共三十六營,其中三十三營都是亂七八糟,毫無章法可言,唯有三個營盤,可以用錯落有致來形容,這三家自然是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早,流寇對太原城展開進攻。說句實在話,流寇那攻城手段,實在不怎麼樣,沒有攻城器械,就是扛著雲梯,派人硬衝。

太原城高的很,那是輕易能讓你上來的,當初韃子都沒攻上來,更何況是你們。吳如夢指揮若定,和山西總兵通力合作,打退流寇好幾撥進攻。有心挖地道,怎奈太原城邊有護城河,這事是別想看。

當初韃子打來的時候,用驅民攻城,城上士兵會同情那些百姓,那你現在淪為流寇,士兵可就不手軟了,該打是往死裡打,城下的屍體,那是數不勝數。在屍體多了之後,一把火也就給燒了。

一轉眼,流寇在太原城下攻了四天,都沒一個能爬上城的,如此一來,流寇可有些急了,乾脆使用疲勞戰術,日以繼夜的輪班攻城。

城外的流寇著急,城內的守軍更急,不管怎麼說,畢竟人少,流寇能輪班,官兵可熬不起呀。雖說有良善百姓幫忙,仍然比較吃力。

吳如夢表面鎮定,內心同樣著急,一個勁地祈禱,援軍快來吧。

求援信早就送到陽和,為何宣大總督吳思南也沒率軍前來呢這倒不是吳思南不想馬上來,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調動兵馬不需要時間呀,再者說,宣府大同剛剛經過一番清洗,各部將領大多換人,還招了不少新兵,訓練都沒訓上幾天,這就要打仗,能行麼。

吳思南認為新兵不能倉促上陣,所以調的都是老兵,老兵的防區,交給新兵,還得讓有經驗的將領主持邊鎮城防,以防韃子偷襲,一來二去,耽擱了不少時間。吳大人不會打仗,自然也不懂兵貴神速這一條,直到嶽大人催促進兵的旨意送來,吳思南才勉強調齊兵馬。這個時候,流寇都已經把太原給圍上,開始猛攻了。

兵馬全都集中到大同,宣府總兵司馬喬禹率精兵三萬,大同總兵遲文俊也有精兵三萬,這都是邊軍,戰鬥力也不是一般的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思南命遲文俊為前部,統本部三萬人馬先行,直撲太原,可沒等到太原,剛過忻州的時候,就被流寇發現,王自用連忙召開緊急會議,商量派誰前往忻州抵禦官兵。最後經過抽籤,決定由闖王高迎祥,四天王李養純,闖塌天劉國能,滿天星齊天王映山紅摧山虎七郎率軍前去抵禦。

這八家能有多少人呢,其中高迎祥的部隊最少只有將近一萬,其他七家,都比他多,四天王李養純有兩萬三千餘人,闖塌天劉國能現在也有一萬五千,滿天星有一萬七八,齊天王等四人,也沒有少過一萬五千人的,八家合在一塊,能有十三四萬。

人數有多寡,但質量卻是不同,高迎祥的部隊,那是最為精銳的,其他幾家,那都差遠了,好比劉國能,以前就千把人,現在裹挾了這麼多,手下能有幾個像樣的。

總而言之,攢雞毛湊撣子,以數量壓倒對方。浩浩蕩蕩開往忻州,在楊興鄉地界,與趕來的官軍碰頭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