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風化罪

北京城,雲南道御史彭德的府邸,今天晚上來了一位客人。

客人到府之後,送進去一封信,彭德將信展開,只看了眼落款,就匆匆地出來迎接。結果客人並沒有進府,只叫彭德按照信上的吩咐行事,又將人從馬車上搬下六口箱子,然後便揚長而去。

彭德回去,仔細地信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他取出兩口箱子,分別送給自己的同事,貴州道御史與四川道御史。

十三道御史在全國各地都有辦事處,在京城也有,歸屬京師的這三道御史,在第二天一早,便分別上了摺子,幹了一件大事,彈劾刑部尚書嶽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三位彈劾嶽肅的罪名是,玷汙郡主沐天嬌的清白,內容大致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說郡主是孀婦,然而卻住在嶽大人的後宅,是怎麼個情況,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不清不楚的勾當,我大明是禮儀之邦,以聖賢之禮教化萬民,你身為刑部尚書,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嗎,為什麼還明知故犯,你的書莫不是讀狗肚子裡了,這叫郡主日後怎麼辦,豈不是要被世人罵成不潔之人。

最為無厘頭的是,這三位在奏摺後面,還補充了一番話,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你嶽肅是罪魁禍首,現在玷汙了郡主的名聲,是不是要負點責任。我們官卑職小,管不了你,但是天子聖明,定會明察秋毫,皇上,您來看著辦吧,要怎麼處置嶽肅。

這三份奏摺送交內閣的日期,是方從哲到京的第二天,也是方閣老上班的第一天,正好這天方閣老也遞了摺子參嶽肅。這或許是個巧合,然而更為巧合的是,方閣老參嶽肅的罪名,竟然和這三位是同出一轍,也是玷汙人家清白。

唯一的不同點是,物件的名字不一樣,方從哲在奏摺上提到的名字是李瓊盈。人家還是未婚的大姑娘,和你嶽肅東奔西跑,天天住在你的後宅,這是怎麼個情況,你們兩個有沒有苟且之事,就算你嶽肅說你們兩個清白的,那有人信嗎你讓人家大姑娘怎麼辦,日後還嫁不嫁人了我大明是禮儀之邦,以聖賢之禮教化萬民,你身為太子太傅,乃東宮三師,將來還要教育太子,難道到時就這麼教育嗎不管怎麼樣,你現在得做出一個交待,我方從哲眼裡一向不容沙子,絕不與你這等不知禮數的人為伍。皇上,您看著辦吧,要是不懲治嶽肅,仍叫嶽肅胡作非為,汙人清譽,我現在就卷包袱卷走人,不幹了。

四份摺子送到司禮監,魏公公一過目,心裡這個氣呀,一個勁地破口大罵,你們這哪是參嶽肅,分明是讓皇上下旨賜婚,幫他討媳婦麼。你方從哲果然跟李家有關係,為了討好李家,達成李家與嶽肅的婚事,竟然為老不尊,連這種事也幹的出來,你還要不要臉。它媽的,你們三個御史,拿了黔國公多少好處,要把他家那個寡婦送給嶽肅。你沐啟元臉皮也夠厚的了,怕女兒守寡寂寞,自己又不好意思提親,就勾結御史,想出這麼個損主意,請皇上下旨,逼他倆奉旨成婚,到時是不是還想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

魏忠賢在司禮監氣的是直跳腳,因為奏摺上提到的這兩家可都是有份量的強援。黔國公那不必說,朝廷一等一的勳貴,手握重兵,世代鎮守一方,比那些空頭爵爺不知要厲害多少倍。李家也不是善茬,有錢不說,還吃遍黑白兩道。有這兩家和嶽肅聯姻,這嶽肅的勢力不更大,將來想要扳倒,談何容易。

可氣歸氣,卻也沒有辦法,自己阻止不了啊。隱瞞不呈給皇上,還沒那個膽子,三個御史的奏摺是小,方從哲是內閣大臣,天天上朝,能見到皇上,到時在金殿上跟皇上一開口,事情更不好弄。

沒轍,還得呈給皇上。

魏公公把四份奏摺揣上,趕往養心殿,正好這時候,嶽肅已經陪皇上幹完活走了。魏忠賢在門外請安,皇上準了,便走了進來。

魏卿,今天有什麼事呀

皇上,是有人參嶽大人。魏公公走到朱木匠身前,小聲地說道。

但凡參嶽肅的,朱木匠都會過問,又是什麼罪名呀

回皇上,是風化問題。魏公公說道。

風化問題聽到這個罪名,朱木匠先是一愣,隨後笑了,有趣有趣怎麼寫的,給朕念念。

要是別的罪名,朱木匠估計連聽都不會聽,直接告訴留中,魏公公也是希望這樣。可皇上似乎被風化罪名提起了興趣,想要知道是怎麼回事。

是,陛下。魏忠賢估計皇上在聽完之後,肯定會看一眼,他可不敢隱瞞,當下一五一十地將四份奏摺先後念了一遍。

朱木匠聽罷,又笑了起來,真有意思,沒想到嶽卿不僅斷案如神,木工出色,還會勾搭婦女。來,呈給朕瞧瞧。

魏忠賢連忙將奏摺呈給皇上,朱木匠掀開兩份,大致瞧了一下,又笑了。這嶽愛卿,做什麼事都光明正大,連科場作弊也不隱瞞,怎麼偏偏在這事上落下詬病,還人贓並獲。這些人讓朕來定奪,朕怎麼定奪呀魏卿,你說應該怎麼處置比較妥當

