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皇太極出兵徵蒙古,楊奕山議師滅流寇

大汗,範永鬥等人被殺,明朝邊鎮自然也要經過一番清洗,短時期內,商人想要運貨出關,一定十分費力。而且,更是沒有人願意和我們合作。范文程說道。

範先生,你說的這些我也清楚,只是眼下要組建蒙八旗和漢八旗,兵馬已經招的差不多了,可沒有兵器和鎧甲,讓他們如何操練,日後又如何上陣呀皇太極搖頭說道。

范文程略一思量,說道:奴才以為,要是能迫使明朝議和通商,或許一切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議和通商,哪有那麼容易,當初咱們都兵臨城下了,明朝不還是不答應。皇太極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咱們現在可以利用一個人,讓他促使和談成功。范文程微笑地說道。

誰皇太極連忙問道。

袁崇煥。范文程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他自己接替熊蠻子以來,咱們一直派人和他談判,可他就一直推諉搪塞,敷衍了事,他豈能幫咱們促使議和成功皇太極有些不信地道。

大汗,咱們前些時日不是得到一個訊息嗎說袁崇煥之所以能成為薊遼督師,完全是因為在大明的皇帝面前誇下海口,許諾五年平遼。五年之內,能否平定遼東,他袁崇煥不會沒有數吧,待到時日一到,無法平定,那就是欺君之罪,要掉腦袋的。所以,奴才以為,他袁崇煥是最喜歡和談成功的,如果明朝和咱們女真議和,仗就不用打了,他的承諾也就能夠不了了之。如此兩全其美,想來他的心中應該有數。范文程得意洋洋地說道。

是呀先生所言不錯,按理說,這個袁崇煥應該是最希望和談成功的,可他和咱們談判的時候,為什麼一直都在敷衍呢皇太極再次不解地說道。

如果奴才猜想的不錯,那是因為缺少一個契機,袁崇煥剛上任不久,哪怕有心議和,也不敢對明廷說。范文程說道。

契機不知是個什麼樣的契機皇太極問道。

是一個能夠震懾住大明,還能讓他感覺到毫無勝算的契機。范文程的語氣之後,帶著一絲得意。

哦先生,您就別賣關子了,快快教我。皇太極急切地說道。

大汗,咱們女真一向以戰養戰,現在不是缺少兵器和鎧甲嗎咱們可以搶呀。察哈爾部一直對我們女真不滿,有意聯合明廷,兩路夾攻我們,咱們不如現在就把察哈爾給滅了,滅掉察哈爾之後,肯定會得到不少軍需物資,這些東西,也能裝備不少新軍。而滅掉察哈爾,袁崇煥也會意識到和我們女真交手,再無半點勝算。唯有兩家議和,才是保住他身家性命的唯一法子。范文程說道。

先生高見。這樣,我即日就派莽古爾泰濟爾哈朗率兵攻打察哈爾。皇太極肯定地說道。

大汗

先生還有什麼要說的見范文程欲言又止,皇太極連忙追問道。

大汗范文程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奴才是在想,論智勇雙全,最有擔當,當以六貝勒多爾袞居首,而且六貝勒對大汗也是忠心耿耿,可堪大用。此次出兵攻打察哈爾部,三貝勒和濟爾哈朗去,當然也能打贏,但如果是六貝勒帶兵,或許會更好。

從范文程的語氣中,任誰也能聽出,如果讓莽古爾泰和濟爾哈朗去,贏是一定能贏,但是損失方面,或許要大上一些。而多爾袞去,肯定是毫無懸念。

對多爾袞這個弟弟,皇太極也是認可的,尤其是多爾袞,在自己面前總是十分謙遜,忠心耿耿,皇太極十分喜歡。雖說當年逼死大妃,但事後皇太極對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也是愛護有加,多有提拔,當然,這也是藉助這三兄弟的身份打壓代善等三大貝勒。之後多爾袞履建功勳,在女真族中也有了一定聲望,可永遠都是那麼低調那麼老實,皇太極也就有了這樣一種想法,大家都是父汗的兒子,一心也都是為了女真,打虎親兄弟,尤其是現在女真正在崛起的時候,更得是唯才而用。

他點了點頭,說道:範先生所言極是,多爾袞才堪大用,若由他統兵前去,必能取勝。這樣,就由多爾袞率正白旗襄黃旗鑲白旗鑲藍旗出兵攻打察哈爾部。

女真人在晉商被滅之後,很快想出了新的法子,先行發兵去攻打察哈爾部。明朝邊境的局勢,也正如范文程想的那樣,自吳思南繼任宣大總督,對邊界管理的十分嚴格。各部將領也大多換了人,吳思南更是嚴格要求,一時間,宣府大同的邊界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條。

