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大比武

丈夫這三策,皆是平敵良策,只是上策太急,若現在上本朝廷,請求前往陝西,皇上定不會同意,而且叛匪趁機下山作亂,釀成後果,誰也承擔不起。本帥看,不如就取中下二策行之,一面練兵,一面慢慢露出破綻,讓叛匪主動找我決戰。

大人英明。

嶽肅現在已經佔據飛狐口和坡上制高點,叛匪想要突襲,那是萬難,但眼下來看,紅衣大炮那是用不上了。嶽肅分兵三路,紮下三道大營,第一座大營,設在飛狐口山腳,分兵五千,由遊擊將軍吳加省統領,看管大炮操練兵馬運送糧草。第二道大營,設在原先叛匪大營處,由嶽肅親自統管,兵馬一萬。第三座大營,設在制高點前方十里處,有兵五千,由遊擊將軍金蟬率領,專門操練人馬。這也是嶽肅有心提拔金蟬和吳加省,讓他們歷練一番。

金蟬是嶽大人的心腹,這一點軍中早有傳言,上下人等誰敢得罪,一個個是老老實實。金蟬在六扇門實習過,也學了些練兵之法,現在照葫蘆畫瓢,在軍中操演起來。金蟬有綠林的脾氣,加上是嶽肅的嫡系愛將,很快就將那些兵油子訓的服服帖帖,要知道,你不服,他可是真打,打也把你們打服。就這樣,前營的兵大爺們,很快領悟了當兵的常識,開始慢慢有了模樣。

相較於金蟬,吳加省練兵就要相對勞碌一些。吳加省只是武舉人出身,聽說隨嶽大人沒幾天,一下子就讓他統率後營五千人,上上下下難免有人不服。趕一些老兵痞的話來說,老子當兵吃糧的時候,你還沒斷奶呢。

吳加省遇到麻煩,嶽肅是不管不問,只冷眼旁觀,看他怎麼去做。要是真有本事,一定能將兵馬訓練好,日後還有提拔。要是沒有能耐,我最多也是賣蔣傑一個人情,給你個安穩官當當就是。

好在吳加省沒有讓蔣傑失望,他靠著獎罰分明的軍紀,以及自己的本事,終於慢慢將這些兵大爺們的馴服,開始有模有樣的操練起來。

至於中軍嶽肅那一萬人,嶽肅派鐵虯和童胄統率操練,就在嶽剃頭眼皮低下,這些兵老爺也不敢懈怠,從第一天開練,那就是一本正經。

很快過了一月,糧餉也都運來,通常朝廷發餉,到了軍中,肯定會被上面以各種理由剋扣不少。可嶽大人的軍餉,連半個子都沒人敢扣,大家夥知道,哪只手敢拿,嶽大人就敢剁你哪隻手。

糧餉到來,嶽大人沒有馬上發放,而是組織三軍大比武。三軍自然是前中後三營,前營和後營,每營出兵一千,中軍出兵兩千,也就是鐵虯和童胄各自從自己操練的部隊中,抽調一千人出來。

四千人馬在山下比武,分別較量馬步弓操陣,不論哪一項獲勝,就立獎白銀一千兩,若五項下來,無一項出眾獲勝,就沿著後營跑到前營,往返三個來回。表現有益的兵卒,還另有重賞。

一千兩銀子賞一千人,實在不多,但統率四軍的將領,那可是卯足了勁,尤其是鐵虯,他對自己的手下喊出了口號,五項比武,必須全部獲勝。少拿一項,每天操練之時,就要順著後營跑到前營兩個來回。要是五項全都拿不下來,除了大帥的懲罰之外,每人還要格外賞軍棍五十。

到了比武當天,四千人馬在山腳列陣操練起來,還真別說,鐵虯的恐嚇確實起到了作用,在第一項操演的比試上,先拔頭籌。你別看鐵虯不會練兵,但嶽大人給他配備的人才可是會練兵的,今科的武舉人一共一百六十名,給他這邊配備了六十,另外還有王元化幫忙,再加上他的嚴厲,要是練不出成績,那才出鬼了。

第二項列陣,竟然又是鐵虯的兵馬取勝。嶽肅當場頒下賞賜,對鐵虯大加讚揚。嶽肅的讚揚,令另外三位仁兄很是懊惱,殷柱不是科班出身,倒還算了,金蟬和鐵虯情同手足,雖然懊惱,倒也替他高興。可吳加省的懊惱,那可是真格的,自己武解元出身,要是連這些差役出身的都比不過,乾脆一同撞死算了。

於是,在第三項弓射比試上,他親自率軍上陣。吳加省有百步穿楊之能,經過他的調教,他的部隊,在弓射上面,確實很有一套。所以,這一場由他取勝。嶽肅對弓射這方面,一向很是注重,畢竟冷兵器時代,弓箭威力很是強大。而且弓箭這玩應,不是誰都能射,隨吳加省出陣的弓箭手只有二百,嶽肅將他們的名字記下,不僅賞了銀子,還對吳加省讚揚一番。

