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是傳皇上口旨,張嫣馬上宣見。

房門推開,劉名果緩步而入,皇上口諭

劉名果口銜天命而來,即便是皇后也要做出個架勢,太康夫人自不必說,連忙跪下。不過不等張嫣跪下,劉名果就笑呵呵地道:皇后身懷龍種,此間又沒外人,能免就免了吧。

隨後,便宣道皇上口諭,因皇后有孕在身,特准皇后招兩名舊日自家貼身丫鬟進宮伺候。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念罷口諭,皇后與老太太連聲謝恩,接著輪到劉名果給皇后跪下請安。

這時,太康夫人說道:皇后,陛下真是疼你,聖寵有加,你哥哥的事

張嫣沒有馬上回覆母親,她心中納悶,不明白為什麼皇上會這麼細心,突然傳這麼一道口旨下來。讓劉名果起來,然後問道:劉公公,你可知道皇上為什麼會下這道口諭呀

這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陛下在下這道口諭時,嶽大人在場,兩個人之前說了許多話,也不知有沒有關係。劉名果小心地答道。

張嫣點點頭,親自到一旁的梳妝檯取出一錠銀子,交到劉名果手上,柔聲道:下去吧。

皇后娘娘的賞賜,奴婢如何敢收。劉名果推辭道。

叫你拿著你就拿著。張嫣說完,比了個手勢,劉名果揣好銀子,忙退了下去。

張嫣扶著母親坐好,心中暗想,嶽肅這人行事光明磊落,私下懇求定然無果,求皇上硬逼嶽肅,更是不妥,今日還得了他的人情,我該怎麼做呢

畢竟張中信是自己的親哥哥,怎麼也要想個辦法。權衡良久,張嫣終於打定主意。柔聲道:哥哥的事,我自會對皇上說,只要出的不是人命官司,保證無憂,母親您放心好了。

由你出面跟皇上說,那我就放心了。見女兒答應,老太太緊張的心終於放下,不過他接著又道:你哥哥被人欺負,咱們要是不給那順天府幾分顏色瞧瞧,日後誰還將你這個皇后放在眼裡。我看,你最好討個聖旨,把那個狗屁府尹給大卸八塊。

見母親得寸進尺,張嫣也不好直接頂撞,溫和地道:女兒自會求墾皇上,不過皇上如何聖裁,我就不清楚了。跟著,她話鋒一轉,說道:陛下準我招兩個舊日丫鬟進宮伺候,以前跟隨我的文瑾文秀兩個丫頭,不知現在還在府裡嗎我心裡還時常惦記她倆呢。

這可巧了,自從你進宮之後,文瑾文秀就一直跟著我,今日隨我一同進宮,現在正在殿外候著呢。老太太說道。

如此最好,讓她倆進來吧。不知她倆現在出落成什麼模樣了。張嫣說完,立即傳見兩個丫頭。

不一刻,隨太康夫人進宮的兩個丫鬟進入殿內,先是給張嫣跪下請安,張嫣立即讓二人起來,招呼到身邊,問道:剛剛皇上有旨,準我召兩個貼身丫鬟進宮陪伴,我時常惦念你倆,不知你們可願意留下陪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文瑾文秀打小隨張嫣長大,三人情同姐妹,自張嫣進宮之後,她倆也是掛念的很。尤其是最近一年,公子張中信總是對她們毛手毛腳,言語輕佻,二女是心中惱怒,卻不敢聲張。仗著現在老夫人還算寵著,但估計不出多久,定難逃公子爺的魔爪。現在聽張嫣邀請留在宮裡,想起童年的友誼,及公子爺的無賴,哪有什麼好猶豫的,忙跪倒在地,皇后娘娘,我們願意。

當下,張嫣讓宮娥帶二女去換衣服,自己陪著母親閒話家常,敘談離別之情。足足聊了一個時辰,老太太這才告辭。臨別時也不忘叮囑女兒,一定要記得兄長的事。

張嫣沒有讓文瑾文秀去送母親,留二人一旁侍候,正好現在腰痠,就讓文瑾幫忙揉按。負責去送母親的,換成了剛剛為自己按腰的洛兒。

等到母親離去,張嫣問起家中的情況,和哥哥的舉止行徑,兩個丫頭也沒有隱瞞,把張中信橫行無忌的事,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張嫣聽完,不禁心中大怒,可終究是自己的哥哥,恨歸恨,也不能不顧他的死活。於是又問起哥哥被抓的因由,這一點,兩個丫頭卻真不知道。

