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斬龍天子

教匪大軍終於開到東門之下,從城上向下望去,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估計人數不在十萬之下。別看教匪人數眾多,並非各個都是精壯男子,老弱婦孺皆在其中,估計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三到四萬。其餘人等,不過充數而已。

即便這樣,也把城頭上的監軍太監嚇得夠嗆,這麼多人,可如何應付。巡撫趙彥,倒是鎮定自若,下令弓箭手準備,炮彈上膛,隨時迎接對方的進攻。

匪終究是匪,來到城下,並沒有先行安營紮寨的打算,而是一股腦地朝城池攻來。在他們眼中,即便戰死,也可浴火重生,有什麼可害怕的。加上以往攻城,都是手到擒來,他們將濟南也當成以往碰到的那些城池了。

濟南城外有護城河,教匪先頭部隊,以雲梯為橋,鋪上木板,過河而去,後面的部隊扛著雲梯緊隨而過。他們這也太不把濟南城的兵馬當回事了,別看趙巡撫現在只集結了七千多守軍,而且這些部隊在平原交戰時,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但依堅城據守,居高臨下,對付一些烏合之眾,還是很有把握的。

轟隆隆大炮一響。

嗖嗖嗖羽箭如雨點般灑下。

眨眼功夫,教匪便倒下一片,死二十多人,傷百人。

教匪衝到城下,還不等把雲梯搭上,城上的滾木壘石磚頭瓦塊就砸了下來,登時又砸死一面。教匪都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對於攻城一道,自然不精,甚至連自我保護意識都不是很強。沒半個時辰,就死了幾百人,傷了過千人。

攻城這種事,起碼要具備攻堅器具,否則都是白扯,好似努爾哈赤的八旗鐵騎,輕易都不願攻城。教匪在佔領其他州城府縣時,多少也得到點攻城的傢伙,比如箭樓什麼的,但濟南城要比別的城池高上許多,城上的弓箭也更為犀利,加上做掩護的大炮,教匪的那點武裝,根本就不管用。

一轉眼打了近兩個時辰,眼看天近黃昏,城上的官兵,也就傷了十幾個,城下的教匪已經死了近兩千,傷者更是不計其數。教匪自以為念咒語時,心地誠懇,會浴火重生,倒還不太畏懼,但後面指揮的徐鴻儒卻感到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

他並不是在乎百姓的性命,實在是死的太多,太過折損自己的實力。要是在濟南城下就死傷如此,以後還有更多的城池,那怎麼辦。估計不等大到北京,人就全死光了。於是,他下令退兵,暫且安營紮寨,等待援軍。

於弘志張世培分別是從景州與曹州殺奔而來,景州屬北直隸,需要南下,趕來濟南。曹州在山東南部,需要北上趕來。這兩位一路之上都被遇到太多抵抗,所過之處,白蓮信徒紛紛投效,聲勢極大,遇到什麼州城府縣,便直接攻破,進去搶掠一番。七日之後,趕到濟南。

徐鴻儒在等援軍,濟南城內的趙巡撫何嘗不是。朝廷派熊廷弼為山東經略,主持剿匪的事,已經傳到這邊,他是加強防備,小心等待。

熊廷弼那邊,率三萬大軍直撲山東,沿途勢必經過景州,景州已經被教匪所佔,於弘志派了千人在此駐守。就憑他們那點人,如何擋得住熊大人的兵馬,只一戰下來,便輕取景州。沿路南下,所過之地多是被教匪所佔的地盤,但守軍少的可憐,熊廷弼連戰連捷,一直打到距濟南城還是百里的地方。

半月之內連收失地,捷報頻傳,皇上哪能不高興,特旨加封熊廷弼為太子少保,大加鼓勵。熊大人是嶽肅保舉的,皇上對嶽肅自然也少不得嘉許。

當熊廷弼即將抵達濟南的時候,三夥教匪湊在一起,開了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之策。最後決定,有徐鴻儒率軍迎擊,於弘志張世培率軍圍困濟南,隨時增援。

徐鴻儒將老幼婦孺留下,率男丁五萬,北上阻擊。熊廷弼早派探馬打聽,聞知訊息,就在一個叫作劉七溝的地方擺下陣勢,等候敵軍。兩日之後,白蓮教匪來到劉七溝,熊廷弼率軍出迎,兩下對圓,直接衝殺起來。

熊廷弼那是沒把白蓮教這夥烏合之眾放在眼裡,除了簡單的戰前訓話,根本都沒做太多的佈置,他以為只要一陣衝鋒,教匪必然抱頭鼠竄。

教匪確實是烏合之眾,戰鬥力極低,可他老人家的部隊,也不見得強到哪裡。官軍在見到教匪們一個個身穿布衣,手拿參差不齊的兵器,先前也沒當回事,畢竟路上也和教匪打了幾陣,還不都是一攻即潰。所以都爭先恐後的衝鋒。然而,今天遇到的教匪,卻是兇猛的很,一個個大聲吶喊媽咪媽咪哄,就玩命衝上來了。