這話讓魏忠賢怎麼說呀,總不能說讓皇上以風化罪,將嶽肅革職吧,這麼說,皇上也不能幹呀。不過,也不能遂了這幫傢伙的意,從自己嘴裡說出,讓皇上下旨賜婚吧。

猶豫一下,魏公公終於想到一個不錯的說辭,故作為難地道:陛下,老奴身為內官,對這等事也不太清楚,讓老奴想主意,這不是

對對朱木匠又笑了起來,拍了拍額頭,說道:瞧朕都有些糊塗了,這等事怎麼問起你了。好了,你先下去吧,摺子先留到朕這,容朕想出一個妥善的處理之策,再給你批覆。

是,陛下。老奴告退。魏忠賢說完,躬身退了出去。

出得養心殿,朝司禮監走時,一路上那是咬牙切齒,仍在不停地咒罵。

養心殿內的朱木匠,又將這四份摺子拿了起來,在桌子上敲打幾下,心中暗想,這事該怎麼辦呢沐天嬌和那位李姓姑娘的清白也不能讓嶽肅就這麼白白玷汙,就像摺子上說的,怎麼也得給人家一個交待呀,否則傳揚出去,還叫她們怎麼見人

想了半天,朱木匠也沒想出個特別好的法子,腦子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一個人來。皇后一向聰明過人,上次處理嶽卿的那個主意,就是她想出來的。她還是女人,一定對女人的事,比較清楚。這等事,找她問問,估計一定能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別看朱木匠聰明,但在男女之事這方面,其實智商很低。皇上麼,所有的女人都得圍著他轉,一輩子都不用去考慮泡妞的問題,也不用去考慮女人心裡想什麼,更不會去在乎身邊的女人是否高興。

要換是別的摺子,朱木匠最多會等到晚上再去問,但是覺得這事蠻有趣的,也想讓張嫣高興一下,把手上的活撂下了,興沖沖地拿著奏摺,擺駕坤寧宮。

到了坤寧宮,皇后親自迎接,將朱木匠請到寢殿之內。金殿之後,夫妻二人剛坐下,朱木匠就急不可耐地笑著說道:皇后,今天出了一件有趣的事,又有人參嶽愛卿了,只是這罪名,太有意思了。

哦張嫣為之一愣,說道:怎麼有人參嶽大人,陛下還覺得有趣呀,不知是什麼罪名啊

是有關風化的問題。對了,上次咱們在肅德宮召見的那個黔國公家郡主,你還記得嗎。朱木匠笑呵呵地說道。

臣妾當然記得。張嫣笑道。

和她還有關係,聽說她現在就住在嶽肅家中,和嶽肅不清不楚,天知道他們倆有沒有像你我這般。這不,御史參的就是這檔子事,沐天嬌還是個孀婦,也不知該如何收場。不過單她一個還好辦,今天一下子,竟然冒出來倆。方從哲參他和一個李家小姐瓜田李下,而且那個李家小姐,現在也住在嶽肅家中。這還讓人家日後嫁不嫁了。朱木匠笑呵呵地說完。跟著將奏摺遞給張嫣,又道:皇后,你也看看吧。

陛下,後宮不得干政,臣妾實在不敢翻看。張嫣沒有伸手去接。

這摺子不比其他,朕說你能看,你就能看。等你看完,朕還打算讓你幫著想個法子,把這事妥善處置了呢。朱木匠說道。

那臣妾遵旨。張嫣小心翼翼地接過奏摺,挨個翻看一遍,隨即笑了起來,說道:陛下,這摺子

這摺子怎麼了朱木匠好奇地問道。

張嫣比朱由校更加心細如髮,看過一遍,馬上看出端倪,這是沐啟元和方從哲變著法的請皇上下旨賜婚。誰都知道,這個罪名參上來,皇上肯定不能處置嶽肅,但卻要給女家一個交待。什麼交待最好,就是給她們一個名分,這樣便名正言順了。

這摺子張嫣剛要道出實情,但轉念一想,又把話收了回去。當初沐啟元曾經遞過摺子,隱晦的意思是,請皇后照顧他女兒,現在要是把機關道破,皇上最後或是也能下旨賜婚,但是多少也會覺得這些人是拿自己當槍使。你想讓皇上成全你的女兒和嶽肅,幹嘛不實話實話,整這套虛的。方從哲那邊,又可能是和李家有什麼交情,所以才上這種摺子,請皇上賜婚,也算是賣個人情。現在的朝局,魏忠賢還是大權在握,嶽肅處於弱勢,要想不讓魏忠賢一家獨大,還是要把方從哲和嶽肅綁在一起。張嫣出於為皇上考慮,到底沒有揭破,話鋒一轉,說道:這摺子端是有趣,臣妾想了一下,嶽肅既然將沐郡主和那位李家小姐留在府內居住,肯定是喜歡人家。所以臣妾以為,陛下不如,乾脆就下旨成全了他們。

第三十二章風化罪

第三十二章風化罪,到網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