到了晚間,朱由校忙完之後,趕來坤寧宮。一進皇后寢宮,見到有生面孔的宮女,難免納悶。張嫣立即解釋,母親今日到來,臨走時將舊日丫鬟留下,少不得又當面感謝皇上一番。

朱由校見愛妃面帶笑容,知她欣喜,自己也是高興。也不隱瞞,把功勞歸給嶽肅,說是他的提議。張嫣心中有數,陪皇上說了會話,便同皇帝寬衣就寢。

枕邊風號稱是女人對付男人的殺手鐧,幾乎所有女人都百試不爽,張嫣當然也知道。上了床,說了幾句體己的胡,張嫣才把話頭轉移,皇上,今日臣妾的母親進宮時說,我哥哥犯了王法,被順天府拿了,卻不知所為何事。臣妾素聞嶽大人清名,想來絕不會無故捉拿,定事出有因。故想請陛下幫著問問,家兄到底犯了何事,這倒不是臣妾有意為他求情,反而是想請陛下從重責罰。

國舅被嶽肅拿了白日裡朕怎麼沒聽他提及話剛說到這,朱由校立時想起嶽肅講的那個故事,說道:朕記起來了,白天嶽肅求見時,曾說過遇到一個假冒國舅,調戲他家丫鬟的案子,朕還讓他從重處罰呢。難道那人不是假冒國舅,而是真的國舅。

聽朱木匠這麼一說,張嫣馬上明白過來,這嶽肅倒也聰明,想必是怕我告他的黑狀,事先將情況曉予陛下知道,只託說不知是國舅,讓人拿不到他的短處。不過嶽大人,您實在是小瞧我張嫣了,您是國之棟樑,我怎能因為這事,與你為難。

隨即柔聲說道:那想來是家兄擔心有辱門楣,才不敢自報家門,這樣也好,嶽大人執法如山,判決自是公允。陛下只當臣妾沒有提起,省的公開之後,丟了朝廷體面。這一招叫作以退為進。

果然,就聽朱由校感慨地道:愛妃真是想的周到,事事都為朕的江山考慮,這事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總不能讓國舅在獄中受苦呀。這樣吧,朕明日跟嶽肅說一聲,讓他把你哥哥放了。

多謝陛下愛憐臣妾。張嫣柔聲說道:不過嶽肅一向剛直不阿,若只是因為家兄是國舅便無罪開釋,實在有失公允,朝臣知道,只怕又要上本彈劾。臣妾以為,最好讓家兄吃些苦頭,以免他開釋之後,仍自恃國舅身份,無法無天,辜負了陛下的隆恩。

愛卿朱由校拉過張嫣的手,緊緊攥住,有些情動地道:還是皇后為朕著想,沒有私心,果然不愧母儀天下四個字。那你說,朕要如何發落,才得體呢

臣妾以為,倒不如下道旨意,賞我哥哥些許廷杖,讓他長長記性,日後不可胡為。再罰他閉門思過一段時日,好好地在家修身養性。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親哥哥,實在不忍看他坐牢,何況還有母親的眼淚,不管如何也要幫上一把才是。這麼做,既給了你嶽肅面子,也不失朝廷臉面,算是一舉兩得。唯一丟的,是張家的臉面,但卻博得了皇上的憐惜,屬於得大於失。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愛卿的提議不失公允,那就這麼辦吧。

次日散了早朝,朱由校讓司禮監按照張嫣的意思擬旨,然後讓劉名果帶人前去傳旨。所帶之人除了隨行太監外,還有兩名負責廷杖的禁軍。不過皇上還有叮囑,讓他順路喊上國丈府的人去接兒子。

這本是一片好意,怕張中信挨了揍後,送他回去的人不細心,給張中信留下後遺症什麼的。可當太康夫人一聽說要她跟著傳旨太監去順天府,還以為接兒子之外,同時會嚴懲嶽肅,真是高興的不得了,特意換了套新衣服,叫上昨日被打的張福張壽,又領了十幾名扈從,一同趕到順天府。

到了衙門口,嶽肅聞聽聖旨到,忙開中門迎接,將劉名果請到正堂。本來麼,沒出門他就已經預料到旨意是關於國舅爺的,當見到張福張壽,更是確定。

別看張福張壽昨日吃了板子,今日隨同老夫人前來,氣勢完全不同,挺胸抬頭,耀武揚威,一副要看嶽肅吃癟的樣子。老太太更是如此,一雙眼睛狠狠瞪著嶽肅,像是恨不得一口將嶽肅吃掉。

到了正堂,眾人一起跪下,劉名果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舅張中信,貴為外戚,不感恩圖效,竟持寵而驕,光天化日,調戲民女,有辱國體。顧念其初犯,未成惡果,且有悔過之心,特恩旨從輕,賜廷杖四十,責其閉門思過一載。望其深有悔悟,改過自新。若再生惡念,以欺君論處。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聖旨宣讀完畢,眾人山呼萬歲,這才站起身來。

劉名果走到嶽肅身前,說道:嶽大人,這是皇上的旨意,希望您把人提出交給小的。

把人交出,這事嶽肅早有預料,只是沒想到竟賞了張中信廷杖。別說是他,張家的人更是沒有想到,這旨意裡對嶽肅的懲罰一句沒提不說,自家少爺還落了四十廷杖。老太太連忙跑到劉名果的身邊,問道:劉公公,你沒看錯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