另一方面,楊奕山前往長安接任三邊總督一職,他是和傳旨太監一起出發了,到達長安,先有傳旨太監宣旨,升洪承疇為兵部尚書,到京上任,楊奕山接任三邊總督。

洪承疇得升兵部,心中當然高興,與楊奕山交接之後,便行入京上任,楊奕山也就接管了三邊。

楊奕山之所以毛遂自薦,想當三邊總督也是有原因的,第一,自然是想要證明自己,他一向恃才傲物,但在京中,之所以有那麼多官員巴結,主要也是因為自己有一個好老師。楊奕山總想著拜託恩師的影子,像天下人證明自己,告訴世人,自己是有真本事的,能有今天,並不是沾了嶽肅的光。第二,楊奕山這個人,也有報國之志,北京城是個大染缸,尤其是在嶽肅丁憂還鄉之後,自己率領著京中嶽黨中人,爭權奪利,這種日子,他實在有點過夠了。第三,自己的丈人,是守邊大帥,自己的妻子,自是將門虎女,丈人栽了跟頭,丁憂還鄉,自己這個做女婿的,實在也覺得沒面子,為了爭口氣,他決定前來剿匪。別看自己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但是自己丈人有啊,如果能在丈人的指導下,剿滅流寇,一可為丈人正名,二可藉此不世之功,樹立自己的威望。

基於這三點,楊奕山才未經嶽肅的允許,主動請纓,接任三邊總督。

這次出京上任,岳丈熊廷弼大舅子熊兆矽老婆熊瑚全都跟著來了。

這一日,楊奕山升帳議事,手下將領全部到來。陝西打了這麼久的仗,作為吏部侍郎,對將領之中哪個能打,還是知道的,曉得一個叫左良玉,一個叫曹文詔。

今天參見會議的官員,最小的都是副將,陝西巡撫經略什麼的,全都到場。楊奕山掃視了眼廳內眾將,說道:現流寇大部流入甘肅,攻城掠地,塗炭百姓,我等受朝廷厚恩,理當為國討逆,蕩平流寇,還天下一個太平。諸位,本督現有心出兵進入甘肅,剿滅流寇,爾等意下如何

大人,下官以為,現在出兵進甘肅剿匪,實在不妥。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是陝西巡撫孫居相。現我軍兵馬不足,朝廷雖然發了足餉,但也只有銀兩,沒有多少糧食。如此冒然進軍,怕勝算不大。

孫大人多慮了,流寇多是普通百姓,沒有經過訓練,戰鬥力絕比不上朝廷官軍。我軍只要上下同心,破敵應十拿九穩。前日我已經看了兵報,我陝西現有兵馬近七萬,我再向朝廷請求援軍,等湊足十萬之數,勝算便更大。楊奕山說道。

大人,陝西兵馬確有七萬,但大部兵馬現都守在甘肅與陝西交接之地,以防流寇竄入,如果集結全部兵馬,攻入甘肅,流寇或不能抵擋,但十有會趁機竄回陝西,那豈不是更加糟糕。孫居相說道。

他說的一點不錯,要是能夠輕易進到甘肅剿匪,洪承疇早就去了。當初洪大人表示,需要十萬人馬進甘肅剿匪,這十萬人馬裡面可是不包括守在陝甘邊界的兵馬的。洪承疇知道,甘肅的地盤那麼大,流寇一向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一旦再竄逃回陝西,那剛剛平定下來的地盤,又得熱鬧了。

不過楊奕山一心想要成就大功,孫居相怎能輕易攔得下他,楊奕山想了想,說道:孫大人的話也有些道理,那這樣吧,我上份奏摺,請朝廷就近從山西和四川調撥精銳兵馬,過來助陣,有了足夠的兵力,想要剿滅流寇,應該就不難了吧。

這孫居相想了想,說道:如果大人能夠調來足夠的兵馬,應該可以。只是糧草

對於楊奕山到底有多大本事,孫居相並不清楚,但有一點他清楚,楊奕山是嶽黨之中,嶽肅之下的頭號人物,洪承疇辦不到的事情,人家楊奕山想要辦到,應該不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放心吧,我這邊會盡力想辦法的,兵馬糧草都會儘快調撥過來。楊奕山信心十足地說道。

看到他這副樣子,下面的將領也都各個心中有底,從京裡出來的官員,當然要比洪大人有路子,誰叫人家還是嶽大人的門生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