在戰鬥力上,官兵能略勝半籌,在不怕死的這方面,教匪就要勝上好幾籌了。大喊咒語的教匪不要命似得衝殺,時間一久,官兵就吃不消了。大家夥當兵吃糧,平時欺負一下百姓,不求發財,但求平安。這次遇到這麼多不怕死的,仗還怎麼打,於是乎,是掉頭便跑。

熊廷弼在後督戰,眼前的局勢,可說是勢均力敵,心中暗自後悔,低估了教匪,早知應該玩點心眼,出點奇謀。正尋思這,等到白天一戰打完,旁晚兩軍收兵之後,再行偷襲。

不想,本來勢均力敵的場面,還沒堅持一會,官兵突然掉頭逃跑,前面一退,後面立時大亂,教匪借勢衝殺,把官兵殺得是人仰馬翻,倉皇而逃。

熊廷弼喝令阻止,手刃數名逃跑的官兵,然兵敗如山倒,全軍都在逃命,他想壓都壓不住。無奈之下,只好也掉頭逃竄。

教匪在後緊追,官兵向前逃命,還真別說,這官兵打仗不行,逃跑的速度還真夠快的,待到黃昏之後,已經把教匪甩的看不到蹤影。

官兵也是累了,見後面教匪沒追過來,便全體停下休息,熊廷弼這才有功夫集合將領,查點人數。這一查可不要緊,差點沒把熊經略氣死,三萬人馬,現在剩下了兩萬。另外一萬也不知死了多少,四散逃到何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有辦法,熊大人略微休整兵馬,率軍撤回新近收復的齊河縣。好在熊廷弼存了個心眼,糧草沒全帶在身邊,一半留在齊河縣,派兵看守。

現在落荒逃回,一邊寫奏摺請罪,一邊練兵。

在臨行之前,嶽肅叮囑他練兵,但熊大人建功心切,想早日願助濟南,也沒顧上這茬。眼下一戰擊潰,方才明白嶽肅的意圖,兵馬不加訓練,根本難堪大用。

接下來的日子,熊廷弼都在齊河縣練兵,按他的估計,起碼需要三月,這些兵大爺們才能換個模樣。他在遼東之時,治軍甚嚴,老套路一拿出來,那些兵痞哪受得了,很快就服服帖帖。

請罪奏摺很快送到北京,因為有嶽肅在那頂著,代為求情,皇上也如何為難,只是下旨讓熊廷弼早日建功平叛。

聖旨下來,熊廷弼見自己無事,更加放心大膽,練兵之餘,開始集結山東兵馬,聯絡登州巡撫袁可立,商定時間,對教匪進行大圍剿。

再說徐鴻儒在打敗熊廷弼之後,是信心膨脹,率兵返回濟南,打算一舉攻克濟南城。不過在回兵之後,劉七溝一戰的死者家屬都紛紛表示,希望聖師他們的親人浴火重生。

徐鴻儒倒也不含糊,立即下令點火燒屍,開壇做法。也真有那腦子缺弦的,原本受了不重不輕的傷,養個一兩個月也就能痊癒,但聽說聖師做法,浴火重生,想耍個小聰明,浴火重生一把,也省卻吃痛養傷。對於這種人,徐鴻儒還是做勸說工作的,告訴教眾,想要浴火重生,必須是替天而戰殞命的,像你們這些心存歪念的,跳到火裡非得燒死。因為這樣,那些傷者才沒有再堅持往火坑裡跳。

對於浴火重生這一說,也就是騙騙人的,徐鴻儒自己心中有數,燒完之後,屍體全變成骨灰,怎麼可能再有人站出來。不過他倒是會自圓其說,告訴教眾們,這些人之所以沒有重生,全是因為心不誠,在戰場之上心存歪念,不一心向教,才沒有得意重生。藉此他還告誡那些活著的教眾,想要能夠浴火重生,必須得心誠。

浴火重生的法會,好似一個笑話般收場,但徐鴻儒在宣傳方面又進行了加工,說心存雜念沒有浴火重生的教眾,終究是因為替天而戰殞命,但凡這樣的死者,轉世投胎,都會投到富貴人家,甚至上天堂,得到永存的生命。

經過一番忽悠,徐鴻儒再次指揮教眾,攻打濟南。他本以為仗著劉七溝一戰的士氣可以輕取濟南,誰想連續激戰三天三夜,教匪死了好幾千,濟南城還沒怎麼樣。

也就在徐鴻儒為攻打濟南無果的時候,山西發生叛亂。平陽府潞安府先後被克,叛匪首領自稱斬龍天子,傳宣的口號是,現今天災不止,全因妖龍亂世,天遣斬龍天子下凡,斬除惡龍,改天換地。

斬龍天子這一夥勢力,也是相當強悍,數日間奪去平陽潞安全境,不過看他們的架勢,倒不像要攻打太原,而是以此為根基,直撲長安。

第七十四章斬龍天子

第七十四章斬龍天子,到網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