第四場是馬戰,考的東西比較多,騎術戰法騎射,全在其中。六扇門訓練的騎術戰法已經很是不錯,但和吳加省比起來,明顯要差上一籌。吳加省似乎是打仗練兵的奇才,原本一無是處的兵痞,在他的調教下,竟然在一月的時間內,騎術戰法騎射這三方面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只不過,參賽的二百人,比上一場比試射箭的那二百人,還要精銳。

比試結束,嶽肅連聲叫好。這一次,他賞了吳加省兩千兩銀子,並大聲讚譽。

第五場是步戰,乃是將操陣兩項合二為一的一種較量。前面四場,鐵虯贏了兩陣,吳加省贏了兩陣,金蟬和童胄可是一陣也沒贏。要是最後一場下來,還是落敗,那人可就丟打發了。這兩位此輪是親自披掛上陣,目的很簡單,鼓舞士氣,贏上一局,否則實在丟不起那個人。

鐵虯看到兩位老朋友都卯足了勁,實在不忍心再和他們掙,便沒有親自上陣。這倒不是鐵虯有心機,實在是打算顧全哥們義氣。吳加省似乎沒打算收斂,他這是要在嶽肅面前展露自己的本事,從這也能看出,這位仁兄不僅心高氣傲,也是個實在人。不過,就在他想要披掛上陣的時候,蔣傑走到了他的身邊,用極低的聲音說道:這一局,許敗不許勝。

蔣傑的話,給吳加省搞的直迷糊,這不是大比武麼,怎麼贏了不行,輸了也不行呢其中的玄機,他這種只會打仗的武夫是不懂的,但是蔣傑卻心中有數。

現在很明顯,金蟬鐵虯童胄都是嶽肅的心腹,而且跟隨他日久,三人早已情同手足,即便最後一場,鐵虯再勝,金蟬和童胄也不會說什麼,大家夥喝頓酒,也就那麼地了。可你吳加省終究是個外來戶,你展現的本事大,嶽大人器重你是不假,但嶽大人的那些心腹怎麼看你。事情不能做絕,功勞不能一個人佔盡。要不然不也顯得嶽大人的手下太過無能。

蔣傑當然沒有功夫和吳加省說那麼多,只是點到為止,自行離去。好在吳加省相信蔣傑絕不會忽悠自己,這麼說肯定是為自己好,當下他也不在披甲,任憑士兵上前比試。

這等較量,有主將在場,和沒有主將上陣,士氣上完全不同。比到最後,只剩下金蟬和童胄一絕勝負。

嶽肅是明眼人,場上的局勢,他自然看的清楚,吳加省有意向讓,似乎還是蔣傑告訴他的,這也是顧全自己的體面,要不然,五項比試,自己的三員心腹只奪下兩場,還不得被人扣上一頂用人唯親的帽子。

蔣傑果然是高人,什麼都看的明白。嶽肅心中一笑,繼續欣賞金蟬與童胄的較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蟬畢竟是帶著前軍主力,一番較量下來,終究擊敗童胄,獲得難得的勝利。

獎罰分明自然少不得,童胄的部下,按照原定的規則,從後營跑到前營往返三圈,好好現一現眼,讓他們知恥而後勇,以後訓練,更加刻苦。同時嶽大人還表示,待到下個月,還要進行一場比武,下次比武,是陣操馬步弓結合的較量,看誰訓出來的部隊,更有戰鬥力。這次的獎賞也翻倍,懲罰也翻倍,獲勝者只有一家,失敗者有三家。

同樣是練兵,比試五場,一場也沒拿下,童胄實在覺的臉面無光。大人已經將自己提拔為遊擊將軍,剿匪成功之後,弄個參將乾乾,應該毫無問題,可要是如此不爭氣,讓大人如何提攜。

從後營跑到前營,往返三圈,總計能有百里,累死累活,得跑一天帶半夜,要知道下山容易,上山難行呀。這也就仗著嶽肅他們所處的位置是剛上山,易行的道路,要是再往裡面走,遇到難行之處,一天能行上四五十多裡,已經算是不錯。

丟了一天人,累的半死,到了第二天,童胄也不讓士卒休息,是加強苦練,見童將軍耍了狠,下面的士卒更加不敢懈怠。別說他這邊,金蟬那邊也是一樣,沒日沒夜的苦練,他的心眼要比鐵虯多,所以他明白一個道理。下個月的大比武,不管是讓童胄贏也好,讓鐵虯勝也罷,怎麼也不能讓那個吳加省贏。

要是讓他堂而皇之地在三軍面前,把嶽大人的所有親信全部擊敗,那眾家兄弟還有什麼臉面見大人,豈不是辜負大人的一番栽培。

鐵虯沒想那麼多,但他這個人很是好強。心裡想著,大家夥經常是大老粗,等到下個月大比武的時候,讓你們瞧瞧,我到底是粗還是細。也讓你們明白明白,鐵大爺也是能統兵的。

對於下個月的大比武,吳加省當然是十分重視,蔣傑也來見過他,叮囑他一定要贏,要是輸了,便無法得到嶽大人的重用。但是,贏要贏出技巧來,不能讓對手輸的太過難看。

第七十八章大比武

第七十八章大比武,到網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